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前,正值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李家三代同堂,屋内暖意融融,欢声笑语。席间,六十多岁的老李囫囵吞下一颗热气腾腾的汤圆,却感觉它在“喉咙口”意外地顿了一顿,才勉强滑落。这丝不同以往的阻滞感,让他心头莫名一紧。然而,讳疾忌医的他转念便以“汤圆太黏糯”为由,将这份不安轻轻按捺了下去。
谁知,这并非偶然。此后,老李在进食时,那哽噎之感竟去而复返,且日渐清晰,从干饭到稀粥,步步紧逼。最终,心怀忐忑的他在家人催促下走进医院。胃镜报告单上,“食管中段溃疡新生物,考虑Ca”几行字,使他有了不好的预感。病理报告最终宣告了食管癌的诊断。经医生提醒,他才幡然醒悟:原来半年前那口难咽的汤圆,已然是身体发出的最初警报。
看到这里,您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难道吞咽困难就意味着一定是食管癌吗?食管癌是什么?如何读懂身体给我们的信号,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食管癌的早诊早治呢?
一、食管癌的病因是什么
食管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发于40~45岁以上人群。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我国食管癌2022年发病率为15.87/10万,死亡率为13.28/10万,在全人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第6位和第5位。
不同于欧美等国的食管癌以腺癌为主,我国的食管癌以鳞癌为主,约占所有食管癌的86%。
食管癌在我国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农村多于城市,农村高发地区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淮河流域以及四川,广东和福建等地。
此外,食管癌的发病也有性别差异,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女性,约为女性的3倍。
尽管不同性别中食管癌的发病率逐年来呈下降趋势,但其仍然是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
目前食管癌的病因尚不明确,根据研究显示,吸烟和饮酒是食管鳞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不良饮食习惯:食管过硬,过热,饮食过快,腌制、霉变食物,食管癌遗传易感因素,不洁的口腔卫生状况等。
二、怎么实现早诊早治
早期食管癌的症状并不明显,可能偶尔有吞咽粗硬食物时的不适,如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中晚期食管癌的典型症状可以表现为像老李一样的进行性吞咽困难,一开始是固体食物,慢慢地半流质食物也无法下咽,最后连喝口水都咽不下去,人也慢慢地消瘦,无力。因此当存在有持续性的吞咽困难时,就应该给予重视。
此外,对食管癌的主动筛查也应当引起重视,对于≥40岁的人群,满足以下任意一点,哪怕没有明显症状,也应当主动就诊制定筛查及随访方案:
1.来自食管肿瘤高发地区;
2.或有食管肿瘤家族史;
3.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喜食高温及腌制食物,口腔卫生状况不良等);
4.具有巴雷特食管高危因素或者已经内镜下确诊为巴雷特食管的患者。
此外,CSCO指南(2025)还推荐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失迟缓症,腐蚀性狭窄,胼胝症,肥胖,进食过快,饮浓茶,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既往胃切除术,萎缩性胃炎,口服双磷酸盐等)进行筛查,根据筛查结果,结合危险因素来决定处理措施和随访频率。
目前,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活检是诊断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标准方法。此外,食管气钡双重造影,(颈部)胸部增强CT,磁共振成像影像学检查也有一定概率发现病变。
三、目前的治疗手段及预后
食管癌的治疗原则是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
早期的食管癌或者癌前病变经专业医师充分评估后,可进行内镜下微创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冷冻治疗,内镜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最大程度保留消化道功能的优点,但应注意内镜治疗后应规范随访,否则可能功亏一篑。
手术治疗是可切除食管癌的首选,完善术前影像学检查后,会根据临床分期来决定能否手术。
术后再根据病理结果结合国内外疾病治疗指南进行规范的辅助治疗。此外,因手术涉及消化道重建,患者将来会花费一段时间来调整饮食习惯和适应手术带来的改变。
随着器械的发展和微创理念的进步,食管癌术式目前开放,传统微创手术(胸腹腔镜,纵膈镜),机器人辅助手术三分天下。微创避免了皮肤表面的大切口,并且根据国内外诸多临床研究的结论,似乎具有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更低的优点,但微创手术医生的学习曲线更长,术者在手术成功与否方面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就生存获益而言,目前研究并未就三者谁能让患者生存更长时间达到一致的结论。
放疗在食管癌中扮演重要角色,根据放疗的时机和目的,可分为新辅助放疗,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辅助放疗等。
如果疾病分期较晚,暂时不能手术,也不要灰心丧气,有可能通过新辅助治疗肿瘤缩小后,再次获得手术时机。
此外随着医药研究的进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已经成为晚期食管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临床研究也表明其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最后,营养支持对于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得进”,“吃得好”路才走得长久。
四、如何预防食管癌
1.改变饮食习惯,避免“趁热吃”
避免烫食:世界卫生组织已将65℃以上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过烫的食物会反复烫伤食管黏膜,在“损伤-修复”的循环中增加癌变风险。建议食物温度以“不烫口”为宜。
细嚼慢咽:进食过快、狼吞虎咽会加重食管黏膜的物理摩擦和损伤。
不吃霉变、腌制食品:霉变食物(如发霉的玉米、花生)含有黄曲霉素,腌制食品(如咸菜、咸鱼)含有亚硝酸盐,这些都是强致癌物,应坚决避免。
2.戒烟限酒
戒烟:烟草中的多种致癌物会直接刺激食管黏膜,是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限酒:酒精,特别是高度白酒,会破坏食管黏膜屏障,并作为溶剂促进其他致癌物的吸收。长期酗酒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
3.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果
增加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的抗氧化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保护食管黏膜,抑制致癌物形成。
4. 主动参加筛查
具有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主动参加筛查。
5. 规范治疗和随访
之前经内镜诊断为癌前病变的患者也应规范治疗和随访,谨防疾病进展。
6. 切莫讳疾忌医
比如像老李这样,症状比较明显且持续未缓解的,切莫讳疾忌医,要重视身体给出的珍贵信号。
作者:张辉标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