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由合肥市民政局、合肥市慈善总会指导,合肥市蜀山区民政局、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人民政府主办,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兴民社区居民委员会、安徽万物生慈善基金会联合承办的“兴民社区慈善服务综合体启动暨合肥市‘四善一体’社区慈善建设实践点揭牌仪式”,在兴民社区金大地1912小区“邻里益栈”隆重举行。
合肥市民政局慈社处处长完劲松、合肥市民政局社救处副处长陈伟、合肥市慈善总副会长陈寅、蜀山区民政局副局长周平、蜀山区井岗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毛磊、兴民社区党委书记王学初、安徽万物生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蒯萍,以及安徽核源科技、安徽省红源大数据、安徽味滋源食品、安徽乾离教育、合肥美茵化妆品、合肥路山企业管理等爱心企业代表,首批慈善劝募员、社区志愿者与居民共百余人参会,共赴这场满溢暖意的基层慈善盛会。
![]()
活动现场暖意融融,仪式开场前,便民服务区已提前“解锁”多元服务:口腔医生细致检查居民牙齿健康,讲解护齿常识;眼科义诊为老人测视力、查眼压,普及用眼保护知识;志愿者帮着居民清晰脏旧鞋子,让旧鞋焕新;非遗糖人师傅则手持糖勺,石板上勾勒出各样精美图形。15时整,仪式在安徽万物生慈善基金会秘书长邓丽慧温和的主持声中启动,兴民社区社居委副主任、社区分管领导宋瑞首先代表社区致辞。他介绍,社区覆盖6个小区、服务近6000名居民,此前慈善服务存在“覆盖不广、触达不深”的问题,“如今综合体落地,能真正补齐社区慈善服务短板,让慈善从‘远方的事’变成‘家门口的暖’,让每一份善意都精准抵达需要的人身边。”
![]()
随后,安徽万物生慈善基金会执行会长张斌详解“四善一体”体系——以慈善基金为支撑、慈善项目为载体、慈善组织为纽带、慈善人才为骨干、慈善服务综合体为阵地,并承诺将整合多方资源,未来通过“银龄关爱圈”、“守星计划”、“爱在兴民”、“烛光妈妈”等项目,为社区老人、儿童、困境群体、残障人士提供精准帮扶,让居民对社区慈善服务的期待变得具体而真切。
![]()
现场暖意持续升温,首批慈善劝募员代表接过证书,标志着社区慈善服务队伍正式组建,他们的身影将成为社区传递善意的重要力量;3家爱心企业代表现场捐赠善款与物资,安徽核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光荣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支持,参与社区慈善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高龄老人、困境儿童等群体需求,与社区、基金会携手,让爱心落地生根。”朴实的话语引发居民共鸣,台下频频响起掌声。
![]()
![]()
![]()
“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社区志愿者代表带领近10名志愿者庄严宣誓,铿锵誓言穿透“邻里益栈”的每个角落,彰显着志愿服务的坚定决心。最后,与会领导共同为“兴民社区慈善服务综合体”“合肥市‘四善一体’社区慈善建设实践点”揭牌,现场掌声雷动,不少居民拿出手机记录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兴民社区慈善服务正式迈入新阶段。
![]()
![]()
仪式结束后,嘉宾与居民共同走进“邻里益栈”功能区,近距离了解未来服务规划,大家的讨论声里满是期待。“看到‘邻里益栈’开业,我打心底里高兴!”退休的朱阿姨是一名独居老人,她笑着说,以后这里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作为书法爱好者,她还主动提出:“希望能加入志愿者队伍,给社区孩子上上书法课,把自己的特长用在帮衬邻里上。”人群中,李阿姨则盯着课后托管区的规划图格外激动:“家里小孩放学没人管,以后能把他送到这儿看书、写作业,就在小区里,安全又方便,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居民们的心声,道出了“邻里益栈”对生活的切实改变。
![]()
![]()
![]()
![]()
此次活动成功联动政企社多方力量,搭建起实体化、常态化的社区慈善平台。未来,兴民社区将以“四善一体”实践点为核心,持续推动慈善服务常态化、精准化,让爱心在社区的每个角落持续传递,逐步绘就基层治理的温暖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