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芽
“高中生艺考即兴评述都比这个水平好吧”
“这个视频收藏慢慢看,等工作中捅娄子了用来心理按摩”
“尴尬得我把宿舍都挖大了十平米”
![]()
这几天,在恋综走红的翁青雅直播采访翻车的切片,在社交平台上疯传。11月1日,翁青雅跨界主持英国时尚服装品牌self-portrait的直播,采访明星朱珠。然而采访过程中翁青雅不仅对流程生疏,提问也磕磕绊绊、频繁卡壳,甚至中途喊来了现场同事临时救场。
直播中朱珠反复“瞳孔地震”,屏幕前的用户更是尴尬到不敢点开。
![]()
这场直播事故不仅让网友们质疑翁青雅高学历、白富美的人设,更让品牌self-portrait陷入负面舆论漩涡。
很多网友吐槽“看来贵品牌的定位是草包大小姐”、“请的人基础,捅的娄子就不基础”、“这些年也买了几十件self-portrait了,这次选的主持人真的很令人失望”。
舆论发酵后,品牌方中国运营方通过界面新闻回应此事,但并没有在微博等品牌官方账号做出回应。事后翁青雅也发微博道歉,却没有提及对品牌方造成的负面影响。
![]()
网友们并不买账,尤其关于品牌的选人标准、危机公关应对,还引发了行业的关注和讨论。
![]()
对于品牌而言,选人向来是一门技术活。
尤其是这几年明星网红翻车事件,导致品牌舆论受牵连的事件频出,越来越多品牌在选择合作对象时会反复背调,高度谨慎。self-portrait此次选择翁青雅作为直播主持人,并不是完全没有做筛选,但“史诗级尴尬”的翻车事故显然说明,品牌方只看到了表层信息、并没有深度考量适配度。
表面来看,self-portrait的品牌定位与翁青雅的人设有一定的匹配,这或许是品牌方选择翁青雅的原因。
轻奢定位的self-portrait主要针对的是年轻的新中产女性,并试图强调一种有个性、有品味的生活方式和女性态度。翁青雅2024年因参加素人恋综《心动的信号第七季》而走红,在节目中,翁青雅凭借高颜值、淡淡的性格,以及富家女真千金的buff,受到不小的关注。此后,翁青雅持续更新个人社交媒体,分享精致小资的日常生活。
![]()
从这个维度考虑,翁青雅这类消费者正是self-portrait的核心用户,而且该品牌本就是来自英国、与翁青雅身上最显著的英国留学背景完美适配。这么来看,品牌方选择与翁青雅合作似乎顺理成章。
但问题是,此次活动品牌不仅需要一个适配的人设,还需要专业的主持功力,这才是此次直播翻车的关键。
虽然品牌直播通常是以宣传新品和品牌态度为主、按流程走的营销动作,对于主持人的专业功力不会有过于苛刻的要求,但基本的控场能力、采访能力是必需品。翁青雅虽然是传媒教育背景,但此前并未从事相关职业,品牌方显然也没有深度了解以翁青雅的实力能否控住整个直播采访,才导致出现了“尴尬到不敢看”的低级错误。
![]()
不止是选人失误,很多人也质疑品牌方为什么没有提前做好彩排,直指品牌方的执行失误。同时,状况百出的直播后,品牌未第一时间意识到问题,而是在舆情发酵后才下架相关内容,也暴露了危机意识不足,对事件营销处理缺乏经验等问题。
这次直播翻车,某种程度上给所有品牌方再次敲响了明星合作的警钟。
选择明星网红,意味着出圈的可能,但也需要承担负面舆论的反噬,这就需要品牌方格外谨慎,用可量化的数据、更深度的背调,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尤其在当下,随着明星营销行业愈发成熟,早期被认为是玄学的“选人”,逐渐有了一套清晰的方法论。
剁椒Spicy此前与多个品牌交流发现,一方面,品牌会深度了解明星或KOL过往的内容表达,判断其呈现出的个人形象是否与品牌理念适配;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品牌尝试借助诸如“星品影响力”等第三方工具,用客观的数据来评估某位艺人的传播力、种草能力和口碑、舆情风险。
![]()
不得不提的是,尽管有一些网友认为黑红也是红,这一波负面让self-portrait出圈了,抱有品牌方并不亏的观点。这一逻辑在网红博主身上或许见效,却并不适用于品牌,尤其是self-portrait这种客单价高、轻奢定位的品牌。对于这类品牌而言,高品质的品牌理念就是其品牌溢价、触达核心的中产消费群体的关键。负面舆论或许能提高知名度,却损害了品牌好感度,并不会对其业绩、长期发展产生正向赋能。
![]()
事发后,self-portrait中国运营方删除相关物料,并通过媒体进行了回应和道歉,但并没有减缓舆论。
在品牌的社媒评论区,依然有大量用户针对此事表达不满,如“团队做事不严谨,衣服能好到哪里去”、“请个脑袋空空把自己当嘉宾的人主持,这是品牌理念?”、“老粉要转黑了”等。
![]()
与过往品牌遇到的舆论危机相比,self-portrait此次的直播事故并没有出现品牌方态度傲慢、政治立场不正确、与主流价值观不符等更为严重的问题,且品牌方也做出了“反思”回应,为什么依然挡不住网友的讨伐和不满?
