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改名部的新招牌还没挂稳,枪口已经转向了两洋之外的非洲大陆。
特朗普在他的“真实社交”平台上敲下一行字:“如果尼日利亚政府继续放任基督徒被屠杀,美国将立即终止所有援助,更可能动用武力消灭伊斯兰恐怖分子——战争部已奉命备战!”
几小时后,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思在社交平台X接力回应:“是的,先生。……战争部正在准备行动。”
这场突如其来的军事威胁,让西非海岸的尼日利亚和整个国际社会都愣住了神。特朗普把国防部称为“战争部”已不只是标新立异,而是直接秀出了可能射向尼日利亚的枪膛。
![]()
01 战争部:更名背后的军事冒险
“战争部”这个看似复古的称谓,赫然出现在美国总统的社交媒体帖文中,显得格外突兀。这个称呼实际上是特朗普三个月前强行给国防部贴上的“新标签”。
2025年9月5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启用这一代称,并直言“‘国防’过于保守,要凸显进攻性”。尽管正式更名还需国会批准,但他已强行推动落地。
语言即政治,称谓即战略。从“国防”到“战争”,一词之变,却清晰地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军事哲学的转向。
对赫格塞思而言,美国的对外军事行动越多,他作为“战争部长”的作用就越重要。如今,尼日利亚恰好成了这块新招牌的试刀石。
特朗普的威胁包含了清晰的双重动作:先是切断所有对尼援助——美国年均对尼人道主义援助超过2亿美元,再是动用无人机空袭、特种部队突袭等精准打击手段。
而赫格塞思的快速回应——“是的,先生”——打破了五角大楼以往在外交冲突中的模糊态度,让这场威胁显得更具操作性。
![]()
02 尼日利亚:被简化的复杂现实
特朗普将尼日利亚的安全问题归结为宗教迫害,特别是对基督徒的暴力行为。他声称:“基督教在尼日利亚正面临生存威胁”,并将尼日利亚列为“特别关注国”。
然而,尼日利亚的现实情况远比这复杂。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总人口超过2.3亿。该国长期面临来自多方的安全威胁,包括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等。
数据显示,尼日利亚的暴力事件由多种因素引发:部分事件带有宗教动机,且对基督教和穆斯林两大宗教群体均造成影响;另有一些源于农牧民对有限资源的争夺,以及社区和族群间的紧张关系。
针对特朗普的指控,尼日利亚总统蒂努布明确回应:将尼日利亚描述为宗教不宽容的国家,“既不符合我们的国家现实,也没有考虑到政府为保障所有尼日利亚人的宗教信仰自由所做的持续且真诚的努力。”
数据也支持蒂努布的说法。美国非营利组织“武装冲突地点与事件数据库项目”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尼日利亚发生的1923起针对平民的袭击中,因宗教原因针对基督徒的仅有50起。
![]()
03 战略算盘:威胁背后的三重考量
特朗普政府为何此时对尼日利亚发难?这场威胁背后藏着三重精明的战略算盘。
首先是选举政治的需要。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的激烈言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拉拢福音派基督徒这一重要票仓,为未来的选举造势。所谓的“保护基督徒”叙事,在国内政治中颇具号召力。
其次是对非洲战略支点的争夺。尼日利亚作为非洲最大经济体和人口第一大国,一直是大国在非洲争夺影响力的重要舞台。特朗普此举意在制衡中国和俄罗斯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第三是转移国内矛盾的视线。当美国国内面临通胀、移民等棘手问题时,海外军事威胁往往成为转移公众注意力的便利工具。
而且,特朗普的威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美国国内一系列政治动作的延续。数周来,美国部分共和党人士持续施压,要求制裁尼日利亚。
得克萨斯州参议员泰德·克鲁兹等人甚至推动了一项名为《2025年尼日利亚宗教自由问责法》的法案,要求对12个尼日利亚北部州的州长、高级法官和著名传统统治者实施制裁。
04 多重风险:军事冒险的沉重代价
特朗普承诺的任何军事行动都将“迅速而猛烈”,但对尼日利亚这样的主权国家动武,极可能触发多重危机。
首先是主权争议。尼日利亚政府已明确表示 “拒绝外部干涉” 。美国强行动武很可能引发非洲国家集体反弹,破坏美国与非洲大陆的长期关系。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已表态“优先区域自主反恐”,并已启用5000人“待命部队”协同打击恐怖主义。这一区域安全机制可能与美军形成微妙对抗。
其次是宗教矛盾激化。尼日利亚约50%人口为穆斯林。特朗普将反恐与“保护基督徒”绑定,可能被极端组织利用煽动仇恨,重蹈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 “越反越恐”的覆辙。
尼日利亚人权律师布拉马·布卡尔蒂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数据都表明,尼日利亚并未发生基督徒种族灭绝事件。这种说法是一种危险的、长期潜伏的极右翼叙事,具有分裂性,只会加剧尼日利亚的不稳定。”
最后是冲击全球能源市场。尼日利亚日均产油超150万桶,若局势动荡引发产油中断,国际油价可能单日暴涨5%以上,直接冲击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05 前景展望:枪声是否会响起?
尽管特朗普的“动武威胁”引发震动,但实际落地概率极低。
美国国会尚未批准对尼动武授权,而俄乌冲突后美军兵力已经紧张,难以支撑新的海外大规模行动。尼日利亚的强硬态度、西共体的区域防御,以及非洲国家对外部干预的普遍反感,共同构成实质阻力。
就连美国国内的政治力量也对此提出批评。两位众议院民主党人格雷戈里·米克斯和萨拉·雅各布斯指出,特朗普的军事威胁“忽略了尼日利亚暴力的复杂现实”。
他们在联合声明中写道:“威胁军事干预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提供安全支持是一回事;威胁军事干预以‘保卫基督徒’则是对扭曲事实的鲁莽回应,可能使美国卷入另一场战争。”
然而,这场威胁本身已经造成了损害。美国可能中止对尼日利亚的援助,而这些援助正是该国应对人道主义危机和暴力循环所急需的。
米克斯和雅各布斯指出:“特朗普的援助削减阻碍了急需的紧急营养和生计培训项目——这些正是阻止叛乱蔓延的关键项目。”
尼日利亚外交部的声明依然坚定:“和美国一样,尼日利亚必须拥抱多样性,这正是我们的最大优势。”
而在大西洋彼岸,华盛顿的决策圈里,有人正期待着新的军事行动能为“战争部”这块新招牌镀上一层金光。
枪声未响,算计已明。非洲的和平与稳定,从来不该由华盛顿的“命令”来定义,而尼日利亚的命运更不应成为美国政治博弈的筹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