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陈振
来源 | 财经八卦(ID:caijingbagua)
![]()
引言:从“抢房靠抢”到“免租无人理”,杭州网红圈的冬天来得太快了。
![]()
三年前,滨江区带 8 个补光灯位的江景房是网红圈的 “香饽饽”。
![]()
全屋智能调光、奶油风装修的配置,让月租比同地段普通房源贵出千余元,租客却要争着预付租金才能拿下。
![]()
如今挂在租房平台三周,哪怕房东主动提出“首月免租”的优惠,仍旧没等来一个看房电话,这类曾被称为“绝拍摄影棚”的专供房源,成了杭州最难出租的产品。
2025 年的杭州,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网红集体撤退。
辛巴带着 2000 人团队浩浩荡荡迁回广州,向太悄悄撤下滨江“智慧之门”直播基地的招牌。
![]()
曾经挤满追梦人的滨江区租房群,如今人数只降不增,丽晶国际的工作室转租广告贴满电梯间,巅峰时发出 2 万张门卡的大楼,早已没了往日的人流。
![]()
这场撤退从不是偶然。当1.06 万的月租撞上缩水的收入,当平台流量愈发向头部倾斜,曾经让年轻人趋之若鹜的“杭州网红梦”,正在行业寒冬中加速破碎。
![]()
从“网红宇宙中心”到“空楼冷巷”
滨江区流量沉浮记
2022 年的滨江区,是妥妥的网红 “造梦工厂”。
海威中心里,谦寻、无忧传媒的招牌在写字楼里并排亮着,楼下咖啡馆里,背着奢侈品包的 MCN 经纪人随处可见。
![]()
周边的银杏汇、迪凯金座等江景豪宅,也成了一众百万粉丝博主的 “标配“。
不是因为住得有多舒服,而是“江景 + 大平层”拍出来的视频,流量天然比普通公寓高,连背景里的钱塘江大桥,都可以成为“流量密码”。
![]()
那时候的网红房源,溢价高到离谱:同样是房子,主打“奶油风 + 智能调光”的网红房,月租能比普通住宅贵一千块,却照样有人排着队看房。
就连后来因“2 万张门卡”出圈的丽晶国际,当时也只是滨江区网红盛况的“小配角”。
真正撑起“网红之都”名号的,是这里“只要来就能当网红”的集体幻觉。
![]()
短短三年,滨江区彻底换了模样。
数据表现一切:2025 年一季度,杭州市区租金降至 43.3元 / 平方米 / 月,网红扎堆的钱江世纪城也不复从前的盛况。
![]()
曾经“一房难求”的丽晶国际的工作室出租广告飘满社交平台,有的甚至标注“可短租 1 个月”,放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让步。
![]()
从“抢房靠定金”到“免租没人要”,滨江区的冷热交替,是杭州网红经济退潮最直观的表现。
![]()
退潮真相
三重绞杀逼走网红
“在杭州当网红,就是‘烧钱换流量’,以前还能靠爆款回本,现在连烧的资格都没有了。”是不少腰部网红的心声。
![]()
今年“影视寒冬”,据传腰部艺人的资源骤减,网红圈也难逃“寒流”。
滨江区一套带基础直播配置的房源,月租即便有所下调仍居高不下,再叠加补光灯、摄影团队、样品采购等硬性开支,每月固定成本往往超过万元。
但收入端的缩水却在同步加剧 ,2024 年杭州中腰部主播平均月薪“跌破眼镜”,不少人月收入跌破 2 万元,部分女装、美妆垂类主播收入甚至从往年的2.5 万 - 5 万元区间跌至 1.5 万 - 2 万元。
![]()
更难堪的是,有时一场直播的佣金收入,连当天的流量推广费都无法覆盖,陷入 “越播越亏” 的恶性循环。
成本与收入的差距持续扩大,成了压垮众多从业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杭州网红专供房源的月租本就比同配置普通小区高出千余元,即便如今租金下行,杭州房源价格仍比长沙、成都等城市高出许多。
![]()
收入缩水,成本提高,“赔违约金也要退租撤离”已从个别选择变成圈内常态,不少长期合约提前终止,曾经争抢的网红房源,如今成了中介手中难脱手的烫手山芋。
如果说高成本是“外忧”,供应链短板就是杭州网红经济的“内患”,而且是致命的那种。
杭州的优势是MCN 机构多、流量集中,但缺乏像广州那样 “前播后产” 的产业带支撑。
![]()
大多数主播选品,要从广州、义乌、深圳调货,不仅物流成本高,还经常出现 “样品与实物不符” 的翻车情况。
在杭州卖货,就像“盲人摸象”,选品全靠赌运气,稍微不注意就翻车。
![]()
更何况现在品牌方越来越聪明,宁愿自己做店播,直接对接工厂控制品质,也不愿找杭州主播 “中间商赚差价”。
![]()
没了品牌方的订单,依赖佣金生存的杭州网红,自然没了核心优势。
更致命的是,杭州的流量红利早已见顶,而且越来越“偏心”。
像谦寻、无忧传媒这样的大公司,能拿到平台的流量倾斜,一场大促直播就能分到上亿曝光,但中小主播想要出头,只能靠 “刷数据、买热搜”,但这样的成本,不是谁都承担得起。
![]()
高成本、缺供应链、没流量,这三重绞杀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网红们逼得不得不“遗憾离场”。
![]()
头部网红都去哪儿了?
