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时钟之争:56%支持调时,42%反对,12%选择观望

0
分享至

美国人每年都要经历两次调时钟的折腾,3月份拨快一小时,11月份再拨回来。这看起来是件小事,但这事儿在美国已经吵了几十年,到现在还没完。

10月28日,佛罗里达州参议员里克·斯科特在参议院再次呼吁通过《阳光保护法案》,他说美国人已经厌倦了一年两次调表,这种做法既令人迷惑又毫无必要。

但话音刚落,阿肯色州参议员汤姆·科顿就站出来反对了,他说如果全年实行夏令时,会让几百万美国人在黑暗阴郁的寒冬里度日。



科顿举例说,对阿肯色州的很多居民来说,全年夏令时意味着冬天太阳要到早上8点甚至8点半才升起,学生和上班族影响最大。

这场争论不是今年才开始的,《阳光保护法案》早在2018年就被提出来了,历经多个版本,立法工作却始终没有进展。

2022年,这个法案曾经在参议院全票通过,让很多人以为终于要解决这个问题了,结果到了众议院就卡住了,最后不了了之。

特朗普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也挺有意思,今年春季,特朗普公开支持全年夏令时,说时钟调整对美国政府来说是个大麻烦,而且非常昂贵。

但到了今年3月,他又对记者说,这是个"五五开"的问题,很多人喜欢一种方案,很多人喜欢另一种方案,双方势均力敌。



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人对现状确实不满意,美联社和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只有12%的美国人支持现行的夏令时制度,47%的人明确反对。

但问题是,对于该采用哪种时间方式,大家意见不统一。56%的美国人倾向于全年实行夏令时,就是晚上日照时间更长;42%的人希望全年实行标准时间,让早上日照时间更长。

这个争论背后,其实是地域利益的冲突。美国零售行业、高尔夫运动相关行业倾向于全年夏令时,而较为传统的宗教机构则倾向于保留夏令时制度。

沿海地区的政客普遍支持全年夏令时,因为他们的时区能让他们享受更长的日照和更充足的阳光。

但来自美国中部的立法者就不乐意了,全年实行夏令时会让印第安纳波利斯和底特律这些城市的日出时间推迟到早上9点以后。

医学界对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称,每年进入夏令时的第一个星期一,全美医院心脏病患者的就诊率会激增24%,而在秋季回调之后,同类患者的就诊率会下降21%。

夏令时生效后的一周内,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都明显上升。美国医学协会在2022年呼吁实行永久性标准时间,认为从健康角度看这更合适。

美国在1974年1月曾经尝试过永久性夏令时,当时是为了应对1973年的石油危机。

结果人们很快就受不了了,在黑暗的早晨挣扎着起床、叫醒孩子上学、去上班,学童们在黑暗中登上校车。那年秋天,时钟调整就恢复了,这个实验只持续了不到10个月。

耶鲁大学经济学家马修·科琴最近的研究发现,夏令时原本的卖点是节约能源,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在一些地方夏令时能节约用电,在另一些地方反而增加用电量,在美国整体范围内基本相互抵消。

人们晚上晚些时候才开灯节约的电量,在更黑暗的早晨又消耗掉了。研究人员分析的交通流量数据还表明,夏令时可能导致人们更多地驾车出行,这显然也不利于节约能源。

夏令时的调表甚至引发过社会动乱。1997年4月6日,美国俄亥俄大学附近的酒吧街受夏令时影响提前结束营业,出来狂欢的学生被激怒了,超过1000人参与骚乱,47名闹事分子被逮捕。

第二年,当地学生竟然把夏令时闹事当成了"周年庆",约2000人参加,整座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目前已有19个州批准了相关措施,允许它们在国会通过全国性法案后全年实行夏令时。但这个全国性法案什么时候能通过,谁也说不准。



10月28日的辩论后,连参议院商务委员会主席泰德·克鲁兹都无奈地表示,这是个非常真实且复杂的问题,对立双方都有势均力敌的观点。

参议员科顿在阻止斯科特的法案时说了一句话:"并非所有人类问题都有立法解决方案。"

他认为美国人需要"接受一种不安的妥协",继续定期调整时钟。这话听起来有点消极,但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现实,这个问题确实很难有一个让所有人满意的答案。

调个时钟这么简单的事,在美国能吵这么多年,说到底还是因为美国太大了,东西跨度广,不同地区的利益诉求差别太大。

沿海的人想多享受阳光,内陆的人不想冬天天黑上学上班,零售业想延长营业时间,医学界担心健康风险。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

从某种角度看,现在这种一年调两次的做法,虽然让大家都不太满意,但至少是个折中方案。想要彻底改变它,可能比想象中要难得多。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河北一地县委书记、县长均有调整!

