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乘论坛东风
强基层根基


作者:甘肃省兰州新区新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胡华山
值此国家谋划“十五五”发展大计的关键时刻,,让作为基层卫生工作者的我们心潮澎湃、使命盈怀。我带着对行业未来的深切期盼,在这场汇聚全国智慧的思想盛会中寻策问道,进一步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收获颇丰。现将学习心得与思考汇报如下:
![]()
一、政策引领,明确基层卫生发展方向
论坛传递的政策信号为基层工作指明了清晰路径。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强调,要以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为核心使命,聚力破解基层卫生的关键难题,完善健康“守门人”制度,勇做强基工程的“主力军”。这一导向与国家卫健委“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要求高度契合,为我们日常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了解到到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重点向“一老一小”及慢性病人群倾斜的政策信息后,我们更加坚定前行方向——这也与我中心正在推进的慢性病精细化管理、托育服务升级等举措高度一致。
二、经验启迪,汲取同行实践智慧
全国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践分享,为我们提供了可学可鉴的鲜活样本。“医防融合能力提升”“数据赋能服务”等议题令我深受启发。郑州市高新区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字化实践,为我们完成电子健康档案70%开放率的硬指标任务提供了系统融合的优化思路;二七区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则与我中心“基层品牌中医馆”的建设方向不谋而合,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社区居民的信心。
三、反思践行,锚定未来提升路径
对照论坛共识反思自身工作,我们既看到成绩,也清醒认识到短板。作为新区紧密型医共体优秀贡献单位,我中心已通过“三清一满意”和“慢性病起底摸排”活动,构建起“筛查—评估—诊治—健康管理”的服务闭环,创新推行“一病五方”诊疗模式,这些实践与论坛倡导的“医防融合”理念高度同步。然而,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在数字化融合深度、膳食指导嵌入诊疗系统等方面仍有差距,这也正是下一步重点发力之处。
论坛虽已结束,但实干才刚刚开始。我们将把所学所获与中心实际紧密结合,聚焦居民健康需求,围绕“强能力、优服务、提效能”的核心目标,深入推进“互联网+健康管理”,扎实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增强慢性病管理的连续性,加大托育服务投入,持续拓展中医药服务覆盖面,让中医药更好惠及群众。
基层卫生是健康中国的“最后一公里”。兰州新区新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以此次论坛为新的起点,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优化服务模式,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实效,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守护新区居民健康,在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中展现基层担当、贡献基层力量。
作者:胡华山 校审:朱红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