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凌风
来源 | 广告案例精选
一张260元的会员卡,曾是中产生活的象征,如今却因一次APP改版,让山姆陷入身份危机。
近日,,瞬间点燃了网友们的讨论热情 ,大家纷纷开启 “吐槽模式”,火力全开。
1
山姆一股“盒马味”
画风彻底跑偏
曾几何时,山姆 App 中的蔬果、肉类商品图片,清一色的白底实拍图,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修饰,真正做到了所见即所得,让消费者心里倍感踏实。
然而,这次 App 更新后,却整个画风突变。
“打开山姆APP,我差点以为自己误点了盒马。”
![]()
有网友吐槽,山姆现在充满一种没活硬干的阿里味......
![]()
在山姆 App 更新后的商品图中,出现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画面。
茭白原本光滑的表面,竟莫名其妙地 “长” 出了笋一样的痕迹,头顶上还突兀地冒出一缕缕玉米须;
![]()
![]()
糯玉米竟然黏到可以拉丝,让人怀疑是不是加了特效。
![]()
还有“站起来跳舞的三根香蕉”和“被捆绑的鹿茸菇”,让人哭笑不得。
![]()
![]()
生鲜区的情况更是离谱,原本应该展示生鲜肉类的商品图,直接换成了烹饪后的熟食图。
![]()
比如菠菜配图成了菠菜鸡蛋汤,仿佛在提醒用户“买完记得做饭”。
![]()
有网友发帖吐槽“卖个菠菜,给我上了菠菜鸡蛋汤的图片;卖个生菜,上了蚝油生菜图。我心想,怎么不放个活牛在上面,一搜,还真有!甚至还有活牛图……”
![]()
![]()
用户反馈称:“经常在山姆买生鲜食品,以前 App 上的图片挺真实的,现在更新后,水果、肉类等看起来像用 AI 处理过,过度不实美化,缺乏过去那样所见即所得的真实感。”
![]()
网友调侃:“一时分不清是盒马还是山姆,山姆新商品图充分诠释什么叫没活硬干……”
![]()
除了图片的“盒马味儿”,详情页的操作也被改得乱七八糟,让人滑着心烦。
交互界面的改动,更是让部分用户感到极度不便。
原先下拉就能轻松看到的商品详情,现在可好,先会弹出一个新界面,真正的详情页反而被折叠隐藏得严严实实。想了解商品信息,得比原来多操作好几步。
![]()
![]()
网友锐评:“开会汇报时,每个用户在商品页面比之前多停留了20s,商品打开率上升60%。”
商品信息也是混乱不堪,供应商信息被打码处理。进口食材详情页里,却赫然写着 “国产”,这不是公然 “打脸” 吗?让消费者感觉智商受到了严重侮辱。
![]()
这些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会员们感觉山姆的界面风格越来越像淘宝、天猫或盒马,「山姆的阿里味儿越来越重了」也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
不少网友猜测:这可能是山姆换帅之后,新官上任急于表现,赶鸭子上架匆忙想展示成绩,结果却弄巧成拙。
毕竟只改了小部分产品图和详情页,大部分还停留在老版,整个 app 就像是两种风格在激烈 “打架”,混乱不堪。
主图上还增加了各种强调卖点和优惠信息的 “牛皮癣广告”,真可谓是 “没活硬干” 的典型案例。
![]()
言下之意,这种改动不过是为了数据好看,却忽略了用户的真实体验 。
大家恳请山姆别再瞎折腾、乱改了,没活干真的可以不干......
2
会员怒刷差评
中产集体反击
如果说界面和图片的变化只是让会员们心里 “膈应”,那么功能上越来越浓的 “阿里系” 色彩,则彻底点燃了会员们的怒火。
山姆新增了支付宝 “碰一碰付款”,这一原本在阿里系电商平台常见的支付方式,让人感觉阿里入侵山姆了......
![]()
网友辣评: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山姆离凑满减、先用后付、免密支付,甚至跳转到淘宝购物,也就不远了。
![]()
![]()
![]()
再进一步,是不是还会有叠猫猫、种树,刷短视频,看直播领券等一系列阿里系电商的经典玩法呢?