河北一地县委书记、县长均有调整!

新牛城
2025-11-09 10:31:55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内娱欠她一个爆红!神颜实力派为何无人识?

内娱欠她一个爆红!神颜实力派为何无人识?

乡野小珥
2025-11-09 14:45:34
悲剧!宝马车女司机被侧翻的渣土车砸死,家里有孩子在等她

悲剧!宝马车女司机被侧翻的渣土车砸死,家里有孩子在等她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19:09:17
近3场不胜0进球,旧将:那不勒斯踢成那样是想赶走孔蒂

近3场不胜0进球,旧将:那不勒斯踢成那样是想赶走孔蒂

懂球帝
2025-11-10 01:49:07
福建男子全身查出20多处肿瘤!医生惋惜:他年年体检,却漏了这项几十元的检查……

福建男子全身查出20多处肿瘤!医生惋惜:他年年体检,却漏了这项几十元的检查……

福建卫生报
2025-11-09 12:14:42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热心市民小黄
2025-11-05 12:17:17
淡水虹鳟,彻底毁掉了“三文鱼”这一优质食品

淡水虹鳟,彻底毁掉了“三文鱼”这一优质食品

北欧模式
2025-10-16 22:38:47
田亮儿子14岁近照惊呆网友!身高猛窜颜值逆天,森碟弟弟变霸总,基因强大到全家“撞脸”

田亮儿子14岁近照惊呆网友!身高猛窜颜值逆天,森碟弟弟变霸总,基因强大到全家“撞脸”

今古深日报
2025-11-09 11:14:01
河南队主帅拉莫斯:俱乐部想续约,我说咱的踢法能进中超前三

河南队主帅拉莫斯:俱乐部想续约,我说咱的踢法能进中超前三

潘鍵旅行浪子
2025-11-09 20:32:38
我花12800请月嫂,她每天玩手机给我吃剩菜,辞退她时才知道,她竟是婆婆花3000请来的远房亲戚

我花12800请月嫂,她每天玩手机给我吃剩菜,辞退她时才知道,她竟是婆婆花3000请来的远房亲戚

上海约饭局
2025-11-08 12:05:46
塌了!被中产吹上天的高端家居,如今欠薪关店、巨亏17亿!

塌了!被中产吹上天的高端家居,如今欠薪关店、巨亏17亿!

渔樵文史
2025-11-07 21:45:03
皇马球迷不满,0-0平局非主因,另有两大因素引发争议

皇马球迷不满,0-0平局非主因,另有两大因素引发争议

老牛体育解说
2025-11-10 02:15:05
旅美中国球员陷入低潮期,杨瀚森、林葳、王少杰、淡厚然持续低迷

旅美中国球员陷入低潮期,杨瀚森、林葳、王少杰、淡厚然持续低迷

富贵体坛说
2025-11-09 16:44:11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纸鸢奇谭
2024-08-17 14:22:37
最近百年来,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是什么?美国注定因此衰落

最近百年来,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是什么?美国注定因此衰落

小哥很OK
2025-02-05 11:10:11
李兰娟院士忠告: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李兰娟院士忠告: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09 14:51:50
“凭啥只给弟弟钱?”女儿控诉偏心,母亲一句话收获数万网友点赞

“凭啥只给弟弟钱?”女儿控诉偏心,母亲一句话收获数万网友点赞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7 18:12:59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赛事方:是提前投放的驯养二代野猪;总策划人称最佩服“冷美人”,她连鼻涕虫都吃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赛事方:是提前投放的驯养二代野猪;总策划人称最佩服“冷美人”,她连鼻涕虫都吃

极目新闻
2025-11-08 21:37:23
全红婵辉煌不再!全运会得第五后,世界泳联对其评价让粉丝破防

全红婵辉煌不再!全运会得第五后,世界泳联对其评价让粉丝破防

阿紵美食
2025-11-09 14:41:43
2025-11-10 04:48:49
丁隗解说
丁隗解说
关注我,每天剪辑看不停!
466文章数 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25岁女孩海岛求生赛吃老鼠蜈蚣 35天暴瘦28斤

头条要闻

25岁女孩海岛求生赛吃老鼠蜈蚣 35天暴瘦28斤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健康
亲子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教育要闻

收藏!2026艺术类文化课录取分数线要求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女儿出生时,我在她耳后点了朱砂痣,月嫂抱着的婴儿耳后却也有红点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