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国社会报)
![]()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扎根基层工作22年的罗红雨对此有着深刻感受。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中心主任,罗红雨和同事们每天与困难群众打交道,对他们的难处与期盼感同身受。在竭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她深感做好民政工作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情感所系。
秉承为民爱民的初心,罗红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政策化解民忧,用真心换取信任,努力做政策的“明白人”、群众的“知心人”、事业的“带头人”。她用专业和责任回应困难群众的需求,用政策和关爱为他们送去希望。
潜心钻研,做政策“明白人”
2003年,25岁的罗红雨来到宜州区民政局低保办公室工作。
“低保是做什么的?”“申请低保需要什么条件?”最初,面对千头万绪的社会救助工作,罗红雨觉得无从下手,但她心里明白:“熟知政策是做好本职工作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于是,她开始从头学习社会救助政策,并订阅了专业刊物,广泛搜集各地的工作经验,努力提升政策理论水平。遇到政策疑点、难点,她就虚心向同事请教。
罗红雨注重面对面了解困难群众的生活,将政策条文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她白天跋山涉水进村入户,晚上对照政策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农村低保试点的要求和群众办理低保所需的材料、程序,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如何规范和完善工作方式。
罗红雨觉得,社会救助工作不仅政策性强,更承载着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爱,要努力让每名困难群众都能得到救助帮扶。因此,每当遇到界定模糊、情况特殊的家庭,她都要求自己直面问题不回避,不轻易说“不”,而是反复请教、多方探讨,力求在政策范围内为群众找到最优解。
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罗红雨很快熟知了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只需看一眼帮扶“明白卡”,就能知道困难群众的家庭情况、享受的政策是否到位。不少救助对象都记住了她的名字,“有困难找罗红雨”既是她的承诺,更成为她与群众联系的纽带。
凭着“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罗红雨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真正成为社会救助工作的“明白人”。2021年,她被自治区民政厅选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自治区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审计工作,还多次为自治区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修订与完善提供了可行性意见。
走村入户,做困难群众“知心人”
“生活上还有哪些困难?”“老人身体怎么样?”“过冬物资备齐了吗?”每次入户走访,罗红雨总是先与群众拉家常,这是她结合实际探索的工作法。
“社会救助工作不仅要提供经济帮扶,更要给予心理关怀和情感支持。我希望通过这种交流,能更详细、更主动地了解群众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到政策的温度。”罗红雨说。
家住福龙瑶族乡的赵美(化名)患有间歇性精神障碍,两个孩子都在读书。2024年10月,其丈夫因交通肇事被拘留,家庭生活顿时陷入困境。了解情况后,罗红雨指导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救助,并帮助申请把两个孩子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保障。罗红雨还多次打电话安抚赵美的情绪:“你别哭,保重身体才能照顾好孩子。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我们会给你提供帮助……”一句句温柔的劝慰、一项项帮扶政策的落地,帮赵美一家顺利渡过了难关。
“社会救助服务的是困难群众,要解决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仅靠资金帮扶是不够的,还要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主动发现并解决群众困难,罗红雨始终和同事们一起走村入户、了解情况。面对来访的困难群众,她总是认真接待、耐心倾听,鼓励他们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并通过社会救助“政策找人”对困难群众分类施策、精准施救。
勇于担当,做事业“带头人”
在罗红雨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社会救助工具书。每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感到困惑时,她总要翻一翻、看一看,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罗红雨认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需要依靠改革创新来实现。“我虽然不是政策的制定者,但可以做最好的贯彻落实者,在坚定有力的执行中实现创新。”在担任宜州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中心主任后,她又带领同事们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工作任务。
围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罗红雨和同事们一起开展精准识别,集中优化帮扶措施,聚力推动扩围增效。2016年—2020年,宜州区农村低保对象从1.5万人增加到3.2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比例从25%增加到65%,坚决筑牢了兜底保障防线。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罗红雨积极推进“政策找人”,通过“铁脚板+大数据”的方式,主动发现、动态监测相关人群,用足用好各项扣减政策。2016年至今,全区累计发放救助资金9.26亿余元。
在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中,罗红雨和同事们及时解决“漏保”等问题,不断编密织牢兜底保障安全网……
22年来,罗红雨不断在实践中创新,以创新推进工作,“低保+重点救助”“低边+临时救助”“救急+过渡”……一系列创新举措保障了困难群众的生活,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2022年,宜州区民政局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救助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罗红雨也获得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社会救助先进个人等荣誉。
2024年,罗红雨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在她看来,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属于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和奉献的民政人。“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投身民政事业,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罗红雨说。(本报记者 张伟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