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的医疗旗下的万东医疗负重位 AI-CBCT 凭借对医疗新产业的突破性创新与实战价值,斩获美的集团科技月 “新产业产品贡献奖”。其关键在于三大核心创新,填补临床空白、提升诊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真正实现了 “技术为产业赋能、为临床创造价值”。
![]()
三大创新破解骨科诊疗困局
创新一:负重位成像,打破“躺平扫描” 局限,贡献早诊早治新方案。传统卧位 CT 无法捕捉站立时关节受力形变与脊柱自然曲度,导致腰椎滑脱、膝关节损伤等疾病早期病灶隐匿 —— 这一骨科诊疗痛点,被万东医疗原创的负重位成像技术彻底破解。
![]()
该产品搭载全球唯一的 610mm 平板探测器与悬吊式机架,实现 “患者不动,设备环绕” 的立式扫描:16 秒完成 220° 旋转扫描,30 秒生成全脊柱、全下肢 3D 影像,既精准还原骨骼真实受力状态,又将辐射剂量控制在远低于传统 CT 的水平,检查费用更亲民。“站着做检查,病灶看得见” 的突破,让疾病早诊早治成为可能,直接提升了骨科诊疗的精准度与患者预后效果,这正是其对医疗新产业 “临床价值贡献” 的核心体现。
创新二:AI 全流程赋能,重构影像分析范式,贡献效率与精准双提升。万东医疗负重位AI-CBCT 以AI全流程赋能,破解人工诊疗的效率瓶颈。针对人工测量耗时久、误差大,影像质控废片率高,诊断易漏诊误诊等问题,产品构建完整 AI 技术闭环。
创新双模型融合架构 + 动态轨迹修正技术,Cobb角平均测量误差降至3.654°,关键椎体识别准确率达97.7%,突破人工精度局限;基于高精度分割算法,能够在建立人体全身骨骼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对全脊柱、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足踝关节等重要部位的关键参数自动测量、术前规划和术后评估;首创多层级分块编码机制与混合损失函数模型,3秒内完成智能质控,废片率较人工下降47.5%,填补行业标准化质控空白;改进型 UIE 框架 + LLM-R 模型打造智能报告审核系统,误漏诊识别准确率提升38%。
经三级医院临床验证,这套 AI 体系使诊断效率提升42%,为分级诊疗落地提供技术支撑,切实推动医疗新产业 “从经验依赖到数据驱动” 的效率革命。
创新三:全自动机架,适配多场景需求,实现价值最大化。荣获德国iF设计奖的全自动机架,是万东医疗负重位 AI-CBCT “降本增效” 贡献的核心载体。该机架以7轴复合运动系统实现±5mm 高精度稳定运行,10 秒快速切换扫描模式;支持手电动一体、隔室遥控、PAD 操控三重方式,技师无需反复调整患者体位,患者通过率提升30%。更关键的是,天轨悬吊式开放设计打破传统 CT 封闭局限,实现 “一机多用”—— 静态DR、动态透视、三维CBCT 扫描无缝切换,一台设备满足骨科多场景诊疗需求,使设备使用率提升 50% 以上。
![]()
这一设计既降低医院设备投入成本,又提升科室运营效率,已入驻北京积水潭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成为 “高性价比诊疗利器”。
不仅是“新产业产品贡献奖” ,该产品的AI功能还入选 “第二十批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获评 “2024 年度医疗信息化技术类创新典型案例”,多重权威认可叠加,进一步夯实了其 “新产业贡献者” 的定位。在 DR 普及率达 80% 的红海市场中,该产品凭借原创突破,成功实现向三甲医院的战略转型 —— 现有客户中 50% 以上为三甲医院,印证了其对高端医疗市场的贡献。
未来,依托美的集团研发实力,美的医疗将持续深化 “医疗 + 科技” 融合,以更多像负重位 AI-CBCT 这样的 “贡献型” 产品,推动中国医疗设备新产业升级,践行 “尊重生命的每一秒” 的使命,让中国医疗科技的创新贡献在全球舞台更受瞩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