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阡陌,爱写书影评、人物、文史故事,欢迎关注!
1975年,被称为“当代王羲之”的书法家启功永远地失去了妻子。临终前,妻子留下惊下秘密:“后院……埋了宝贝……”将信将疑的启功掘地三尺,果然挖出一口大缸。打开缸盖,他瞬间嚎啕痛哭。
启功身世显赫,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随着清朝覆灭和父亲早逝,家族中落。尽管如此,启功仍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教育,打下深厚功底。
1932年,母亲为20岁的启功说了一门亲事。相亲那天,濛濛细雨中,他远远看见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子,心中一动,想起了戴望舒笔下丁香一样的姑娘。
走近一看却大失所望,姑娘相貌平平,身材矮胖......
纵然心中不愿,但母亲一句“你早点成家,我也就放心了”,让孝顺的启功点了头,将大两岁的章宝琛娶回了家,唤作“姐姐”。
宝琛身世可怜,生母早亡,后母对她不好。没太多文化的她,与才华横溢的启功看似没什么共同语言,却用温柔与坚韧,默默扛起了整个家。
每天她将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启功读书写字时,她从不打扰;启功与朋友聊天时,宝琛微笑着端茶倒水、尽心照顾。
抗战岁月里,北平沦陷,启功失去工作,一家经济拮据紧张。宝琛没有任何牢骚,省吃俭用,照顾家人。
看着在昏黄灯光下缝缝补补的妻子,启功心中酸楚,决心去大街上卖字画。
然而宝琛却一把夺过字画,“你只管画,我去卖!”她心疼丈夫,要替他守护文人的风骨与尊严。
![]()
一个雪夜,宝琛久久未归,启功心急如焚,披着斗笠上街去寻。他远远地望见瘦弱的宝琛蜷缩在马扎上,头上落满了雪,一阵辛酸。
宝琛看到启功却两眼放光,兴奋地说:“你看,就剩下两幅画没卖了......”启功眼眶瞬间湿润。
后来,启功被邀请去辅仁大学教书。有人打趣宝琛:“你不怕他被女学生抢走?”她坦然一笑:“我感谢还来不及呢。”未能生育,始终是她的心结,她甚至愿将丈夫与他人的孩子视如己出。这番话传到启功耳里,感动不已。
年迈的母亲与姑姑相继病倒,宝琛侍奉在前,端屎倒尿,任劳任怨,直到送走两位老人。
启功深受感动,他将妻子扶在椅子上,扑通跪在地上,磕个响头,叫声“姐姐”。
1957年,启功受到冲击,心灰意冷。宝琛默默开导:“苦日子咱都挺过来了,再大的苦都会挺过去的......”
她知道丈夫一日不写作便难受,寒冬酷暑站在门口帮他把风。一有人来,她就轻轻咳嗽。
动荡年代,人人自危。启功忍痛将半辈子心血《诗文声律论稿》扔进了火盆,宝琛却拼命从火里抢救,手上起了好几个泡。
![]()
后来风声更紧,启功决定烧掉所有手稿字画。宝琛哭着夺过来:“这些都是你的命啊!你交给我,我来处理……”
启功万万没想到,妻子却对他撒了谎。
1975年,与他走过风风雨雨的宝琛,得了重病无力回天,临终前交代一个秘密——院子里埋了宝贝。
几年后,当启功看到那口装满他毕生精华的大缸时,才明白妻子的“谎言”有多沉重。他失声痛哭:“知我者,宝琛也!”
![]()
妻子临终前,两人曾有一个玩笑般的赌约。妻子让他续弦,启功说不会有人跟他。妻子自信地说:“我必然赢。”
但这个赌,她输了。此后30年,启功声名日隆,却始终独居,再未娶妻。他将卖字画所得的200余万元尽数捐出,自己仍住在简陋的旧屋里。
他始终忘不了这个最好的妻,深情写下,“白头老夫妻,相爱如少年,相依四十年,半贫半多病......”
他最大的遗憾,是妻子生前没能住上属于自己的好房子。每当清明和妻子的忌日,他都会特意做妻子生前爱吃的菜,将房子的钥匙挂在遗像前,边往碗里夹菜,边念叨着:
![]()
“宝琛,你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给我回家吧......”眼泪扑通扑通地直落。
93岁的启功追随妻子而去,临终遗言是:“生同衾,死同穴。把我和宝琛合葬在一起。”
婚姻最美的样子,不是一时的轰轰烈烈,而是一世的相濡以沫。
平凡琐碎中,我看见你的付出,你懂得我的不易;
风雨来临时,我们紧握双手,风雨同舟。
最深沉的爱,从来无需多言,而是在细水长流的相依相守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