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情僧、英雄与正经人:
14位人物解透红楼梦
精妙解读,讲透
《红楼梦》的精神内核
化繁为简,讲透大观园里的百态人情
《红楼梦》是一本生命之书
每个人都能从中看见自己
著 者:刘晓蕾
定 价:45.00元
本书选取了《红楼梦》中十四位具有典型性的主要人物,对其性格、精神特质以及人物间的复杂关系进行细致解读,力图还原曹雪芹笔下辽阔而深远的人性世界。作者文采飞扬,从哲理与世情的角度重新品读红楼,引领我们走过书中人的一生,体悟生命的鲜活与脆弱,也目睹每个人的局限与命运。同时,作者将情节、主题、前八十回与续作之别、版本之别等内容掰开揉碎融入其中,帮助读者真正读懂作为生命之书的《红楼梦》。
![]()
02 )
十字路口的贾家:
18封信聊透《红楼梦》
深入探讨《红楼梦》中的
人生命题,折射现实与人性
多元视角解读独特的
私人书信形式,在观点交换与
观念交锋中走进《红楼梦》
著 者:刘晓蕾、杨早、庄秋水
定 价:55.00元
本书借书信往来这一传统而别致的载体,展现了三位作者对《红楼梦》中人事情理的分享与探讨。三人选择以自身经历见闻为引,剖析书中人物的行为性格,解构曹雪芹的创作动机与手法。他们在大名著中品小人物,由旧故事中得新见解,从《红楼梦》记录的生活点滴中捡拾超越性别的真情、发问爱与婚姻,也从曹雪芹独到的选材与运笔中见证传统观念的烙印、探讨规则与自由的冲突。信件往来之间,观点论述有时相互支撑,有时彼此争锋,从中总能感受到现代人视角下名著的温度与活力,也展现出思想碰撞创造的辽阔世界。
![]()
03)
五道庙与沙滩:
舆论启蒙下的北京
1904-1918
见证五四之前
北京舆论的深刻变革
填补研究空白
揭示被忽视的舆论环境巨变
著 者:杨早
定 价:88.00元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在北京登场,而不是更为现代化的上海?1904年至1918年的北京承载了中西文化的终极冲突与嬗替。知识分子由“士”转变为以舆论为工具、与政府相抗衡的一群新人,他们通过报刊,传达知识界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关系,塑造了北京的舆论环境,使北京在五四运动前夕已经完成了新文化的“登场”。
![]()
04)
速写本上的世界:
探索东西方世界的
环球之旅
一本建筑速写
装下整个世界与自己
232天,50000公里
用脚步丈量世界
记录一场关乎建筑与自我的探寻
著 者:史伦
定 价:79.80元
本书讲述了一次长达五万公里的环球建筑之旅。作者从北京出发,独自一人从陆路向西,驾车穿越中国西北,途经吉尔吉斯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由安纳托利亚半岛进入欧洲,穿行希腊、意大利、法国,由英国搭乘客轮跨越北大西洋至美国纽约,向西横贯北美大陆,沿美国西海岸向北前往阿拉斯加,坐船由阿留申群岛抵达日本,最终回到上海、苏州、北京。全程无飞行。
作者带着建筑师的眼光,一路行走、观察、速写,感受沿途的风土人情,追溯东西方的建筑文化的起源、变迁与关联,在风景与废墟之间,重新理解建筑,也重新理解自己。
![]()
05 )
风流天子与君主独裁制:
北宋徽宗朝政治史研究
突破刻板印象
重构徽宗政治形象
“唐宋变革论”的突破性力作
史料扎实,充分践行
“活的制度史”研究框架
著 者:[日]藤本猛
译 者:沈 摅
定 价:99.80元
本书以北宋徽宗朝为中心,在探讨徽宗所处的政治背景的基础上,探究徽宗的政治姿态。
北宋的君主独裁制被称为“祖宗之法”,构筑于太宗皇帝。他扩大科举制度,将士大夫作为新兴势力纳入政权,政权运作基本顺从官僚意志,该政治体系与“士大夫政治”表里一致,在仁宗朝达到全盛期。然而在立国百年后,政治、经济、社会矛盾日益显现,神宗对“祖宗之法”实行全面改革,发挥皇帝的政治主体性,以三省制对士大夫分而治之,下达表达自己意志的内降手诏,全面主导“皇帝亲政”体制。这种制度是君主独裁制的变体。
徽宗继位时便面临这两条路线的争持。他很快以“绍述”新法政策为目标,探求向皇帝亲政体制的转变,其重要手段是“御笔手诏”。徽宗朝是“御笔手诏”趋向定式的时期。本书的考察重点即为被称为风流天子的徽宗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与专权宰相蔡京较量的。
![]()
06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详解宋代典型制度
生动诠释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多元视角解读
独特的私人书信形式,在观点交换与
观念交锋中走进《红楼梦》
著 者:黄宽重
定 价:86.00元
本书以“政策”与“对策”为枢轴,通过诏令文书、地方奏议与行政档案的多维互证,展现五代至宋元时期的政策从制定、执行到反馈的完整链条,说明制度既非单向的刚性约束,亦非简单博弈,而是通过动态调适以维系中央与地方的平衡。作者摒弃传统制度史“就制度论制度”的静态窠臼,转而将制度置于动态的政治运作中,揭示其与人事、时势的联动。全书结合实证考据与跨学科理论,重绘了五代至宋元时期政治生态的立体图景。
![]()
07 )
味蕾上的江南诗:
《乡味杂咏》中的
食物记忆
打破杭州“美食荒漠”的
刻板印象
探寻隐于江南的风土乡味
透过记忆中的乡土味道
全方位展现清代杭州的
民间生活与饮食习俗
著 者:[清]施鸿保著;
宋凯整理;李子綦导读
定 价:88.00元
《乡味杂咏》是清代杭州人施鸿保记录当时杭城饮食生活的诗集,它一直未曾刊刻,只是私家秘藏,作者手书稿本辗转流入国家图书馆。这册小书可媲美张岱的《西湖梦寻》、沈复的《浮生六记》。施鸿保虽然科举不顺,以游幕终老,但他因思慕故乡馔品,将自己记忆中的味道,发为歌诗,内容包括茶、酒、肉食、海鲜、蔬菜、面点、汤锅等不同种类。
每首诗歌之下,施鸿保又为之注释,或附食谱,或详制法,或忆故人,或考出处。在施鸿保的诗歌及注文之后,加入一篇当代导读,内容丰富,既有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也有乡土民俗的介绍。不论是古籍诗文还是当代导读,都满含对美好食物和生活的热爱,娓娓道来,文笔亲切真挚。
![]()
08)
明代官员的职场生活
纵览明代入仕为官全流程
综合解读明代官场结构
明代读书人的考公上岸与
官场生存指南
沉浸式体验明代“公务员”生活
著 者:陈一中
定 价:68.00元
步入明代,中国的科举制度走向鼎盛,科举考试也逐渐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门道和讲究。对此时的许多读书人而言,入朝为官可以说是一生的事业追求。而真正进入官场后,更是容不得半点松懈:如何小心翼翼地侍奉皇帝,如何与同僚及宦官集团共处,如何在各色纠葛中保全自己,都是京官不可不学的求生之道。
从求学、备考、应举、任职至退休,明代官员的职场生活可谓环环皆有讲究。一旦踏足其中,便注定要尝尽酸甜苦辣。本书正是聚焦这些于明代官场中挣扎沉浮的文人,从他们的奇闻趣事、生存智慧入手,深入剖析明代官场与科举制度的方方面面,为读者带来一场精彩的明代仕宦之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