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英伟达成为全球首个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
谁能想到,2022年11月底ChatGPT上线前,这家公司的市值才刚到4000亿美元。
不到三年时间,美国和AI沾边的公司总市值硬生生涨了10多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差不多等于整个A股的总市值。
![]()
英伟达一家新增的市值,就超过了英法德三国股市的总和,OpenAI的估值也涨了4800亿美元,比不少国家的GDP还高。
这泡沫大得肉眼可见。
英国分析师朱利安・加兰说得直接,美国现在的AI资本炒作,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疯狂17倍,是2008年房地产泡沫的4倍。
但有意思的是,现在没人争论有没有泡沫,反而都在说这泡沫是技术进步的必经之路。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就觉得,AI热潮不是2008年那种没用的金融泡沫,而是“工业泡沫”,就算破了也能留下点有用的东西。
![]()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也认同,毕竟互联网泡沫里倒了一堆公司,却也冒出了Facebook、Google这样的巨头。
如此看来,这场AI狂欢早就不是简单的技术炒作,而是资本、企业、国家多方交织的游戏。
一边是OpenAI、英伟达编织的利益网,把大家绑在一条船上;一边是债务、养老金不断涌入,放大风险;另一边还有地缘政治推着大家停不下来。
要搞懂AI泡沫怎么吹起来的,就得先看OpenAI和英伟达的操作。
![]()
OpenAI的CEO萨姆・奥尔特曼自己都承认,投资者对AI太兴奋了,但他转头就织了一张“循环投资”的网。
英伟达给OpenAI最多投了1000亿美元,OpenAI拿这笔钱反手就买了数百万块英伟达的GPU建数据中心。
AMD更直接,让OpenAI以0.01美元的低价买1.6亿股自己的股票,条件就是必须采购它的GPU。
英伟达这边也没闲着,除了OpenAI,还押注了云基础设施公司CoreWeave。
而CoreWeave最大的客户是微软,微软既是OpenAI的投资方,自己也大量买英伟达的芯片。
![]()
更绕的是,OpenAI不仅是CoreWeave的客户,还是它的股东,IPO前就投了3.5亿美元。
这哪里是商业合作,分明是把大家的利益绑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所有人都得接着加大投入。
这种捆绑效应有多夸张?只要和这两家公司达成大额合作,哪怕是甲骨文、英特尔这种上千亿市值的巨头,股价一天就能涨几十个百分点。
2025年9月,OpenAI和甲骨文搞了个3000亿美元的合作,要建相当于半个纽约市算力的AI设施,甲骨文股价当天就暴涨42%。
![]()
就连之前因为投入产出失衡,取消过数据中心租约的微软,也不得不回头加大押注,毕竟“害怕错过”的心态,在科技圈太普遍了。
这张利益网还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家公司,扩散到整个AI上下游,数据中心、软件服务不算,连电力、铜矿、稀土企业都被卷了进来。
在中国,阿里巴巴因为阿里云,从“零售商”摇身一变成“AI科技公司”,估值跟着水涨船高;那些会讲故事的中小AI公司,估值涨得更是离谱。
大家心里都清楚,只要跟着AI的风口走,估值就能往上抬,至于盈利?没人敢细想。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不是泡沫会不会破,而是破了之后会怎样。
![]()
贝索斯举过两个例子,互联网泡沫时建的光纤,后来成了互联网发展的基础;90年代生物科技热潮倒了一批公司,却诞生了很多救命药。
他觉得AI泡沫就算破了,留下的算力中心、技术积累也有用。
但我觉得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繁荣与萧条》这本书分析过,泡沫破灭后能留下什么,关键看三个东西:是什么引发的繁荣,资本投到了哪里,谁来承担损失。
AI泡沫一开始是技术驱动,但现在各国政府都把它当成战略重点,美国给英特尔投了上百亿美元,还入股稀土、锂矿公司,政治杠杆加进来,风险就不一样了。
![]()
再看资本投的方向,大部分钱都砸在了快速贬值的资产上。
互联网泡沫的光纤能用十年以上,英伟达的芯片三五年就过时了。
对冲基金经理库柏曼说,数据中心里的芯片占一半成本,折旧周期也就三五年,这意味着泡沫破了之后,这些投入可能很快就成了废铁。
更麻烦的是融资方式,Meta、甲骨文都靠发债筹钱建数据中心,xAI更是计划发125亿美元债券,这些债务很多来自私募信贷,不透明还加了杠杆,一旦违约,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更让人担心的是,普通人的钱也被卷了进来。
![]()
2025年8月,特朗普政府允许私募资产进入13万亿美元的养老金市场,美其名曰“金融民主化”,实则是让养老金接盘高风险的AI投资。
索尔金在《1929》里就说过,当年大萧条前就是这样,银行借钱让普通人炒股,最后泡沫破了,所有人都被套牢。
AI泡沫的结局很难预测。
霍华德・马克斯就提醒过,现在AI公司估值虽然高,但不一定马上会跌,市场非理性的时间可能比你想象的长。
但地缘政治让大家停不下来,美国把AI当成应对竞争的关键,科技公司怕被对手甩开,国家怕落后,这种“不投就输”的心态,只会让泡沫越吹越大。
![]()
最终,AI泡沫要么像互联网泡沫那样,破了之后留下真正有价值的技术和公司;要么像日本房地产泡沫那样,留下长期的经济低迷。
我觉得,关键在于现在的投入能不能真正转化为实用价值,而不是单纯的资本炒作。
毕竟,技术进步可以靠泡沫助推,但不能靠泡沫续命。
如果最后只留下一堆过时的芯片和巨额债务,那这场狂欢,终究只是一场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