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美在韩国釜山的会晤刚结束,外界还在为双方释放的缓和信号松口气。
没想到才过三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突然发声,直接把话说得挺硬:要是中国不守承诺,美国就会对华上调关税。
![]()
这波操作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刚坐在谈判桌前达成共识,转头就拿威胁当沟通方式,美方到底是想好好谈,还是单纯想摆姿态?这事儿得慢慢捋清楚。
先说说釜山会晤的核心内容。
美方当时承诺,会暂停对中国部分商品的关税,还有那些港口附加费用也一并暂缓收取。
![]()
那个争议挺大的“穿透性规则”,也临时搁置了,这规则原本是要加强对中企海外投资的审查。
中方这边也拿出了诚意,把原定要实施的稀土出口管控政策往后推了一年,就是想给后续谈判留足空间。
本来这是件双赢的好事,国际社会都觉得中美关系总算有了降温的苗头。
可贝森特这突如其来的警告,直接把刚缓和的氛围搅得有点尴尬。
![]()
他口中的施压手段,说来说去还是老几样:关税制裁、金融限制、技术封锁。
这些招儿,美方过去几年用了不止一次。
美方威胁不是新招,老套路早已反噬自身
美方这套“谈判+威胁”的组合拳,早就没了当初的威慑力。
![]()
前几年美方第一次对华加征关税时,本想着能动摇中国的产业链,结果呢?中国的产业链没受多大影响,反倒让美国自己遭了殃。
美国国内的物价跟着一路上涨,普通老百姓买东西要花更多钱,生活成本肉眼可见地增加。
企业更是叫苦不迭,不少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厂商,要么面临原材料涨价,要么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货源,订单都受了影响。
通胀问题一度让美国政府头疼不已,市场也跟着震荡不断。
![]()
如此看来,美方这套老套路其实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现在又想把这招捡起来,摆出一副“再来一次”的架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更多是为了对内交差。
美国国内的政治情况挺复杂,对华议题常常被当成内部争斗的筹码。
强硬派要看到政府的“强硬态度”,政府就得做足表面功夫。
贝森特这次的表态,大概率就是这种背景下的“标准动作”。
![]()
话得说得够硬气,场面得撑住,至于真要动手实施,怕是没那么容易。
国际上不少观察者都看明白了,美方嘴上喊着要动用一切手段,手里其实没什么新牌可打。
再用关税施压,伤的还是美国自己的企业和民众;金融封锁和技术限制,之前已经用得差不多了,现在再用,效果早就大打折扣。
说白了,这话更多是说给美国国内民众听的,也是做给盟友看的。
![]()
真要拿来对中国施压,不仅难奏效,还可能引火烧身。
稀土话语权在手,中方留余地也守底线
中方这次在釜山会晤上,选择延后稀土出口管控,可不是被动让步,而是主动为稳定局面考虑。
中国手里并不缺反制手段,只是一直愿意给合作留空间。
![]()
这种做法看似退了一步,实则把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要是美方真敢反悔,不兑现之前的承诺,中国随时可以重启稀土管控。
到时候谁更被动,其实很明显。
可能有人不太清楚,稀土现在早就不只是普通的矿产资源了,它背后牵动着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命脉。
芯片制造、军工装备、新能源汽车,这些关键领域都离不开稀土。
![]()
而在稀土的冶炼、提纯、加工这些核心环节,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是中国最有话语权。
美方当然知道这一点,但嘴上还得装出“不依赖”的样子,说什么两年内就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但现实情况是,就算他们再努力,短时间内也搞不出一个能用、可控又稳定的替代体系。
美方确实在全球找合作伙伴,想搞所谓的“稀土联盟”,可这些国家各自都有难处。
![]()
有的技术跟不上,生产不出合格的稀土产品;有的产能根本达不到全球市场的需求;还有的面临很大的环保压力,开采和加工环节过不了环保关。
最后凑在一起,连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都拼不出来。
更何况,这些国家也不乐意被美国当枪使,配合的态度并没有那么积极。
所以说,美方想在稀土领域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短期内就是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中国这边也不是被动等待,而是在主动布局。
![]()
延后稀土管控,是为了让双方的协议有持续推进的空间,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底线。
中方一直强调,合作得基于平等和尊重,不能一边谈合作,一边动辄施压威胁。
如果美方执意要走老路,那中方手里的筹码也不会白留着。
回顾过去几年的情况,美方在中美谈判中反复变卦几乎成了常态。
之前中美在马来西亚达成共识后,美方不仅没兑现放宽限制的承诺,反而很快就启动了新一轮的技术封锁。
![]()
现在又在釜山会晤三天后,就先开口质疑中方的诚意。
这样的做法,早就让外界对美方的信誉产生了严重怀疑。
说得好听是“战略调整”,说得直白点,就是缺乏基本的合作态度。
更关键的是,美方自己也陷入了一个矛盾圈子。
![]()
一方面想通过对华施压,争取谈判优势;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中国的市场、供应链和技术协作。
这种“两面下注”的策略,只会让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最终损害的是双方的信任基础。
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合作本来就不是靠威胁推进的。
美国如果真想解决问题,就得放下那些过时的套路,别总想着靠“吓一吓”就能换来让步。
中国有自己的节奏,也有应对各种局面的准备,不会被轻易带节奏,更不会因为威胁就退让。
![]()
全球经济早就深度融合了,谁也离不开谁。
动不动就扔出“最大杠杆”,既不现实,也不负责任。
真正的合作,得靠相互尊重、信守承诺来维系。
如果连这个最起码的原则都守不住,那么再多的协议,也只是一张纸。
![]()
中国已经拿出了诚意,也留足了空间。
美方该做的,不是再耍嘴皮子,而是实实在在地兑现承诺。
要是他们继续把合作当作工具,把协议当作手段,最终失去的不只是中国的信任,还有整个国际社会对美国信誉的重新评估。
中美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不是谁喊得响,而是谁更稳。
![]()
真正能站住脚的,永远是那些脚踏实地、不轻言威胁、讲究诚信的国家。
美国若还想在这场较量中占据主动,恐怕得先从改掉“签完协议就变脸”这毛病做起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