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吗?同样是“吞并邻国”,为啥印度把锡金吃得骨头都不剩,全世界却装聋作哑?一点事情都没有。可伊拉克刚伸手碰了下科威特,立马被美国带着三十多国联军揍得满地找牙?这操作,不就是赤裸裸的“看人下菜碟”吗?到底咋回事呢?
![]()
说实话,第一次知道这事儿的时候,我也愣了,难道国际社会的“正义感”,是按油价定价的?
别急关键,今天咱们就一起掀开这段被很多人忽略的历史幕布,来看看到底怎么个事?
咱们先聊一聊锡金,这个如今地图上几乎找不到名字的小地方。它藏在喜马拉雅山南麓,面积比北京还小一圈,他们的人口不到百万,连条像样的公路都难修,可以说不管是人口,还是地理位置,包括面积都是非常不起眼。1642年之时,一个叫蓬楚格·纳穆加尔的喇嘛在雪山脚下自立为“法王”,建起了锡金王国,这就是它们的诞生。当时它和不丹、尼泊尔一样,靠着高山天险,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倒也算是快活。
![]()
可是好景并不长,19世纪之时,英国人来了,他们来可是带着目标来的。东印度公司把整个南亚当自家后院,锡金这种小国,连反抗的资格都没有。1835年,英国人盯上了大吉岭,后来闻名世界的红茶产地,硬是逼锡金割让;1861年直接派兵进驻首都;到了1887年,连行政长官都换成英国人自己干。表面上看,锡金还是“保护国”,不算英属印度的一部分,但傻子都知道,它早就成了英国人的提线木偶,已经是任人宰割。
1947年,英国撤出南亚,印度宣布独立。按常理来说,锡金也该重获自由了吧?但实际上呢?新德里根本不这么想,他们自诩为“南亚秩序的继承者”,立马派兵进驻甘托克,逼国王签下《维持现状协定》,你说这个事情闹得有多么不愉快。说是“维持”,实则是接管外交和国防。到了1950年,他们更进一步,直接签了一个条约,《印锡和平条约》,把锡金变成事实上的附庸,说起来也真的是尴尬,玩着玩着主权都快没了。
![]()
这时候的锡金,就像一只被关在玻璃笼子里的鸟,翅膀还在,却飞不出去。它不能加入联合国,不能和外国建交,连军队都被限制到象征性规模。国王虽然坐在王座上,但真正发号施令的,是印度派驻的那位“首席代表”。
到了1975年,情况就更糟糕了,印度连这层窗户纸都不想留了。他们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军队直接冲进了王宫,并且当场解散国王卫队,软禁末代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紧接着,搞了个“全民公投” 注意,是在枪口下进行的。结果怎么样呢?有97%的人“自愿”加入印度,真的是尴尬。锡金王国,这个曾在地图上留有印记的国度,终究未能抵御命运的浪潮。最终也只能无奈解散,从此在地图上销声匿迹,最后沦为了印度的第 22 个邦。
![]()
讽刺的是,整个过程,联合国没发一纸声明,美苏两大巨头装作没看见,连一向关注南亚局势的中国,也只是象征性抗议了一下,再无下文。
再看科威特,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具体情况又是什么呢?
科威特虽小,但人家是“石油印钞机”。1961年脱离英国独立时,已经是中东最富的国家之一,人均GDP甩全球一大截。1963年顺利加入联合国,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其主权地位。而伊拉克呢?虽然说几百年前和科威特同属奥斯曼帝国的巴士拉省,但那就像说河南和河北曾经都归唐朝管,能当真吗?答案是非常简单,更何况,萨巴赫家族从18世纪开始起就统治科威特,早就是独立政权。
![]()
1990年8月2日凌晨,萨达姆一声令下,10万伊拉克大军越过边境。仅仅三天的时间,科威特全境沦陷。萨达姆不仅宣布科威特为“第19省”,还下令点燃数百口油井,黑烟滚滚,遮天蔽日,连卫星照片都为之变色。
为此,联合国安理会48小时内紧急通过决议,谴责他们的侵略行为。
同样是吞并,一个静得像深夜的雪,一个炸得像除夕的鞭炮。凭什么?
首先,控制力天差地别,印度对锡金,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温水煮青蛙” 军事驻扎、外交代管、经济捆绑,早已把它变成身体的一部分。而伊拉克对科威特,此前毫无实际控制,情况从根本上来说,压根就不是一回事。除此之外,科威特有完整的政府、军队、外交体系,还是联合国正式成员,试问,这能一样吗?你突然动手?那就是赤裸裸的侵略,国际社会能坐视不管?当然不能,对吧。
![]()
其次,1975年,冷战打得正酣,印度是美苏争相拉拢的“香饽饽”。由此来看,谁愿意为一个山沟小国得罪这个南亚大国?恐怕傻子都会知道怎么选择。可到了1990年,苏联快散架了,美国正要确立“后冷战秩序”,急需一场“正义战争”来立威。科威特,正好撞在枪口上,不,是撞在聚光灯下。
最后,也是最扎心的一点:资源决定存在感。锡金穷得连石头都长不出油,没港口、没矿产、没战略通道,吞了它,对世界经济毫无波澜。就像你家楼下的小卖部关门了,除了老板娘哭一场,没人记得,照样在周边超市买东西,甚至还觉得周边超市的东西质量好得多。但科威特不一样!它手握全球第六大石油储量,每天出口几百万桶原油,直接影响全球油价,谁重谁轻,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动它?等于动全世界的钱包,谁敢闭眼?
![]()
更令人心寒的是,锡金末代国王曾向联合国、美国、甚至中国求救,但电话那头,只有沉默。而科威特埃米尔流亡沙特后,不仅获得全球声援,连伊朗,伊拉克的死对头,都公开谴责萨达姆。
说到底,国际政治从来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而是讲实力、利益和时机的角斗场。锡金的悲剧,不在于它弱,而在于它弱得“毫无价值”;科威特的幸运,也不在于它强,而在于它富得“无法忽视”。
对于此,您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