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半个月时间,中国电信两家子公司先后公开宣布增资、引资,释放了怎样的积极信号?
近日,中电信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信AI公司”)增资项目在北京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而就在AI公司宣布挂牌的11天前,天翼视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翼视联”)也宣布引入战略投资者,正式“开门迎客”。
![]()
01
战略升级
“智”造核心竞争力
为何此次中国电信AI公司宣布增资备受瞩目,这要从中国电信最新战略升级谈起。众所周知,当前人工智能毫无争议地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就在今年7月,WAIC 2025期间召开的“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生态论坛”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重磅提出,中国电信将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企业战略由“云改数转”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而从 “云改数转” 到 “云改数转智惠”,是中国电信在AI时代又一次顺应时代潮流、契合行业需求、彰显企业担当的伟大变革。
![]()
首先看“智”。“智” 代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与创新发展,通过构建强大的智能云服务体系,为千行百业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助力其实现数智化转型。在“智”的道路上,中国电信早已布局多年。2023年11月,此次增资项目的“主角”之一——中国电信AI公司正式成立,定位为中国电信开展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业务的科技型、能力型、平台型专业公司。同时,也是中国电信智能云体系中MaaS层的关键能力载体,不仅对内支持各省公司业务智能化,也通过标准化产品与行业解决方案对外输出,其产品已具备通过集团渠道迅速铺向市场的能力。
近年来,中国电信AI公司加速大模型战略布局,“星辰”系列基础大模型服务在语音、视觉、语义等多模态领域取得突破,在多项国内外权威评测中位居前列,并已在政务、工业、金融、医疗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商用。同时,语义大模型实现全国产化、全尺寸开源,累计下载量突破40万,成为国内开源生态的重要力量。此外,公司在多模态生成、具身智能、软件工厂等前沿方向亦有产品落地,正逐步构建起“平台+生态”的能力输出体系。
![]()
02
使命担当
“惠” 及数字民生
其次,我们再来看“惠”。“惠” 则体现了中国电信让智能红利惠及大众的使命担当,使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便捷与价值,充分彰显了中国电信作为央企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而作为中国电信第五张基础网的“天翼视联网”,可以视为“惠”的直观体现。
天翼视联是中国电信旗下专注于视联业务的载体型、数据型、创新型专业公司。公司致力于构建全国统一的视频服务基础设施,打造“视联中国”国家级数字化平台,服务于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今年8月,天翼视联进行股份制改革,天翼视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杭州成立,标志着中国电信在视联网领域迈出战略升级的关键一步。
![]()
依托“天翼视联网”,中国电信构建“1+31+X+N”云边端协同架构,实现海量设备秒级接入、视频数据智能调度与安全存储,具备一跳入云、云边协同、弹性扩容等核心能力,提供平台、应用及软硬一体化产品。
作为“中国电信全球首个、规模最大、接入能力最强的平台”,“天翼视联网”成功入选国资委2024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2025年,天翼视联平台用户规模达1亿,接入终端规模近1亿。
03
“战新”加成
打造科技型企业样本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信AI公司此次通过公开征集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后,仍将持有不低于88%股份,在保持央企控股地位的同时,为进一步引入产业资源、充分激发团队活力留下空间。
两家子公司的接连增资,标志着中国电信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布局进入深度市场化阶段。这背后,是中国电信在人工智能、云计算、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的长期战略投入与系统化布局。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电信正面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量子科技等“战新”业务的核心方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资源配置力度。
从中国电信三季度报告中可以看到,前三季度,中国电信各战略新兴业务板块规模持续拓展,IDC收入达275亿元,同比增长9.1%;安全收入达126亿元,同比增长12.4%;智能收入同比增长62.3%,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2%,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
而不断增长的数据就足以证明,中国电信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撬动社会资源、激活创新机制,为其前沿科技布局按下了发展的“加速键”,也从侧面印证其关键科技领域的生态构建已步入纵深阶段。
中国电信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耕四大根技术,聚焦七大战新领域,把握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不断培育壮大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
展望未来,中国电信将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智惠”战略,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以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和维护网信安全的国家队和主力军角色,将技术势能转化为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的澎湃动能,最终让智能科技的成果普惠于民、服务社会,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型企业的征程中,展现央企的使命与担当。
![]()
三重需求共振,eSIM能否重构通信竞争逻辑?
从“村村通”到“双千兆”:一文读懂我国电信普遍服务十年发展
来了!2026 ICT行业趋势年会,今年主题你来定
作者:王禹蓉
责编/版式:王禹蓉
审校:王 涛 梅雅鑫
监制:刘启诚
【通信世界新媒体矩阵】
央视频 | 微软MSN | 视频号 | 微博 | 今日头条 | 百家号 | 网易号 | 人民号 | 腾讯新闻
搜狐 | 新浪看点 | 雪球号 | 抖音 | 快手 | 爱奇艺 | 知乎 | 哔哩哔哩 | 咪咕视频 |CSDN
【新媒体团队】
监制|刘启诚
审校|王涛 梅雅鑫 张鹏
编辑|王禹蓉
视频制作|蒋雅丽 黄杨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