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地球在悄悄地变化,留给人类的时间,根本就没有10亿年

0
分享至

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唯一的家园,但这个家园并不是永恒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终有一天,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生存。那么,留给人类的时间还有多久呢?



对于这个问题,一种常见的说法就是50亿年,这是因为根据恒星演化理论模型,在大约50亿年后,太阳核心的“核燃料”(也就是氢)将会消耗殆尽,到那个时候,太阳将会演化成一颗比现在大得多的红巨星,其表面很可能会抵达甚至超过地球轨道,进而将地球直接吞噬。

但这种说法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在太阳演化成红巨星之前,其辐射强度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那实际情况是否真是这样呢?答案是否定的,过去的研究表明,太阳的辐射强度其实一直在缓慢地增强,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原理简单来讲就是,太阳的核聚变只发生在其核心反应区,在这里,氢会源源不断地聚变成氦,但由于这里的温度达不到氦的核聚变条件,因此这些氦就会在太阳核心不断堆积,造成核聚变的能量密度降低。



而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平衡太阳的引力收缩,能量密度降低了,引力就会占上风,于是太阳的体积就会收缩,这就会造成太阳核心的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了,就会使得其核心反应区外侧边缘的一部分原本不参与核聚变的氢也发生核聚变,这会重新平衡太阳的引力收缩,也会使得核心反应区的边界缓慢地向外扩张,而上述过程的反复进行,就导致了太阳辐射强度的持续增强。

根据科学家的估算,每过1亿年,太阳辐射强度就会增强大约1%,按照这样的速度,在大约10亿年后,不断增强的太阳辐射就会让地球表面的气温达到47至70摄氏度,届时的地球也就不适合人类生存了。



看上去,人类似乎还有大把的时间。然而近些年的研究却显示,在太阳辐射缓慢增强的同时,地球也在悄悄地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留给人类的时间,根本就没有10亿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接着看。

要知道地球外层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为若干板块,在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驱动下,这些板块也会缓慢地运动,这样的运动就会使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不断地变化,在有些时候,几乎所有的陆地都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超级大陆”。

在过去的几十亿年时间里,“超级大陆”曾多次出现,距今最近的一次出现在大约3.34亿年前到2.55亿年前,被称为“盘古大陆”(Pangea)。



研究表明,在“盘古大陆”时期,地球表面的气温明显偏高,其平均温度比现代地球还要高出10%左右,而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当时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远超现代地球(平均值约为2100ppm,即百万分之2100),其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了当时地球的“高烧”。

为什么当时的二氧化碳浓度会这么高呢?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在“超级大陆”形成和裂解的过程中,板块活动比平常频繁得多,板块的碰撞、挤压以及撕裂,引发了大规模、长时间的火山喷发,从而将原本“封锁”在地球内部的二氧化碳大量地释放出来。

时至今日,地球的板块运动仍然在进行之中,尽管其速度极为缓慢(通常为每年几厘米),但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我们仍然可以探测到地球板块运动的趋势,进而预测未来地球的海陆分布。

在研究工作中,科学家利用多年来探测到的数据,再结合相关理论建立起了计算机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大约2.5亿年后,地球表面又将出现一个“超级大陆”。



这个“超级大陆”,被科学家称为“终极盘古大陆”(Pangea Ultima),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在它出现的时期,地球很可能将不再适合人类生存。

一方面来讲,在那个时候,与“盘古大陆”时期相似的场景又会重现,大量的二氧化碳被火山运动释放出来,从而造成地球再一次“高烧”。

更重要的是,由于太阳的辐射强度一直在持续增强,按每1亿年增强1%来计算,当“终极盘古大陆”出现时,太阳的辐射强度将会比“盘古大陆”时期高出大约6%,这会导致温室效应更加强烈,所以届时地球表面的气温将会比“盘古大陆”时期高得多。

到底会高到什么程度呢?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到那个时候,“终极盘古大陆”的平均气温将飙升至大约46.5摄氏度。



而由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深入陆地深处,因此“终极盘古大陆”的中低纬度地区还将被一个巨大的、极度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带所占据,那里甚至会出现超过60摄氏度的极端高温,几乎不可能有植被生长。

显而易见的是,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而这也就意味着,留给人类的时间,根本就没有10亿年,而应该是2.5亿年。

当然了,这只是基于自然演化的推演,并没有考虑人类科技可能带来的影响。或许我们可以乐观地认为,如果2.5亿年后地球上还有人类的话,那他们的科技水平就应该比现在的我们高得多,以他们的能力,应该可以让地球的自然环境不至于恶化到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程度。

参考资料:Climate extremes likely to drive land mammal extinction during next supercontinent assembly,Nature Geoscience volume 16, pages 901–908,doi.org/10.1038/s41561-023-01259-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福建舰已挂满旗,央视、中船疯狂暗示,服役时间兴许就是今天了?

