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长江两岸稻浪飘香,“长江巨埠、皖之中坚” 安徽芜湖迎来了一场跨越地域的文化盛宴。11 月 1 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主承办的 “2025 上海优秀民营院团获奖剧目赴长三角(安徽)等地宣传推广巡演活动” 在芜湖鸠兹演艺小镇拉开首日帷幕,沪皖两地以艺为桥,共同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多元演出 “解锁” 沉浸体验
当天下午 ,三场特色演出在鸠兹演艺小镇同步上演,为观众带来全方位的艺术熏陶。梨园堂古戏台内,上海文慧沪剧团的《经典沪剧折子戏专场》韵味悠长 ——《阿必大》的古朴唱腔、《断线风筝》的异域风情与《深秋的泪痕》的动情演绎,在黛瓦飞檐间交织回荡,每一段剧目都历经上海各大主流剧场与社区舞台的市场检验,让传统戏曲在芜湖焕发出别样魅力。
![]()
而在小镇里的李鸿章之子李经方的百年故居中,上海现代人剧社的沉浸式音乐剧《小城之春》打破了传统舞台边界。
![]()
青砖黛瓦的院落成为天然布景,层层封闭式的建筑格局,与剧中人物冲破旧时代禁锢、追寻新生活的心境巧妙相融,观众置身实景之中,感受到比传统剧场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同时,在鸠兹演艺小镇广场,2025 年度 “最受观众欢迎” 音乐组合董亦含、林晓明、杜烁辰的街头表演活力满满,旋律与街景无缝交融,为小镇注入了鲜活的文化气息。
据悉,11 月 3 日至 8 日,上海新东苑沪剧团、勤苑沪剧团、彩芳沪剧团等多家知名院团还将赴江苏太仓大剧院开展联袂驻场演出,带来更多经典沪剧与优秀折子戏,让长三角广大戏迷再享艺术盛宴。 文旅融合共探发展新路
精彩演出之外,活动期间同步举办的 “文旅演艺融合交流会暨民营院团骨干培训班”,成为沪皖两地文化从业者思想碰撞的重要平台。大家围绕 “民营院团的传承与创新实践”“演艺品牌建设”“文旅融合发展趋势” 等核心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实务经验与典型案例,尤其注重双方文旅融合成果的互鉴,以及让上海民营院团的优秀艺术成果更贴近芜湖当地观众。
上海文慧沪剧团团长王慧莉直言,此次特意选取与江南文化同源的经典折子戏,就是希望以艺术为纽带消除地域隔阂,“让沪剧在徽派建筑里唱出新韵味”,未来还将继续以真实人物和现实题材为创作方向,让沪剧焕发新活力。
上海现代人剧社艺术总监张余则透露,为适配李经方故居的场地特色,剧组专程调整了《小城之春》的舞台布置,“文旅融合的关键,就在于实现文化内容与旅游体验的双向赋能”。
上海开心麻花总经理汪海刚结合沉浸式喜剧《疯狂理发店》的运营案例提出,长三角城市文旅消费需求差异明显,可针对不同城市特点打造差异化合作模式,既降低院团落地成本,也能为当地注入持续演艺活力,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同。
芜湖鸠茲演艺小镇营销总经理欧思佩也分享了本地实践:“我们一直坚持‘以戏兴镇、以文促旅’的规划,这次活动不只是单纯的演出,更是沪皖文旅资源对接的‘催化剂’,期待以此为契机引入更多上海优质演艺项目。”
八年品牌搭建长三角文化桥梁
自 2018 年起,“上海优秀民营院团赴长三角推广展演” 已连续举办八年,从最初的单一演出形式,逐步升级为 “作品展示 + 深化交流 + 资源对接” 的综合平台,成为展示和见证上海民营院团创作演艺成果的重要品牌。八年来,在上海市文旅局的指导下,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始终发挥 “桥梁” 作用,以 “高质量作品 + 高品质推广 + 高效率交流” 为目标,策划宣传重点、组织培训交流、挖掘沪皖共同话题、加强区域合作,最终形成了上海民营院团在长三角 “剧目演出去,观众走进来” 的良性循环。
此次芜湖之行,既是对 “以文化赋能区域协同” 战略的生动践行,也是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采访中,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携手长三角各兄弟城市,共同建设全国民营院团演艺文化生态圈,为区域观众带来更多优质文化演艺产品,让长三角文化交流焕发更持久的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