新战场浮出水面
最先跑路的,是掌握资源的顶流们,辛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2024 年底,快手一哥辛巴带着 2000 人团队,从杭州浩浩荡荡迁回了广州,还在白云湖科创城拿下两栋大楼,建起了“辛选大厦”。
![]()
广州的优势,就是辛巴最需要的供应链根基。
作为 2024 年全国直播电商销售额第一的城市,广州的服装、美妆、日化产业带 “前店后厂”,主播楼下选品、楼上直播,当天就能发货。“
![]()
除了辛巴,不少做服饰、美妆的头部主播都跟着迁到广州 —— 对他们来说,离开杭州不是放弃流量,而是找更稳的“生存根基”,毕竟“能卖好货,才是长久之计”。
顶流去广州找供应链,中腰部主播则把目光投向了长沙、成都这样的“成本洼地 + 流量富矿”。
![]()
楼下就是文和友、茶颜悦色,小网红们拍条“直播间隙喝奶茶”的 vlog,不用刻意推广,播放量与在杭州时持平,成本却降低了不少。
长沙的旅游资源也多,拍一条在橘子洲头打卡拍照的照片点赞能轻松破万,比起在杭州“苦命挠头”想脚本的日子,可谓舒服不少。
![]()
成都也成了网红新据点。这里的生活成本低,文化氛围包容,特别适合生活类、美妆类博主。
有博主在成都太古里拍 “街拍 + 带货” 视频,单条视频点赞破万。
而且今年,成华区发布了《若干政策》,鼓励引进主播人才,大大吸引了腰部主播的注意。
![]()
对中腰部主播来说,“去哪里” 不再是看 “有没有 MCN”,而是看 “能不能省钱、能不能蹭流量”,长沙、成都显然更符合需求。
![]()
行业大变天,迷信一去不复返
网红圈不玩虚的了
面对“寒冬”,网红们的心态,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从“迷信流量”变成了“务实算账”,租房逻辑就是最好的证明。
以前在杭州,主播租房看的是“能不能出流量”,江景、网红装修、甚至 “有没有网红住过”,都是加分项。
现在租房,只看“划不划算”:暖气费包不包、物业费贵不贵、离快递点近不近,成了必须考虑的问题,至于 “能不能出流量”,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
面对网红撤退,杭州也没闲着。
2024年,杭州出台了“直播电商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从“网红之都”转向“新电商之都”。
![]()
但政策能不能留住人,关键看能不能补上供应链的短板。
如果只是给点补贴,不解决“带发分离”的问题,还是会面临“主播出逃”的局面。
![]()
杭州的优势是流量和人才,但若不能把这些优势与产业结合,“网红之都” 的名号,终究难以为继。
![]()
杭州网红集体撤退,不是 “网红之都” 的崩塌,而是“网红经济”长大的开始。
曾经的杭州,靠流量聚集效应,吸引了无数追梦者,住得好就能有流量,拍得美就能涨粉,这种 “轻模式” 让网红经济快速爆发,但也埋下了隐患。
![]()
高成本、缺根基、虚火旺,就像一座建在沙子上的城堡,风一吹就容易倒。
如今的退潮,恰恰是行业“挤泡沫”的过程,顶流去广州找供应链,是为了“卖好货”;中腰部去长沙省成本,是为了 “活下去”。
每个人都在找更稳的 “生存方式”,不再追求虚无缥缈的 “流量神话”。
对杭州来说,空租的江景房不是失败的证明,而是转型的契机。
补上供应链、降低成本,把“流量磁场”变成“产业磁场”,才能真正留住核心竞争力,从 “网红聚集地” 变成 “电商产业高地”。
![]()
钱塘江的灯光还在亮着,只是不再只照向 “网红房” 的落地窗。未来,它照亮的,会是更务实、更扎实的电商新生态。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