核心原因还是品牌缺乏与消费者持续且优质的有效沟通,出现危机时也只能临时抱佛脚,这种日常式“失语”导致危机时“失血”, 缺乏品牌影响力和信任度,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在诸多吐槽中,不乏有该品牌的核心消费者直言“之后不会再买了”,这说明品牌方与核心消费者之间并没有牢靠的信任关系,这对于任何一个溢价品牌而言都是致命的。
深究其背后成因,剁椒Spicy发现,self-portrait十分欠缺在社媒上的深度运营,无论是账号活跃度、内容丰富度、还是品牌人设化营造都不充分。其日常内容,几乎全是公式化的消息发布,或是官宣代言人,或是发布明星红人同款消息,或是发布广告片,数据一般,内容运营也颇为僵硬。
典型如在明星合作上,self-portrait今年年初官宣赵丽颖作为全球品牌代言人,也有包括朱珠、迪丽热巴、李一桐等头部艺人穿着出街,但并没有真正发挥微博的话题传播效应和粉丝聚集效应,也并未与艺人粉丝产生更进一步互动。这也直接导致品牌公众影响力的欠缺,从很多人通过该事件第一次知道self-portrait可窥得一二。
![]()
事实上,当前已有越来越多服装品牌,尝试通过日常经营、品牌理念释放、人设化运营,将潜在消费者沉淀为品牌忠实粉丝,提升品牌的抗风险能力。这些粉丝只要认可该品牌产品和价值观,就不会轻易地离场。
如同是海外品牌的优衣库,便持续发布氛围感围巾系法、牛仔裤的N种可能、秋冬搭配等用户向内容,拉近品牌与消费的距离;FILA也通过新品发布、穿搭展示、代言人品牌短片等内容来强调品牌形象,与粉丝进行更深度互动。
![]()
尤其随着消费行业的竞争激烈与线上流量的内卷,更有不少新老品牌方更主动思变、探索更大胆的运营思路。典型如瑞幸,就多次撬动全网的关注和讨论,也在一次次出圈的玩法和日常运营中,形成了品牌自身的信任资产——瑞门;很多老牌国货品牌也在积极经营社交平台,如周大福就用亲切活泼的文案,以朋友的身份给粉丝种草或者推荐产品。
![]()
这些日常的运维积攒的品牌声量与用户好感,将成为危机到来时品牌坚实的护城河。
反之便如同本次的self-portrait,由于缺乏持续的日常沟通,品牌面对危机的回应只能通过第三方媒体,在社媒只能采用“冷处理”方式,这对于不满的品牌粉丝,无法搭建公平交流的社交场域,品牌错失了及时止损的时机。
这也正是self-portrait此次舆论危机带来的另一个反思:品牌需要长期建立与消费者持续沟通的场域。
此次翁青雅的采访翻车,之所以能在全网快速发酵、引发如此大的讨论。核心就是品牌选人不够严谨,出现主持人在专业能力上翻车的问题,同时面对危机品牌没有及时应对,也没有长期经营建立起护城河。做好运营基本功、选对明星“合伙人”,或许是规避这种危机再度发生的唯一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