![]()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山姆在界面和选品上的改变,已经让会员们感受到了一种陌生的 “互联网套路”。
曾经,山姆的界面简洁明了,选品、加购、付款三步走,整个购物流程流畅又高效,没有任何多余的环节,深受会员们喜爱。
如今,点进商品详情页,配料表得翻半天才能找到,操作步骤多了好几个,繁琐程度直线上升。
不少会员感慨:“以前在山姆购物,是一种享受,现在怎么感觉像是在玩一场复杂的游戏?看来阿里真的入侵山姆了。”
打开山姆 APP,“退卡、差评、要求高管下岗……” 类似的评论正在持续刷屏。
![]()
而这一切的导火索,要追溯到上个月。10 月 27 日,沃尔玛官宣,前阿里高管刘鹏接任山姆中国区总裁。
这一消息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多波澜,然而好巧不巧,这次山姆产品换图风波,恰好赶在了 “新官上任” 的时候。
在会员们眼中,这两者之间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网友自然把事情归咎于这位新上任的高管,认为是他带来的 “阿里风格”,让山姆变得不再是那个熟悉的山姆 。
尽管山姆官方紧急辟谣“改版于8月启动,与刘鹏无关”,但会员们已将矛头指向“阿里系高管”。
但社交媒体上,一律的差评成为中产群体对“阿里味儿”的集体抗议。
![]()
3
中产为何抗拒山姆的“阿里化”?
与其说会员们是对“阿里味”本身不满,不如说他们抵制的是山姆可能从“会员第一”的精选模式转向“流量至上”的电商逻辑。
会员反感的不是阿里产品本身,而是这些变化所代表的商业模式转变。
山姆靠会员费盈利,强调“信任付费”,而阿里系电商依赖“流量玩法”。
SKU从“少而精”到“多而杂”,从通过严格选品为会员节省时间,到阿里系那样提供海量选择,看起来只是一个界面改动的不满,但背后是用户对山姆选品模式变革的不满。
在这场抵制风波中,“阿里味” 不过是一个导火索,隐藏在背后的,是山姆会员们对品质下滑和选品大众化的深深担忧。
今年以来,山姆可谓风波不断,7 月就有会员吐槽选品 “变味了” 。
曾经,山姆凭借独特的选品和高品质的商品,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产阶层的购物首选。
会员们每年支付 260 元或 680 元的会费,为的就是享受山姆精心挑选的全球好货,以及由此带来的 “专属感” 和 “优越感” 。
![]()
正如一位老会员的评论一针见血:“如果山姆变得和淘宝一样,我为何还要付年费?”
然而,山姆近期的一系列操作,却让会员们大失所望。先是多款经典的高回购率商品悄然下架,如蛋黄酥、太阳饼等,这些商品曾是山姆的 “王牌产品”,深受会员喜爱。
而取而代之的,却是好丽友、卫龙等在普通超市随处可见的大众品牌。
会员吐槽:“我付年费是为避开超市货,不是来买平替!”
即便山姆强调部分商品为 “定制款”,但在会员们看来,这也难以弥补他们心中的失落。毕竟,他们花高价办卡,可不是为了在山姆买到和普通超市一样的东西 。
除了选品的大众化,山姆的商品品质也遭到了会员的质疑。有会员反映,山姆的有机大豆质量等级从1级降至3级,价格却没有变化;抽纸也疑似减重,纸张变得又薄又软。
这些品质问题,让会员们对山姆的信任大打折扣。
加上山姆的这次“换脸”,精准踩中了会员的雷区。
过去,山姆的极简界面是其中产用户的精神图腾:白底实拍图、一键直达详情、无套路定价,满足了对“确定性”的渴望。会员支付260元年费,买的是“闭眼入不踩坑”的信任契约。
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山姆作为高端会员制超市,本应在品质上严格把关,如今却出现这样的问题,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会员制的本质,是为会员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让会员感受到 “物超所值” 。
而如今,山姆在品质和体验上的双重下滑,无疑是对会员制核心价值的一种破坏。
消费者对山姆的抵制,说到底是对山姆会员制带来的特殊体验感的一种捍卫。
他们希望山姆能够回归初心,重新找回那个注重品质、精挑细选商品的自己 。山姆要想重新赢得会员的信任,就必须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做出切实的改变 。
4
经过网友抵制,目前山姆已经对商品图片问题做出了回应,部分生鲜图已换回实拍,熟食图被缩小至角落。
![]()
这一举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会员的情绪,但要彻底挽回会员的信任,还需要做出更多实质性的改变。
山姆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选品策略,重新找回那些曾经让会员们爱不释手的经典商品,同时严格把控商品品质,确保每一件上架的商品都符合山姆的高品质标准 。
零售的本质终将回归到,谁能为消费者节省时间、提供确定性,谁就能赢得未来。
对于山姆来说,或许“不变就是最好的变化”。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告案例精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