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 立冬在早,倒春寒;立冬在午,棉衣过”,今年立冬是早还是午?

0
分享至

2025年立冬时间成为近期民众热议的话题,尤其随着“立冬在早,倒春寒;立冬在午,棉衣过”这句农谚的广泛传播,人们更加关注今年立冬的具体时辰及其对冬季气候的潜在影响。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中国天文年历》,2025年立冬时间为11月7日14时20分,属于“午时立冬”。这一结果直接关系到农谚预兆的解读,也引发了关于传统气象智慧与现代科学关系的讨论。#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一、立冬时辰划分与传统农谚的科学逻辑

“早午立冬”的划分标准源自古代时辰制度: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午时指现代时间的11时至13时。2025年立冬时刻落在14时20分,虽超出严格午时范围,但在民俗认知中仍属“午后”。气象专家指出,这类农谚本质是古人通过长期观测总结的统计规律——立冬时辰与大气环流存在某种关联性。例如,早立冬往往对应东亚大槽位置偏东,冷空气南下路径更易导致春季温度波动;而午立冬则可能预示冬季风强度适中,寒潮活动相对平稳。江苏省气候中心数据显示,近十年“午立冬”年份中,有七次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与“棉衣过”的温和冬季描述存在一定吻合度。

二、2025年冬季气候预测的多维度分析

结合国内外气象机构预测,2025年冬季受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大概率呈现“暖冬”特征。国家气候中心11月发布的季度预报指出,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已导致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这将削弱冷空气南下强度。具体而言:



1. **温度趋势**:除东北北部和西藏西部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左右,华北平原可能出现阶段性雾霾天气。

2. **降水格局**:南方降水较常年偏多2-5成,长江中下游或现连阴雨;北方降雪量接近常年,但京津冀地区需防范雪后快速回暖导致的“冻融灾害”。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2024年冬季北美暴风雪、欧洲暖冬等异常现象提示,传统农谚需结合现代气象模型综合研判。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集合预报显示,2025年1月西伯利亚高压存在显著波动,可能引发短期寒潮突袭。



三、农谚的现代应用与局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案例研究表明,农谚在局部地区仍具参考价值。例如,在山西晋中地区,近30年“午立冬”年份的冬小麦冻害发生率比“早立冬”年份低40%。但专家同时强调三大应用前提:

1. **地域差异**:适用于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区相关性较弱;

2. **时间尺度**:更适合趋势性判断,无法精确预测具体天气过程;

3. **复合因素**:需叠加ENSO、北极涛动等现代气候指标共同分析。

### 四、公众应对建议与科学保暖方案

基于当前预测,医疗气象专家给出针对性建议:

- **健康防护**:暖冬环境下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升高,建议保持每天2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通风;



- **农业管理**:北方设施农业需防范“夜冷昼暖”导致的作物徒长,推荐使用智能温控系统保持昼夜温差在8-10℃;

- **能源准备**:虽然整体偏暖,但电力部门仍建议储备应对5-7天区域性寒潮的应急负荷。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特别开发了“立冬气候影响评估平台”,公众可通过输入具体地理位置,获取基于历史相似年份分析的个性化建议。这种将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服务模式,正成为气象科普的新方向。

结语

2025年“午时立冬”为观察传统气象智慧提供了新的样本。在气候变化加剧的今天,我们既要珍视“立冬占岁”这类文化遗产的统计价值,更需依托数值预报、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构建更精准的气候服务体系。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所言:“农谚是打开气候规律的一把钥匙,但现代科学正在为这把钥匙配备更精密的齿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太子酒店的妈妈桑:打造名扬天下的莞式特色,卷入黑道仇杀而消失

