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导览
11月1日,南京奥体中心涌入62,329名观众,见证历时176个日夜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决赛盛况。南通队与泰州队的较量,将这场关于城市认同与足球热情的实践,推向了真实可见的高潮。虽然泰州队夺冠,但在苏超的现场,真正“出圈”的从来不只是胜负。南通的蓝印花布应援袋、盐城队徽上托起足球的麋鹿、徐州啦啦队服中的汉画像石蹴鞠纹——这些细节共同编织出一场地域文化浸润下的足球盛宴。作为根植于城市基因的草根赛事,苏超正以足球为语言,诠释“体育+文旅”的融合可能。
苏超,正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为文旅融合打开一扇新窗口。知微数据分析师结合相关数据,深度解读苏超的出圈原因和各城市的营销策略。
Part.1
数据透视:看见苏超的引力场
![]()
苏超自5月10日开赛以 来, 共进 行85场比赛 ,累计吸引现场观赛人次超243万。与此同时,其官方微博账 号@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粉 丝量迅速增长,自6月1日以来,累计涨粉52.8w。这些数字,不仅说明公众对足球这项运动的热爱,更印证了苏超作为草根赛事的魅力。
截至11月2日,“苏超”相关全网声量超5,270w篇,据知微舆论场,登上主流平台热搜/热榜话题3,700+个,累计总在榜时长超11,400小时;另据知微事见,事件影响力指数达90.0,超过99%的事件。在全民参与度和传播广度上,苏超无疑走在了前列,成为现象级的社会事件。
![]()
(更多分析内容,请扫码添加客服“知小微”获取完整版报告。)
这股由苏超引发的流量狂潮,不仅让球迷们热血沸腾,更让文旅市场看到了新的机遇。
Part.2
城市借势出圈的经验总结
![]()
与贵州村超不同,苏超带火的是十三个城市。截至11月2日,“谁是真‘南哥’”的南京与南通声量最高,均超1,100w篇,成为话题中心,这些热度迅速转化为线下消费动能。据报道,近期,南京重点商圈客流环比增长8.1%,文旅景点客流增长10.3%;国庆中秋假期,南通市接待游客893.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6%、37.5%。
而作为积分始终垫底的常州来说,声量位居第三,但登上主流平台热搜/热榜的话题却是最多的,达529个。消费方面,携程平台数据显示,7月至8月,常州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4.5%,游客在地人均消费位居全省第一。
![]()
(更多分析内容,请扫码添加客服“知小微”获取完整版报告。)
每一座城市都以自己的方式,共同勾勒出苏超破圈的城市图谱。
文化符号融入,应援互动显特色
在苏超的赛场上,不少城市巧妙地将本地文化符号融入球队应援中:
南通将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融入赛场,匠心打造“蓝白相印”主题应援帆布包。其设计巧妙融合了南通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球队拼搏奋进的坚定信念,让非遗之美为体育激情助威。
盐城的队徽设计以本地生态名片麋鹿为核心元素,坚硬有力的鹿角托起足球,透出盐城队“鹿王争霸”的霸气。
徐州的啦啦队队服纹饰,灵感来源于汉画像石上古人蹴鞠的场景,巧妙地建立了古今体育的对话。
镇江则巧妙地将“香醋文化”融入城市间的赛事互动中。在镇江队与徐州队的比赛后,镇江队门将沈帅帅为回应徐州球迷的热情,将特色醋产品作为回礼,寓意“酸甜抱抱”,传递了友谊第一的赛场精神。
这些深植于地方土壤的文化符号,让每一场球赛都成为城市个性的展演,在呐喊助威中完成了从体育赛事到文化盛事的升华。
沉浸式场景构建,观赛体验再升级
文旅部门和景区纷纷发力:
南京市文旅部门将“票根经济”的效益最大化,持观赛票根可以在全市近40家景区景点享受门票优惠,覆盖总统府、夫子庙、红山动物园等知名地标。
在南通,文峰城市广场借助苏超热度,在户外广场打造了“苏超第二现场”,并举办文艺直通车等活动,为商圈引流。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在比赛当日,让远道而来的盐城游客亲手体验刷印技艺。
从票根联动到第二现场,苏超正在打破体育赛事的时空界限,构建起“观赛即体验、加油即参与”的全新文旅消费场景。
草根球员与城市精神共振
而最打动人心的,是球员草根身份与城市精神的同频共振:
516名球员,超过65%的业余面孔,构成了苏超最动人的底色。淮安的村支书戴虎、宿迁的贴膜师殷嘉明——每一张鲜活的面孔,都是城市精神的一个侧写。他们的故事,让足球赛升华为一座城市关于归属、热爱与拼搏的集体叙事。
苏超的独特赛制让球员为所代表的城市而战,这极大地激发了市民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南京队球员冯伯元曾坦言,身背“南京”两个字,这种“为家乡而战”的使命,让人不敢辜负;常州队身上,许多网友看到了平凡的自己:“球员在赛场上拼搏的样子,就像普通人在生活中一样,尽管历经波折坎坷,也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
正是这些平凡而真实的故事,让苏超超越了单纯的体育竞赛,成为每个普通人都能参与其中的城市叙事,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
Part.3
热度退潮后的长效运营之道
![]()
苏超带来的“泼天流量”固然令人欣喜,但城市营销的真正考验在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将瞬间的关注转化为持久的城市吸引力。这需要从短期的话题借势,转向长期的城市名片建设。
赛事流量转化
苏超开创的“体育+文旅”模式全国引发借鉴热潮,多个省份均开展了自己的足球联赛。截至11月2日,“湘超”以全网442w+篇的声量领跑省级联赛,“鄂超”“川超”等赛事也表现活跃。这一现象表明,苏超不仅在本省取得成效,更吸引其他省份相继模仿,“体育+文旅”正从区域实践发展为全国性趋势。
![]()
(更多分析内容,请扫码添加客服“知小微”获取完整版报告。)
为进一步延续赛事影响力,各地可着力推动流量长效运营,通过开发融合足球与地方文化的主题旅游线路、打造联动景区、酒店、餐饮的观赛套餐等方式,构建“一场球带动一座城”的消费闭环,从而实现从观赛参与到城市探索的体验升级,将赛事热度转化为持续的城市吸引力。
数字资产沉淀
系统化整理赛事期间的精彩影像、感人故事与创意内容,构建“数字记忆库”。这些源自真实的UGC内容,因其真挚的情感与独特的视角,将成为城市名片最具说服力的宣传素材,在赛事结束后持续散发感染力。
服务体验升级
围绕观赛全流程优化服务动线,提升交通接驳、信息指引、便民服务等软性体验。让每一位游客感受到的不仅是赛事的激情,更是城市的温度与效率,从而将“一次性观众”转化为“城市口碑传播者”。
结语
赛事终将落幕,哨声总会停歇,但那些被唤醒的城市认同感、被激活的文化自信心、被连接的人情温度,将成为城市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未来的城市营销,需要的不仅是追热点的话术,还有挖掘并呵护城市内在生命力的智慧。
当每一座城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苏超密码”,文旅融合将从概念走向价值,从现象升华为常态。
探舆论场
如需获取完整版报告或其他行业报告,请扫码添加“知小微”,也欢迎加入营销、公关专属社群进行交流。
封面图源:@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 官方微博视频截图
知微舆论场
知微事见
知微危机案例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