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小县城为何留不住年轻人,《大众新闻》这个视频说的确实如此。县城没有什么太多的机遇,好单位好企业寥寥无几,还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出一个人进一个人,不是普通人能有的那个“坑”,一个机会的背后是实力的竞争。
随着人口数量的总体萎缩,人口才是一个县城立县之本,现在一些县市,维持着不温不火的小日子,为数不多的几条街道象征着一个县城的兴衰。
内地县市为什么留不住年轻人?不仅仅只是机遇太少,在有限的机遇里面,普通人没有机会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好工作。真正能在小县城有一份体面待遇工作,都是需要关系。
比如在小县城,烟草、电网、医院、政府、学校和为数不多的好企事业单位,一般人想进来几乎都很难。普通人在内的小县城一个月大概二千多到三千多元,维持普通生活。
而县城那些为数不多稍微好一点的国有企业,大概有四千多元一个月,政府单位科级干部大概有7000多一个月;而医院一些科室主任大概有一万多一个月。
在小县城,有不少隐形富豪,比如那些一个月工资奖金过万的,无疑是在县市中非常体面的佼佼者。但,这些人算不上什么隐形富豪,但也远比一线城市公务员滋润。县城真正隐形富豪,是那些掌握实际权力的人,他们把手工的一些重要行政审批权、工程、人事权,往往都会给亲朋好友变现。尤其是一些工程项目,一年轻轻松松几十万几百万的收益,外人不要说很难接到,接到了也不敢做,即使做了未必拿拿到钱。只有他们本地盘踞有势力的人才知道怎么玩这些工程项目。
在小县城,吃饭都有大学问,街道路边餐馆酒楼都是普通老百姓和普通公职人员去的地方,每个县城都一些吃饭接待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是五花八门,有些是凭个人影响力和私人感情安排在一些“家宴、私厨”不对外的地方,有些是安排在国有宾馆酒店进行接待。
“私房菜“不仅仅只在大城市,小县城也一样有“私房菜”,上面来人检查工作,来个朋友,都要安排吃个饭,也不是随便大街上找个馆子。
一个县城,除了几个主要领导之外,几乎都是本土干部,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也就在本地做官,没有上面赏识,能到副县长算是到顶。
一个县城也就那些人,机遇就那些,普通人基本上和这些机遇无缘,除非有至亲、挚爱、挚友进入重要岗位。比如用人,并不是外界所认为“逢进必考”,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非常复杂,只要单位签订合同的待遇也是一样,除非是劳务派遣。在县城,一些企事业单位用人,主要还是单位自己在把握,每个地方又有一些历史和特殊情况,“漏洞”都是给到一些关系户。
普通人毕业想回老家发展,那种环境下,工人、农民家庭没有办法融入其中,也很难对接。当然,这样也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小县城长期以这种模式来循环,很难有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口萎缩,县城债务危机,未来这些区划必然随之人口大幅度下降而调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