![]()
本报记者 刘岩
为确保秋收生产顺利进行,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按照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统筹部署,公主岭市人民法院组织公主岭人民法庭、环城人民法庭、怀德人民法庭、秦家屯人民法庭、范家屯人民法庭、大岭人民法庭、杨大城子人民法庭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聚焦黑土地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
公主岭法庭,当好规则的播种者
公主岭法庭提前谋划,紧扣秋收期间易发多发的法律问题,精心编印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单,内容涵盖合同签订、粮食交易、农机安全、土地纠纷等热点难点。庭长杨君为群众答疑解惑。“大哥,卖粮签合同一定要看清条款,别让辛苦钱打水漂!”干警们用“接地气”的语言,将法律知识送到农户手中。
![]()
大岭法庭,当好乡亲们的自家人
“感谢法官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亲自来家里帮忙解决问题……”大岭法庭庭长李晓利主动上门调解一起排除妨害纠纷,许大爷以承包地被儿子许某占有耕种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许某停止妨害行为并返还土地。受理案件后,发现许大爷年过八旬,行动不便,李晓利当即决定将调解现场“搬”到许大爷家中。以“面对面”的温情服务,成功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
秦家屯法庭,当好田垄上的界碑
秦家屯法庭法官张宝佳深入争议农田,成功调解一起土地承包边界纠纷。两个村民因地块界限争执不休,法庭联合村委会启动“就地调解”机制,经两小时耐心疏导,双方握手言和并签订调解协议,实现“矛盾不出田、纠纷就地解”,确保秋收进度不受影响。
![]()
杨大城子法庭,当好铁牛的把脉人
杨大城子法庭法官刘营高效化解农户与某农机企业的纠纷,启动“巡回调解+精准服务”机制。一边向农户厘清权益边界,一边为企业测算诉讼成本、信用风险。调解过程中,各方诉求差距较大、几度陷入僵局,但法官始终秉持“平等保护、双向兼顾”的原则,最终实现全部纠纷圆满化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结果。
![]()
范家屯法庭,当好不停摆的时钟
范家屯法庭法官李丹把庄严法庭“搬”进了村委会,用一场“上门开庭+庭后调解”的暖心司法服务,成功化解了一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2019年,某村委会与村民郑某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可合同到期后,郑某未能按时支付租赁费,最终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庭审结束后,法官没有一判了之,而是坚持“能调则调、调判结合”原则,反复与原告、被告沟通。一边向郑某说明违约后果,引导其理解农户的急难愁盼;一边也向村委会解释郑某的实际困难,争取宽限空间。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一场纠纷在互谅互让中圆满解决。
![]()
怀德法庭,守护交易里的天平
怀德法庭庭长王锐深入某粮食收储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座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通过以案释法讲解法律风险,提醒商户规范合同签订、农户留存交易凭证,从源头减少纠纷隐患。普法行动覆盖辖区10余家经营主体,有效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助力秋收交易安全有序。
![]()
环城法庭,用云端的桥梁化解百姓难题
环城法庭法官吴英华带着对法治的执着与热情,走进火炬村网红书记王晓丹直播间,化身“法治主播”,与书记共同开启了一场“法治+网络”的深度对话,吸引了数千名网友在线围观。直播间内,法律条文与乡土案例交织,严肃话题与轻松互动碰撞,网友纷纷点赞:“法官‘接地气’,书记有担当,这才是真正的‘直播带法’!”
![]()
公主岭法院将持续法护秋收专项行动,以司法之力守护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保障乡村振兴,让法治阳光洒满黑土地,为绘就丰收画卷贡献法院力量!
初审:刘岩
复审:韩蕊
终审:姚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