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香港保监局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
新单总保费高达1737亿港元,同比暴涨50.3%,再次创下了历史新高!
![]()
从去年上涨幅度来看,今年保费暴增,纯属意料之中的事情,没什么值得惊讶的。
但是细扒下来,让我震惊的是香港保险的件均保费,竟然高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
这意味着,每一张香港保险背后,就是省会城市,甚至北上广深的一套房。
可见,香港保险对有钱人的吸引力,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
那么,今天就带大家详细拆解这份成绩单,以及分析为何高净值人群如此青睐香港保险?
![]()
保费详细解读
先来看整体数据。
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单总保费达到1737亿港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50%。
![]()
不只是保费总额上涨,保单数量也在同步增长。
上半年新造保单59.2万张,相比2024年同期的51.5万张,增长了15%。
![]()
这说明当前不仅投保人数更多,而且每个人花的钱也更多了,真正的量价齐升。
看完全局,我们再来细看各家保险公司的表现。
这里不同统计维度上,各家保司排名有些差别。
如果看标准保费总排名,前五名分别是:汇丰人寿、中银人寿、友邦、保诚保险和中国人寿(海外)。
![]()
其中,汇丰和中银属于“银行系”保险公司,拥有天然渠道优势。
因此,如果我们想更客观地衡量各家的市场竞争力,不妨重点关注非银保司的排名。
在非银保司中,标准保费排行榜前五名分别是:友邦、保诚、中国人寿(海外)、宏利和安盛。
![]()
其中友邦人寿以111亿港元成绩,稳坐头把交椅。
其次,保诚人寿今年虽然分红有点小风波,但是仍然以82亿港元的成绩,拿下第二,看得出其老牌保司的底蕴。
再往下,中国人寿(海外)算一匹黑马,直接力压众多外资保司,冲进前三名。
而为什么中国人寿(海外)能够脱颖而出,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点:
一方面,产品本身确实很有吸引力。
比如今年上半年国寿在香港推出的傲珑盛世,可以说是市场大热门产品。
另一方面是品牌信任感。
对于内地客户来说,国寿代表着“国字头”的可靠性,这种天然的信任感是很多外资公司难以比拟的。
除此之外,宏利和安盛的同比增速均超过110%,势头很猛;
余下几家知名度比较高的,永明、富卫、万通等也是很多客户的选择,同比涨幅比较高。
总体来看,香港排名前15家保司,占据97%以上的市场份额,头部效应极其明显。
了解完市场格局后,我们再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买的。
主要从投保币种、缴费结构、件均保费等来判断。
![]()
投保偏好分析
其中,投保币种,美元占绝对主导,占比达到79.8%,
其次是,港元保单占比16.5%,
最后是,人民币保单占比2.6%;
对比2024年整年数据来看,美元保单和港元榜单占比都有所提升。
![]()
这清晰地表明,当前配置美元资产是大多数人选择香港保险的核心目的之一。
美元作为全球主要货币,不仅是投资众多优质资产的入场券,也能有效对冲单一货币风险。
另外,从产品收益角度看,大多数产品的美元保单预期收益,也确实高于港元和人民币保单。
反观人民币保单,对比去年占比有所下滑。
但是如果只对比第一季度,还是很能明显能感受到,第二季度内地赴港投保的人数增加。
以上这些数据都很正常,而下面缴费方式上,以及件均保费数据来看,富人买保险真的非常疯狂。
![]()
缴费方式与件均保费
从缴费方式来看,有一半都是选择整付,也就是趸交。
其次5年以下短期缴费保单占比28.8%,5年以上缴费保单占比非常少。
![]()
再结合各家保司整付保单件数来看;
![]()
其中,整付保单的件均保费排名第一的是汇丰人寿,每单高达1567万港元。
这什么概念呢?
