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联邦政府计划启动新一轮最低工资调整机制。根据内阁决议,目前每小时12.82欧元的最低工资将逐步提高至2026年的13.90欧元,并将于2027年提升至14.60欧元。
![]()
▲图源:tagesschau
最低工资的上调原本应是一件让人拍手称快的好消息,然而舆论普遍认为涨幅不足、实际效果有限,这使得本应利民的政策难以赢得公众认可。
在经历了高通胀、能源价格激增与生活成本飙升后,德国社会对“涨工资”这件事充满期待。德国工人联合会主席本特莱(Verena Bentele)在采访中表示,“每小时14.60欧元的最低工资太低了。考虑到近年来的通胀水平,提高到15欧元才合理。”她指出,领取最低工资的员工被迫精打细算每一欧元,“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资。雇主为何还要抵制上涨,令人难以理解。”
![]()
▲图源:tagesschau
来自社会福利机构Arche 的一名员工也指出:“涨工资的想法当然好,但每小时只涨1.08欧元,实际生活中几乎没有影响。父母依旧没钱去度假,也负担不起孩子们的课外班和补习费。”
对许多小微企业主而言,最低工资上涨意味着直接增加成本,一位北威州的理发店老板表示,工资涨了,服务价格也只能跟着涨,预计幅度在4%至6%之间。“工资是最大支出项,不管哪个行业都是如此。涨薪意味着涨价,这是现实。
而在网络上,人们对此次涨薪计划的讨论则更加激烈。一名技工在帖子中愤怒地写道:“我身边很多同事天天干活,却只拿最低工资。可每次超市涨价都比工资快,我们到底涨这点工资有什么意义?”一位餐厅员工更是直言:“我们很多人连最低工资都拿不到。认为这次涨薪能帮到我们,简直是愚昧无知。”
![]()
▲图源:Magdalena Troendle/dpa
事实上,围绕最低工资的涨幅争议,在执政联盟内部早已出现裂痕。社民党最初曾推动将最低工资通过“自动机制”调升至15欧元,但总理默茨对此坚决反对,称这“违背先前达成的协议”。副总理克林贝尔一度宣称“2026年将达到15欧元”,却很快被默茨否决。而最终公布的数字,则是两党妥协的产物。
劳工部部长巴斯虽对最终结果表示“松了口气”,但也无奈承认:“作为社民党人,我当然希望能提高更多。”
![]()
▲图源:IMAGO
《时代》周刊网友评价称:“正如预料的那样,最低工资已经沦为政治竞价的工具。自2015年实施以来,短短12年间,最低工资就从8.50欧元涨到了14.60欧元?这真是惊人,涨幅超过70%。看似涨幅惊人,但贫困人口数量也必然随之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政府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和转移支付的相应增长……”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最低工资的上调理应成为稳定社会预期、缓解底层焦虑的重要工具。但当涨幅远落后于通胀,当调整沦为政治妥协的产物,它就很难再回应民众的真实期待。目前来看,工资确实涨了,但似乎并不能让如今的德国人告别焦虑……
![]()
▲图源:《时代》周刊网友评论
(欧洲时报德国版小婺生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经”)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是德国有关新闻资讯的主要微信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