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拥有非常强大的生产能力,即便是军工生产也有巨大的潜力。美国媒体《军事观察》在2025年11月3日的报道中称,中国研发出了世界成本最低的自杀式无人机,类似于“伊朗小摩托”无人机,成本才1万美元。
![]()
在俄乌战争中,“伊朗小摩托”无人机可谓一战成名,对人们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许多国家开始模仿,连美国都投入研发出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美国军方表示,“绝对”需要此类无人机,并指出美国陆军的重点是“远程侦察和远程打击”。
中国版其实推出的很早,早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就展示过不止一款同类产品,外形与“伊朗小摩托无人机”,也就是“沙赫德-136”无人机极为相似。美媒分析,单价仅为1万美元,不足原型的一半,为已知同类无人机中最便宜的。但是,中国网友不同意美国媒体的说法,单价1万美元都多了,有点过于保守,在价格上可以更大胆点!
![]()
中国的生产能力超出了美国媒体的想象,俄罗斯媒体《卫星通信社》曾发文,引用俄罗斯《无人航空》杂志主编丹尼斯·费杜季诺夫的说法,中国目前每月已能生产大约50万架无人机,战时产能可提升到70万架每月。虽说他所说的无人机产品,并非伊朗小摩托无人机,而是单指小型民用无人机,但是产量也非常高。一年的产量,可以达到俄乌一年的使用量还不止。这样的产量估计依旧有点低,只能说眼界限制了俄罗斯专家的想象力,即便他们已经有相当的想象力,可惜对中国的工业产能有多强,依旧不够了解。
![]()
中国在制造业中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产能,现在中国企业不是产能不足,而是订单不足。能限制产量的,只有原材料,但是中国制造的原材料本来就不少,例如:全球60%的钢铁、77%的锂电池材料、90%的稀土永磁体。如果中国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可能俄罗斯专家的估计再加3倍也不止,如此之大的产能,带来必然是成本的直线下降,可能计价单位换成人民币,也会显得有点贵。
其实,美国媒体也承认,自己有估价有点高,指出“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远低于中国”,如果在美国生产此类飞机,预计成本将高得多,相应地在中国生产就要便宜许多。
![]()
中国没有干涉俄乌战争,否则仅以中国无人机的产能,轻松改写战场规则。如果中国全力保证,可以让受援方,每日消耗的无人机数量轻松破万架,每月百万架的消耗不算梦想。只能说,海外媒体过于太保守了,从来未见过,如中国一样体量的工业强国。
![]()
俄罗斯无人机产量一定也不算高,但是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相当大,也意味着,现代战争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有人战争向无人战争转变。以前人们想象在战场上,类似人形的机器人会代替人类,从没想到,无人机成了战争中的决定性力量。
现代战争中,自杀式无人机已成为巡航导弹或弹道导弹的替代品,而且提供了成本最低的替代。从技术上说,“伊朗小摩托”类无人机非常简单,使用的设备完全达不到军用的标准,许多技术与设备都属于淘汰性的东西,其速度非常低,也没有机动性可言。这却是其成功之道,不要质量,完全以数量取胜。如今在作战中被广泛使用,用于打击各类目标,从燃料库、关键基础设施、装甲车辆、火炮、飞机,直到人员在内的各种目标。不仅不怕被击落,还以被击落为“成功”,主要是让对方拦截弹药大量损耗,完全就是与敌人比拼消耗战的打法。
![]()
自杀式无人机更大的意义在于改变人们对武器装备的印象,以前都强调武器装备的性能,不计成本地提高性能参数。如今发现在高质量之外,数量也一样重要,甚至重要性更大。无人机不应只是追求高性能,低成本也是一条重要的发展路线,
为了取得战争优势,俄罗斯一直在提高“沙赫德-136”产量,已经实现增长十倍以上的成就,从每月300架的产量,提高到每天100多架以上,正在向每天500架以上的目标迈进。根据西方媒体的报道,俄罗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已经向朝鲜求援,而朝鲜向俄罗斯派遣了约2.5万名工人参与无人机生产。
![]()
现代战争在不断地变化,只有实战才能证明一款装备是否成功,不能一味追求高性能,有时低成本也一样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