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知道坐骨神经,是人体最大最粗的神经,掌管着下半身的感觉和运动,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它并不是一条安分守纪的神经!
坐骨神经由腰骶丛的 L4~S3 神经根前支汇合而成,这些神经根在盆腔内逐渐聚合,形成神经主干后,经梨状肌下孔穿出盆腔进入臀部 —— 此处位于臀大肌深层,周围被臀中肌、梨状肌等肌肉包裹,避免直接暴露于体表。
![]()
进入臀部后,坐骨神经呈斜向外下走向,大致沿臀大肌纤维方向延伸,途经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的区域,此处也是临床检查和穿刺的常用参考点。
![]()
继续下行至大腿后侧时,坐骨神经逐渐走向大腿后中线深面,位于股二头肌长头与半腱肌、半膜肌之间的肌间隙内,全程处于大腿后侧肌群的深层,仅在肌肉薄弱处可间接触及神经搏动的感觉。
在大腿下段,神经主干保持相对笔直的下行趋势,直至腘窝上方约 5cm 处开始分支:内侧部分延续为胫神经,继续沿小腿后侧中线深面下行,穿过腘窝、小腿后侧肌群间隙,最终到达足底,支配小腿后侧及足底的运动与感觉;
外侧部分则成为腓总神经,向小腿前外侧走行,绕过腓骨颈后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分别支配小腿前外侧肌群、足背及趾背的感觉与运动。
为啥说它不是一条安分守纪的神经呢?
![]()
在我们的认知里,认为坐骨神经是穿行于梨状肌下方,医学界也常误以为梨状肌压迫常常会引发梨状肌综合征。但根据最新的研究证实,坐骨神经在这个位置的走向差异性特别大,在有些人身上,它会乖乖走在梨状肌前面,有时候又会跑到梨状肌后面,甚至还会直接穿行于梨状肌之间。如下图:一共有七种走行方式。
![]()
因此,它在这个区域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走向。近年来,梨状肌综合征的说法逐渐被医学界不认可,他们认为在这个位置受压的神经导致的症状称之为深臀综合征更为贴切!这是因为除了梨状肌之外,深层臀部许多组织有可能导致刺激到足骨神经,从而引发类似的症状。(毕竟坐骨神经在梨状肌这个区域的走向个体差异化很大。)更关键的是,研究发现,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解剖变异,和梨状肌综合征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
![]()
那真假坐骨神经痛又如何区别呢?
![]()
1、疼痛行走路线
✅ 真坐骨神经痛,疼痛沿着神经线受压迫,会有特定路径传导
常见路线:从下背部 → 臀部 → 大腿后侧 → 小腿外侧或后侧 → 甚至延伸到脚底、脚趾
❌ 假坐骨神经痛,疼痛较为模糊、集中在局部
常见位置:疼痛主要集中在臀部深层,可能扩散到大腿后侧,但不会超过膝盖以下
2、疼痛感觉
✅ 真坐骨神经痛除了疼痛,都会伴随「麻痹感」「针刺感」「灼热感」非常明显,并可能伴随肌肉无力,如:脚踝勾不起、踉跄脚尖困难、脚趾没力
❌ 假坐骨神经痛感觉会以深层「酸痛」「紧绷感」为主,虽然可能有麻感,但感觉不会那么强烈和广泛
3、关键测试区别!?
直抬腿测试(SLR Test):躺平抬起患侧腿
✅ 真痛:抬腿30°~70°时症状加剧
❌ 假痛:抬腿角度>70°才可能有不适
⚠️ ⚠️
✅ 真坐骨神经痛:任何对「坐骨神经」本身造成直接刺激或压迫,并导致疼痛、麻木等症状沿着腿部传导情况,都属于真性坐骨神经痛
❌ 假坐骨神经痛:腿部出现疼痛感并非来自坐骨神经受压,而是由其他组织产生的转移痛(referred pain)
来源:康复小南宁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