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
![]()
![]()
11月3日,申城最美的秋季,微风中带着桂香,银杏、枫叶在慢慢变换色彩,明亮又温馨的静安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多功能厅迎来小而美的浦江流芳系列“和平的守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巡展。一幅幅呈现沉甸甸历史以及展现和平盛世的美术作品,以架上画展的形式,在亲切的社区空间与百姓大众相遇。
![]()
“和平的守望”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艺培训指导中心、上海新文艺工作者联合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共同策划主办,自今年8月在上海市文联完成首展之后,先后在长宁区工人文化馆、嘉定区菊园新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市民展厅、嘉定区安亭整震川美术馆、奉贤区庄行镇海上贤韵非遗活态馆等地巡展。此次在静安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展览,精选30件体量适中的高水准美术作品,涵盖油画、水粉画、中国画、雕塑、木刻、连环画等多种形式,凝结着中华民族在浴血奋战的年代顽强不屈的精神,也展开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图景。
![]()
这些作品来自活跃在上海美术界的老中青年艺术家们的精心创作。例如,80岁老艺术家陆志文的《陈嘉庚故居》,笔触间流淌着对抗战期间爱国华侨领袖报国精神的敬意,兼具艺术创新与历史厚重感;雕塑中坚力量蒋进军的《无名英雄》,力量与美感兼备,诗意地致敬先烈、缅怀牺牲;青年艺术家谢晓霏的《烽火课堂,八秩回响》,以时空对话的巧妙方式,让和平的信念与坚韧的精神代代相传。架上绘画展独有的艺术特点,则让这些作品有了贴近市民的氛围,既保留艺术创作的完整细节,又能让大家近距离驻足观赏。
展览俨然一个“移动的艺术驿站”,让文化惠民真正落到“零距离”的温暖里。没有遥远的展厅距离,不用特意安排时间,周边居民茶余饭后步行来此,就能在画架前与艺术对话。
![]()
“静安寺街道,不仅是我们熟悉的现代都市街区,也是一片曾亲历过那段烽火岁月、见证过民族不屈精神的土地。这里的街巷里弄,曾默默承载过历史的重量;而今天的繁华与安宁,正是对往昔先烈们最深切的告慰。”静安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柴春羚说,画家笔下的光影色彩,既是对那段不容忘却的记忆的庄严回望,也是对脚下这片土地如今祥和景象的深情礼赞。
![]()
展览开幕式现场,毕业于列宾美院的艺术家刘开海将一幅特别创作的水彩画《刘长胜故居》赠送给静安寺街道。他告诉记者,平时自己经常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写生,描绘上海的各类建筑、街道,曾经无数次路过位于静安区愚园路81号的刘长胜故居,但真正把它画下来还是第一次。“上海有太多光荣的红色地标,值得被更多人了解。”
“这是一次让艺术扎根社区的文化实践,让高雅艺术走出殿堂、贴近生活的‘艺术亲民’行动。此刻立在我们眼前的画架,撑起的不只是一幅幅画作,更是连接历史与当下、艺术与生活的温暖桥梁。”上海市文艺培训指导中心主任张文军在展览说。他希望,附近的居民能多来画架前走走,在笔墨色彩中回望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在生动画面里感受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更把“守望和平”的信念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愿这场家门口的架上画展,能成为社区文化生活的一抹亮色,让艺术滋养心灵,让记忆照亮未来”。
原标题:《“和平的守望”美展走进静安寺街道,让文化惠民落在“零距离”的温暖里》
栏目主编:邢晓芳
来源:作者:文汇报 范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