福建舰已挂满旗,央视、中船疯狂暗示,服役时间兴许就是今天了?

啸鹰评
2025-11-05 18:18:06
江西纪委:62岁柏林被查

江西纪委:62岁柏林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05 13:07:01
大型特级建工集团破产!

大型特级建工集团破产!

新浪财经
2025-11-04 20:59:50
被谢贤养了12年,用青春换来2000万的Coco,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被谢贤养了12年,用青春换来2000万的Coco,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妙知
2025-11-05 15:19:50
林徽因中年照疯传:哪是女神,是硬骨头!

林徽因中年照疯传:哪是女神,是硬骨头!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5 08:46:00
爸爸去哪儿6个孩子现状:有人进国家队,有人出家,有人出国断联

爸爸去哪儿6个孩子现状:有人进国家队,有人出家,有人出国断联

观察鉴娱
2025-11-04 09:35:35
饿了么,改名

饿了么,改名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4 20:09:04
河北原副市长被逮捕,是河北人熟悉的他

河北原副市长被逮捕,是河北人熟悉的他

新牛城
2025-11-05 19:33:49
省级老同志赴郑州航空港区参观调研

省级老同志赴郑州航空港区参观调研

政知新媒体
2025-11-05 14:51:57
美专家:当美军第一波导弹干掉中国航母或两栖舰后,希望中国退让

美专家:当美军第一波导弹干掉中国航母或两栖舰后,希望中国退让

阵匠
2025-08-02 09:16:14
郑主席反击得漂亮!3天内挖掉朱立伦埋的雷,侯友宜成最大刺头

郑主席反击得漂亮!3天内挖掉朱立伦埋的雷,侯友宜成最大刺头

知鉴明史
2025-11-04 19:45:40
WTT冠军赛:首位世界冠军出局!日本队遭首败,林昀儒苦战5局逆转

WTT冠军赛:首位世界冠军出局!日本队遭首败,林昀儒苦战5局逆转

全言作品
2025-11-05 19:28:31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牛马搞笑
2025-11-01 09:52:48
冷空气+台风“双重夹击”!广西将有大雨或暴雨

冷空气+台风“双重夹击”!广西将有大雨或暴雨

鲁中晨报
2025-11-05 16:19:02
欧冠封神之战!22岁小将锁死皇马巨星:6万人鼓掌 官方MVP

欧冠封神之战!22岁小将锁死皇马巨星:6万人鼓掌 官方MVP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05 09:02:58
石家庄事件后遗症!有网友发帖称今天站长开早会,说话态度好多了

石家庄事件后遗症!有网友发帖称今天站长开早会,说话态度好多了

火山诗话
2025-11-05 16:01:52
王家卫不戴墨镜的照片,原来是长这样的,平时基本都是戴墨镜

王家卫不戴墨镜的照片,原来是长这样的,平时基本都是戴墨镜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5 13:44:19
一位72岁靠运送垃圾为生的老人,却在租住的简陋地下室里,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完全是“竞赛级别”

一位72岁靠运送垃圾为生的老人,却在租住的简陋地下室里,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完全是“竞赛级别”

观威海
2025-11-04 09:58:04
美国民主党在三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特朗普回应

美国民主党在三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特朗普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3:39:27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鲁中晨报
2025-11-05 11:31:09
2025-11-05 21:28:49
魅力科学君 incentive-icons
魅力科学君
我们专注于各种科学知识的普及
1782文章数 186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神二十推迟返回 专家:厘米级空间碎片可致航天器损坏

头条要闻

神二十推迟返回 专家:厘米级空间碎片可致航天器损坏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科学追光计划”边疆行第六站落地海南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

艺术要闻

蒲华:搦管写竹,墨沈淋漓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