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色深沉,1997年2月21日,华盛顿州埃伦斯堡的寒风卷着松针味。调频电台《海岸到海岸AM》节目里,阿特·贝尔刚讲完一个UFO故事,电话铃突然响起。一个粗犷的西北口音传来:
“我是梅尔·沃特斯,我家后院有个洞……它没有底。”
那一刻,无数听众从被窝里坐起,心跳加速。一个普通牧场主,意外掀开了美国现代最诡异的都市传说:梅尔之洞。
死狗“复活”、冰块着火、病羊产下“海豹胎儿”……这个直径仅2.7米的黑洞,为何惊动联邦政府?
28年后,我们结合媒体档案、地质分析与文化解读,一层层剥开尘封真相。
![]()
故事从梅尔·沃特斯的农场开始,他住在基蒂塔斯县,离埃伦斯堡9英里,后院有块空地,杂草罕至,连狗都绕着走。
1996年秋天,他发现一个圆形黑洞,直径9英尺,边缘光滑得像刀切。他从渔具店买来最长的钓鱼线,足足8万英尺,相当于24.4公里,够绕埃菲尔铁塔18圈。
绑上重物后,坐在洞边慢慢下放,线轴转了两个多小时,烟抽了半包,星星换了位置,线却还没到底。
他对着洞口大喊,声音像掉进棉花,一丝回音都没有;扔块石头下去,安静得诡异;推个旧冰箱进去,也听不到撞击。只有一股凉风,从洞底往上吹,带着泥土和淡淡的金属腥味。
那天深夜,他拨通了《海岸到海岸AM》,贝尔倒吸一口冷气:
“8万英尺?那是地壳厚度的四分之一!”
全球最深的人工洞:俄罗斯科拉超深钻孔,才1.2万米,耗时20年、成本数十亿美金,还没穿透地壳。梅尔之洞若真实,深度是它的两倍多,早就该被地壳压力挤扁。
华盛顿州自然资源部的地质学家杰克·鲍威尔后来在接受采访时摇头:
“尼龙线在500℃下就会瞬间断裂,24公里深的地方,温度早超地狱。”
但梅尔坚持:线没断,风还在吹。
![]()
节目播出后,全国炸锅,《每日记录报》档案显示,一周内埃伦斯堡旅游局接到300多个电话,游客开车上山寻洞,警方出动维持秩序。
梅尔没想到,他的闲聊会搅起这么大浪。
几天后,他第二次连线,这次带来了邻居老汤姆的故事。老汤姆养了条15岁的老狗“巴迪”,关节炎严重。那天巴迪突发心脏病,倒在地上没了气息。老汤姆抱着狗尸,泪流满面,走到梅尔家:
“这洞这么深,让它安息吧。”
他轻轻把狗扔进去,梅尔站在旁边,看着黑洞一口吞没,一切安静如常。
第二天清晨,老汤姆在林子里散步,突然看到树影里一个熟悉的身影——巴迪!
它的项圈还在,毛色更亮,腿脚也变利索了,它茫然地看了老汤姆一眼,转身钻进灌木丛,消失无踪,老汤姆腿软当场:
“那不是我的狗……眼睛里没灵魂。”
华盛顿大学动物行为学教授玛丽·帕尔默分析,这种“复活”极可能是误认:华盛顿州流浪犬泛滥,相似毛色加项圈,容易混淆;“空洞眼神”或许只是惊恐反应。
类似案例在乡村常见,但梅尔的故事太生动,细节多得像亲眼所见。
![]()
超自然实验还在继续,梅尔装满冰的水桶下放1500英尺,拉上来时冰块没有融化,竟然熊熊燃烧,火焰蓝幽幽的,闻着有金属焦味。
化学家罗伯特·汉森复现实验:如果洞内富含磷化氢(一种沼泽气),遇氧自燃,能产生蓝焰。但天然洞穴要生成这种气体,需要厌氧高温环境,概率微乎其微。
更诡异的是牧羊人乔的病羊(笔者暂称他为“老白”),它的腿上脓包流血,被兽医判了死刑,乔心存侥幸,把羊绑绳吊下。
20分钟后绳子被“拽断”,第二天老白竟出现在羊群中,伤口痊愈!
乔用刀划开羊腹,里面蹦出个拳头大的粉红肉团,无四肢,却有两颗黑亮大眼,盯着他看了一眼,竟跳回洞里,乔吓得干呕。
专家推测,肉团最可能是胎羊:羊水囊早期胚胎,乔误把脓液和胎衣当成“怪物”。
可当地牧民不信,他们说夜里总听到羊叫,从地底传来,像“老白”在哭。
1997年秋,麻烦找上门,一队穿防化服的人封锁现场,自称“附近坠机,生物危害”。
梅尔收到一张巨额支票,足够他下半辈子花,条件是马上签字走人,而且永不提及此事。
他被迫搬离华盛顿,远走澳大利亚,2000年,他从悉尼打来电话给媒体称:
“我在内华达又找到一个一模一样的洞!”
实验结果一致,甚至拉上来的冰箱里冻着一只断手,皮肤上纹着“Mel”。
2002年1月,他再次从旧金山打电话报警,声音虚弱:
“我被绑架了……醒来时牙掉了两颗,脑子一片空白……”
电话中断后,他彻底失踪。
![]()
记者调查发现,基蒂塔斯县房产局、税务局,没有“梅尔·沃特斯”这个人,而且内华达卫星图也无异常施工痕迹。
但阴谋论四起,尤其在90年代“X档案热”背景下,1997年凤凰城光事件后,美国UFO报告激增37%。梅尔之洞被《未知神秘杂志》列为年度十大未解之谜,完美契合“政府掩盖外星基地”的叙事。
传说像病毒扩散,2008年,加州格兰德中央艺术中心举办展览《梅尔之洞的方面》,41位艺术家用画、雕塑、装置重现黑洞:投影扭曲影子、缠绕钓鱼线的收音机发出低语。策展人道格·哈维说:
“这不只是洞,是我们内心的空洞。”
展览目录厚146页,影响深远。
2023年,YouTube团队“深渊猎人”众筹5万美元上山探测,挖了三天,只找到一块刻字石:
“Mel 1997。”
点击破300万,评论区也炸锅了:
“政府在瞒什么?”
如今梅尔之洞的坐标虽被谷歌马赛克处理,但不少年轻人仍组队夜探,留下烟头与啤酒罐。
风从马纳斯塔什岭吹下,卷着松针与尘土,像梅尔的声音在耳边低语:
“你……也想看看洞穴下面吗?”
综合地质报告、媒体档案与文化分析,梅尔之洞极可能是19世纪金矿废弃井,华盛顿州淘金热遗留,深数百英尺,风声被井壁吸收,造成“无回音”错觉。
动物“复活”是误认,冰块着火是化学巧合,但28年来,梅尔之洞从深夜电波走向艺术展、短,成了现代神话。
人类对“下面有什么”的好奇,像这个洞一样无底。
![]()
图片来源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仅用于内容展示与说明,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