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萝卜采收的黄金时节,近日,记者走进雁江区保和镇马蹄湾园区,250余亩萝卜地一片生机盎然。翠绿的萝卜缨子整齐铺满田间,阵阵清甜气息扑面而来,村民们正弯腰俯身,熟练地完成拔萝卜、去泥土、装袋的流水线作业,饱满水灵、通体白净的“玉尊”萝卜被整齐码放在田埂上,等待装车销往各地,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
村民在地里采收萝卜。
“今年我们种植的‘玉尊’萝卜,口感比普通萝卜更清甜脆嫩,一上市就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金山寺村党支部书记廖富勇笑着向记者介绍。这批萝卜于8月20日集中栽种,经过两个月的科学管护与精心培育,10月20日正式进入采收期。相较于12月初才成熟的“春宝”萝卜,“玉尊”萝卜的错峰上市,成功抢占了秋冬蔬菜市场的先机,为种植户赢得了更广阔的盈利空间。
![]()
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今年保和镇通过土地承包流转整合分散资源,实现了“玉尊”萝卜的规模化种植,不仅降低了管护成本、提升了种植效率,更让亩产稳定在2—3吨。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消费市场,这批优质萝卜主要销往重庆、成都、绵阳等周边城市,收购价稳定在900元/吨,亩均产值可达1800至2700元,可观的经济效益让种植户们喜上眉梢。
![]()
丰收的喜悦。
萝卜丰收不仅让园区尝到了规模化种植的甜头,更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实惠。“每天在这里拔萝卜、装袋子,10块钱一小时,勤快点儿一天能挣几百元,还不耽误照顾家庭,特别方便!”正在田间忙碌的村民付菊说道。廖富勇介绍,采收期间,每天需要雇佣30—40名当地村民参与劳作,有效盘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让村民们实现了“务工增收不离乡”。
![]()
丰收的喜悦。
“我们采用萝卜与玉米轮番播种的模式,既实现了土地轮作养地、提质增效,又最大化发挥了土地的综合价值,让田块‘不空闲、多产出’。”廖富勇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种植结构,引进更多市场认可度高的优质果蔬品种,进一步扩大特色种植规模,持续深化“规模化种植+市场化销售”的发展模式。
![]()
村民在地里采收萝卜。
保和镇马蹄湾园区的萝卜丰收,正是雁江区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雁江区立足自身农业资源禀赋,大力推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营,通过培育优质品种、搭建销售平台、延伸产业链条,让一个个“土疙瘩”变成了村民增收的“金宝贝”。从保和镇的萝卜到丰裕镇的柑橘,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走出田间、走向市场,既带动了农户就业增收,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全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
保和镇马蹄湾园区萝卜地。
未来,雁江将继续聚焦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持续完善产业配套、强化科技赋能、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乡村产业蓬勃兴起,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全媒体记者 何莉 舒晶
来源:资阳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