太子酒店的妈妈桑:打造名扬天下的莞式特色,卷入黑道仇杀而消失

吴学华看天下
2024-08-21 10:45:19
王心凌爱机竟是苹果iPhone Air 官方起售价7999元

王心凌爱机竟是苹果iPhone Air 官方起售价7999元

手机中国
2025-11-05 14:29:08
当时很多蒙古考察日记中,都提到蒙古人性交不节制,得病者极多

当时很多蒙古考察日记中,都提到蒙古人性交不节制,得病者极多

牛牛叨史
2025-09-17 13:38:18
政府关门35天终于酿成大祸?一架波音飞机撞向大楼,现场十分惨烈

政府关门35天终于酿成大祸?一架波音飞机撞向大楼,现场十分惨烈

井普椿的独白
2025-11-05 17:44:05
11月5日俄乌:乌军的拖延战术

11月5日俄乌:乌军的拖延战术

山河路口
2025-11-05 18:35:05
解放军096型核潜艇,台专家:美国更不敢与大陆正面“开战”…

解放军096型核潜艇,台专家:美国更不敢与大陆正面“开战”…

福建平子
2025-11-04 08:47:17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大陆寒心了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大陆寒心了

顾史
2025-11-05 21:47:44
利物浦狂喜?1.36亿水货复活!狂跑11公里+5造杀机,送空门被吐饼

利物浦狂喜?1.36亿水货复活!狂跑11公里+5造杀机,送空门被吐饼

我爱英超
2025-11-05 07:22:05
阿娇自曝肝问题已戒酒,胖到150斤富态又美丽,44岁想生娃有点难

阿娇自曝肝问题已戒酒,胖到150斤富态又美丽,44岁想生娃有点难

疯说时尚
2025-10-25 10:50:31
特斯拉"毛坯防空洞"卖爆了,为什么中国人要买自己最讨厌的车?

特斯拉"毛坯防空洞"卖爆了,为什么中国人要买自己最讨厌的车?

水滴汽车App
2025-11-05 18:57:01
广东队跳水第三金!王伟莹稳健发挥再夺冠,赛后透露全红婵状态

广东队跳水第三金!王伟莹稳健发挥再夺冠,赛后透露全红婵状态

阿纂看事
2025-11-04 22:53:40
一路走好!又一演员走上朱媛媛后路,丧事从简,不送花圈

一路走好!又一演员走上朱媛媛后路,丧事从简,不送花圈

好叫好伐
2025-10-28 20:19:23
42集谍战大剧来袭,仅播出3集,收视热度全线领跑,东方卫视播出

42集谍战大剧来袭,仅播出3集,收视热度全线领跑,东方卫视播出

乐枫电影
2025-11-03 13:07:27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曾斥2亿美元完成首次商业太空行走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曾斥2亿美元完成首次商业太空行走

红星新闻
2025-11-05 13:16:38
媒体人:杨瀚森翻译进教练组本就离谱 张卫平当年只能给美球员裹脚

媒体人:杨瀚森翻译进教练组本就离谱 张卫平当年只能给美球员裹脚

林子说事
2025-11-06 00:46:27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向日本索要任何道歉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向日本索要任何道歉

科学发掘
2025-11-02 07:57:50
王暖暖曝婆婆称与儿子俞晓冬是“夫妻关系”:挺疯的是不是?我当时也很震惊

王暖暖曝婆婆称与儿子俞晓冬是“夫妻关系”:挺疯的是不是?我当时也很震惊

观威海
2025-09-28 12:35:27
有一种颠婆叫赵樱子,直播再曝猛料,没给自己留一丝体面

有一种颠婆叫赵樱子,直播再曝猛料,没给自己留一丝体面

青史楼兰
2025-11-05 14:19:28
演技烂得像混子《沉默的荣耀》里混进关系户,于和伟都带不动

演技烂得像混子《沉默的荣耀》里混进关系户,于和伟都带不动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0-14 15:04:37
他俩官宣结婚,朋友圈都炸了!!!

他俩官宣结婚,朋友圈都炸了!!!

美芽
2025-11-05 19:01:55
2025-11-06 03:47:00
阿龙美食记 incentive-icons
阿龙美食记
用心做菜,满足您味蕾享受
16221文章数 177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一眼摄魂的魔术手:泰国画师 Razaras 的作品唯美圣洁!自带发光特效!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艺术要闻

一眼摄魂的魔术手:泰国画师 Razaras 的作品唯美圣洁!自带发光特效!

一份游戏双平台玩!PS5/PC跨平台购买标志新发现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