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所经历的
正在成为过去
我们所留下的
是这一方水土和文明存在过的痕迹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三十一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骏博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来诵读《俗门俗事》。今天,你将听到的是《竞渡,竞渡》。
点击收听音频
以龙舟赛会为主的闵行老镇端午庙会,形成不迟于清乾隆年间。端午当日,人们抬着城隍神像巡游,鸣锣开道,善男信女前呼后拥。
近代端午庙会时,自有草台班演出申曲和京昆曲;闵行大操场里还有马戏、木偶戏和大众娱乐游戏项目等;茶馆内必特邀知名艺人演出评弹及太保书,而四乡民众最向往的是黄浦江上的龙舟赛。
![]()
元 王振鹏所作《龙舟竞渡图》
当年,闵行龙舟赛会规模盛大。据清道光年间陈行镇胡式钰(1781—1849)所著《窦存》一书记载:“黄浦之阔不三里,而湖势汹涌,近海也。虽善舟者恒患之。闵行镇每端阳并前后数日,为龙舟水嬉,远近观者云集。”“旧传其镇龙舟本十三,嗣一沉于浦,弄舟者俱不起,故十二。”当时,只要“波平风稳”,往往还要“张灯夜 嬉”。乾隆四十年(1775)陈金浩写的《松江衢歌》称:“龙潭五月聚龙舟,瓶酒随波没鸭头。不及闵行喧夜渡,烧灯荡桨唱吴讴。”作者在词后自注称,当时闵行镇有春申庙,靠近黄浦江边,龙舟极盛,入夜更喧,挑灯划桨,吴歌回荡。光绪初年,有一首署名“龙湫旧隐”写的《上海竹枝词》称:“为看龙舟兴自佳,山歌一曲听吴娃。闵行闹刹端阳节,竞渡何愁浊浪排。”
![]()
近年,江川路街道、新虹街道、浦锦街道等陆续恢复了传统龙舟赛习俗。图为2021年江川路街道第四届社区市民运动会暨第四届江川职工龙舟大赛现场。
![]()
2019年6月2日,浦锦街道举办“芒种连端午·浦锦正竞速”端午主题活动。
![]()
2018年“新虹杯”闵行区第八届职工龙舟赛现场
清人杨光辅《淞南乐府》称:“淞南好,重五闹龙舟。破浪快船夸技勇,凌风画舫斗歌喉。樯火照江楼。”并称:“端午浦中竞渡。少年束青龙绦,载诸般器械,阑入龙舟队里,更番奏技,往来如织,曰快船。富者则坐沙飞。此奏十番,彼唱清曲,龙舟绕船游戏。以博酒粽之犒,或放鸭波心,弄潮儿泅水取之。向夜估樯万火照浦,如繁星丽天。”
《窦存》一书还记载,道光十九年(1839)五月初五辰刻,闸港西何家渡附近,黄浦江上风猛潮急,有人登船张帆,却来不及下舵船就翻了,船上41人有38人溺死。消息传来,黄浦巡检司官员即以“梦惊城隍告急,风大浪急,明日观龙舟者多不吉利”告诫居民。于是,该年龙舟赛会随之取消了。此后,赛会声势逐年衰退。
![]()
1948年上海端午龙舟赛(资料图片)
相传,闵行镇上原有龙舟13艘,后沉了1艘。每年端午竞渡结束后,乡人将12艘龙舟存放在闵行西庙内。民国元年(1912)春节,警民发生冲突,西庙及存放在内的龙舟均被烧毁。虽龙头与旗伞存放在北街同源典当内无恙,但失去了心爱的龙舟,使人们对端午竞渡赛会也失去了热情。
龙舟竞赛虽然停了,但端午庙会依然是闵行镇的地方俗节。每年农历五月初四至初六,滨江外滩、沪闵路成了贸易大市场,各色家具、缸甏之类的销售摊位会排数里长,闵行大操场里日夜有《火烧红莲寺》之类的京剧武戏演出,3天6场,场场人山人海。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三十一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骏博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来诵读《俗门俗事》。“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习也”,大抵意为地方流行的生活习惯。本书作为“发现闵行之美”文史系列丛书“民艺乡俗”辑中的一册,主要针对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内容进行叙述,以四季为时间线,带读者感受闵行传统民俗文化的移风易俗。
2025年11月起,第三十一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上海市骏博外国语学校 七(7)班 王麒珺
编辑:陈依婷
初审:方佳璐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