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引言:对于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而言,相比于身体其他部位,头部、面部、颈部部位的皮损给患者带来更多困扰,因其不仅治疗非常复杂困难,更容易受到长期使用激素的不良影响,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头面部作为敏感且与外观密切相关的特殊部位,合理应用药物治疗累及此处的AD,能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复发,改善AD患者生活质量。
1、头面颈部AD疾病负担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韩国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表明46%的AD患者皮损分布于全身,而头颈部的皮损覆盖率高达35%,其次是上肢(33%)、下肢(25%)和躯干(16%),并且婴儿和成人头颈部受累最多[1](图1)。美国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72.3%的AD患者有头部、颈部或面部受累情况,头面颈部受累的AD患者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患者报告结局信息系统(PROMIS)评分,以病人为导向的湿疹测量法(POME)瘙痒、睡眠障碍评分,以及患者报告的特应性皮炎评分(PO-SCORAD)评分均高于未受累患者,这提示头面颈部AD受累患者生活质量更差[2]。同样地,另一项来自美国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68%的AD患者存在头颈部受累,这些患者更容易出现瘙痒、疼痛等症状。同时,头颈部受累可加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3]。
![]()
图1. 不同年龄段AD患者的皮疹分布特点
在青少年和成人AD患者中,面部皮损可表现为干性、鱼鳞样、苔藓样和红斑形成,这些皮损很容易蔓延至整个面部、颈部和头皮,形成头颈部皮炎,而空气过敏原接触、局部产品(如化妆品)中的过敏原接触也可作为头颈部皮炎的潜在发病因素[4]。除过敏原外,微生物因素,即马拉色菌定植也被认为是头颈部皮炎发生或加重的关键因素。基于对外源性脂质的需求,马拉色菌易在头颈部皮肤定植,并参与介导AD皮损的炎症进程[5]。此外,马拉色菌的定植与AD患者的皮肤功能恶化之间可能也存在恶性循环,加速了皮损的进程[6]
2、阿布昔替尼可改善身体各部位AD皮疹,或可联合外用药治疗头面颈部AD
AD头面颈部的皮损通常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既往治疗主要是通过在药物基础上在给予支持治疗,例如敷料、面膜等。近几年,AD治疗领域新药频出,如生物制剂、JAK抑制剂等,不少研究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头面颈部AD的治疗。研究发现,生物制剂对AD头颈部位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但持续治疗时间长。丹麦一项研究显示,虽然2年的药物存活率为86%,但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仍无法有效治疗头颈部的中度至重度AD,大多数头颈部AD患者的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分数仍较高[3]。
阿布昔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的JAK抑制剂,近年来被批准用于中重度AD成人患者的治疗。JADE COMPARE研究发现,阿布昔替尼200 mg和100 mg QDi治疗2周后,包括头颈部在内的身体各部位的EASI区域评分较度普利尤单抗300 mg Q2W数值上改善更多。对于头颈部皮损,阿布昔替尼200mg QD治疗获得EASI-75的中位时间为29天较度普利尤单抗300mg QD早4周,且这一数据在亚洲人群优势更明显。这提示阿布昔替尼可能对头颈部这些特殊部位难以治疗的AD患者有一定的作用[7](图2)。
![]()
图2. 阿布昔替尼改善身体各部位AD皮损
值得注意的是,头面颈部AD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联合用药,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症状轻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外用药,包括非激素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等)和激素药膏(如:糠酸莫米松等),同时加以护理,使用润肤膏恢复皮肤屏障功能。
i. 本品常规推荐剂量为100mg,每日一次。如果每日一次口服100mg本品未实现充分应答,可考虑将剂量增加到200mg每日一次。对于没有血栓形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恶性肿瘤高风险的需要更迅速地缓解症状的65岁以下成年患者(例如:重度或泛发性的高疾病负担,和/或复发的患者):可考虑以200mg每日一次开始治疗12周,然后降低至100mg每日一次口服,以维持应答。如果剂量降低后无法维持充分应答,则将剂量增加回200mg每日一次。
审批号:PP-CIB-CHN-2781
到期日:2026/3/1
参考文献:
[1] Chu H, et al. 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 2017 Mar;9(2):158-168.
[2] Silverberg JI,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23 Sep;89(3):519-528.
[3] Vittrup I, 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3 May;37(5):1046-1055.
[4] Girolomoni G, et al. Ther Adv Chronic Dis. 2021 Mar 26;12:20406223211002979.
[5] Glatz M, et al. J Clin Med. 2015 May 29;4(6):1217-28.
[6] Brodská P, et al. Dermatitis. 2014 May-Jun;25(3):120-6.
[7] Alexis A, et al. Dermatol Ther (Heidelb). 2022 Mar;12(3):771-785.
对于经其他途径查看到的内容,辉瑞不承担责任。”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