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只差返航!
11月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乘组举行了交接仪式,指令长陈冬将象征着空间站“控制权”的钥匙,移交给指令长张陆,这意味着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了所有的既定任务,同时也意味着神舟二十一号飞行任务的正式开启!
![]()
目前可以初步确认,神舟二十号三名航天员将会在11月5日晚返回东风着陆场,在此之前该乘组需要进行行李打包,包括自己的私人物品以及实验样本等等,这些都是要跟着神舟二十号返回舱返回地球的。
要返回地球的三名航天员已经准备就绪,同时东风着陆场也是如此。根据新闻消息,11月2日晚东风着陆场完成了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确保夜间搜救回收任务组织指挥、协同配合以及应急保障能力达标,目前即使万事俱备静待三名航天员回家!
![]()
神舟二十号乘组将在夜晚返回,相较于白天自然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当然这份压力主要是在地面搜救回收团队身上!
在中国空间站运行阶段,航天员夜晚返回地球这将是第三次,前两次分别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是陈冬、刘洋、蔡旭哲)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是叶光富、李聪、李广苏),比较巧合的是航天员陈冬将再一次经历夜晚回家的惊心动魄之旅,并且这两次陈冬都担任指令长!
![]()
神舟二十号夜晚返回地球,面临的最大不同有两个,一是搜救回收过程能见度极低,二是温度要更低,搜救回收人员和航天员需要面对极寒天气!
当然,即使面对能见度低的挑战,大家也不用担心神舟二十号的返回之旅有什么变故!地面搜救人员早已提前进行了无数次的演练,不断地提升在复杂条件下发现返回舱同时处置返回舱的能力。
地面团队布置了3架系留无人机,在目标区域上空构建照明矩阵,因为携带的是超高功率LED灯组,不夸张的说照下来可能比白天都亮,同时采取的系留无人机,通过持续的电力供应,可以满足长时间使用,甚至超过24小时。
![]()
同时对于地面搜救团队,他们早已经提前对着陆区域进行了全面深入勘察,提前确定出多条通行路线,可以保证即使在夜间也能以最快速度抵达着陆点,实现返回舱一着陆,地面搜救团队就会立刻抵达!
我们都知道航天员经过了六个月的太空飞行,他们的身体状态自然不会处于最佳,出舱的时候需要医监医保人员抬出来,全程需要坐在椅子上。那么面对夜晚的低温环境,确保航天员出舱后维持正常体温,地面搜救回收团队还对3台医监医保车进行了低温环境适应性改造,保证车内温度稳定维持在25摄氏度左右,给航天员回家般的温暖感觉!
![]()
其实说白了,中国载人航天航天员返回地球,之所以不惧怕夜晚返回地球之旅,主要还是追踪监测,可以确保舱落人到,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返回舱着陆的准,预先知道有时间和坐标,那也就意味着地面追踪的会更准确。
地面搜救回收团队都会在第一时间抵达返回舱的着陆点,第一时间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
神舟二十号的回家之旅也要经过重重难关,先要提前撤离空间站,进行绕地球5圈左右的独立飞行时间,大约需要8个小时左右,之后再用50分钟的时间,飞船从400公里的高空,最终带着航天员安全回家。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一次跟随神舟二十号返回地球的还有“四鼠乘组”,此前经过激烈严格的竞选,这四只小鼠从300多只老鼠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进入太空的机会。
10月31日,“四鼠”乘组乘坐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进行为期5天左右的短期实验任务!
![]()
主要是通过观察小鼠在失重环境中的行为变化和生理应激反应,为未来载人深空任务提供生物学参考,毕竟未来几年中国航天员还要登上月球,甚至未来还要登上火星,深空探测宇宙环境对于航天员的影响要更大同时也会不同。
“四鼠乘组”完成了五天的短期飞行任务,接下来还要迎接返回地球时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考验!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