意味着这里的每一单,几乎都等于北京上海核心地段的一套房!想想简直恐怖。
每卖出7个保单就能收1亿港币的保费,而这样的保单,汇丰上半年足足卖了791件。
其次还有像永明、富卫以及太寿香港,这些公司,整付件均保费也动辄两三百万港元。
再看非整付均价,看着低,但是合计下来也相当省会城市的一套房的价格了。
比如,太保寿险非整付均价有57.5万港元,按照五年交来算,总保费也将近300万港元。
中国人寿海外,非整付均价有33.4万港元,五年交来算,总保费高达160多万港元。
看出,他们买香港保险一出手就是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而从去年在港投保占比来看,预估今年最少也有3成以上是内地人投保的。
那么,一个核心问题就出现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吸引着内地高净值人群,将大量资金投向香港保险?
![]()
为何高净值人群如此青睐香港保险?
总结下来,就是近两年投资市场环境的变化,导致他们投资策略发生改变。
而在众多投资工具中,香港保险在安全的同时下,还能实现稳健增值,成为了不二之选。
首先,投资环境变化,相信大家都是能感受的。
这里我们也借助一些宏观的报告数据看一下。
比如今年初,我们给大家分析过的胡润研究院提供的《2025中国高净值财富报告》。
这个报告,概述了高净值群体在资产配置方面变动的信息。
其中有两个关键变化。
一方面是高净值人群的数量变少了;
![]()
另外就是投资策略变了,选择卖掉了房子,增持黄金和保险。
![]()
过去房地产黄金时代,很多高净值家庭将超过70%的资产配置在房产上。
如今这两年,随着市场周期调整,房价下跌,租金回报率低下,直接导致家庭财富整体缩水。
更重要的是,现在持有房产的成本在不断上升,比如维修费、折旧费、空置成本……
甚至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试点房产税,不排除未来有遗产税等,更多税种出现的可能性。
![]()
因此,很多高净值家庭主动调整资产结构,选择降低房产比例,转向更灵活的金融资产。
那投资工具有黄金、股票、基金、私募股权等等很多种类,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保险?
说白了,就是在同样安全的情况下,其他方式的收益没有它高;而在同样收益高的情况下,又没有它安全。
比如存款,绝对安全,但是当前低利率时代,存款收益不断趋近于0。
内地保险呢,预定利率也跌至2%,固定类收益,不会超过这个上限。
至于分红险,就算达成率100%,也就在3%左右。
再看收益高的,股票,基金,私募股权这些,可是它们的风险性又很高。
反观香港储蓄险,会给你一个保底,保证不会亏本,再加上分红后,长期收益预期达到复利6%。
虽然其中保底部分很低,但是凭借其全球投资的优势,还是具备兑现长期复利的能力。
而且根据过往分红实现率去判定,很多保司也是愿意给客户分红的。
如果选对好公司,持有一二十年,做到复利5%还是不难的。
最后,就是近两年国际局势动荡,也让高净值人群认识到,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寻求全球资产配置。
找了一圈发现,其余工具要么风险高,要么需要花时间精力去钻研。
而香港保险,是最省心的方式之一。
它能在保障本金安全的基础上,借助保险公司之手,轻松布局全球优质资产,获取相对可观的收益。
同时香港保险最多支持美元、港币、英镑、澳元等最多10种货币的转换,有效分散单一货币风险,还能为在海外生活规划的朋友提供极大的便利度。
当然除了想要资产稳健增值,高净值人群也高度重视资产传承与风险隔离。
而香港保险所具备的功能,也切实解决他们的需求。
比如香港保单支持无限次更换被保人、指定后备持有人,无限次拆分保单等功能让财富能够按照个人意愿精准分配,实现跨代传承。
再衔接类信托功能,设定好分期给付,防止子女挥霍,实现长期的守护。
另外资产隔离方面,香港保险本身就自带隐私性。再通过合理的保单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债务风险隔离、婚姻资产保护。
这些都不细讲了,以往也和大家分享过,感兴趣小伙伴可见过往文章。
总而言之,有钱人重仓买香港保险,就是在利率周期波动的大背景下,追求更高的收益,实现资产的多元配置,以及完成财富的安全传承的全能型选择。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你对香港保险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