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说个有意思的故事。
大明万历年间,湖广慈利县有个富翁叫言渊,三十多岁,家里良田上千亩——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现在手握几十套房的包租公,每天躺着数钱都数不过来。可这厮偏偏是个守财奴,对钱的热爱超过了对一切的热爱,包括传宗接代。
问题来了:这么有钱的人,为什么会把自己活成一个笑话?
说起来,这事还得从他那点破毛病讲起。
![]()
01
言渊这人读过几年书,可惜脑子不太好使,考了几次童生都没考上,索性放弃了科举这条路,一门心思扑在赚钱上。他为人尖酸刻薄、吝啬到了极点,方圆十里都出了名。
有多抠?
他天不亮就起床到地里巡视,一天要去好几趟,生怕佃户和长工偷他一粒粮食。饭都顾不上吃,眼睛就盯着那些庄稼,恨不得一颗一颗数清楚。
朋友?不存在的。谁愿意跟这种守财奴打交道?
可偏偏有个秀才叫金乘,这货家里穷得叮当响,却脑子活络,主动巴结上言渊,给他当起了帮闲——说白了就是职业马仔,专门帮富人充门面。
两人一拍即合,臭味相投。
言渊需要金乘的秀才身份装点门面,金乘需要言渊的钱袋子打通关系。金乘还攀上了岳州知府宋欢这条线,拉着言渊认了这位知府做老师。
宋知府是个什么货色?贪得无厌,来者不拒。你送礼我就收,收了礼就给金乘开绿灯,每次考试都给他打一等。金乘进出知府衙门就跟回自己家似的,见了典史、巡简就称兄道弟,今天请这个喝茶,明天请那个喝酒。
衙门里的人都烦透了他,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金套头」——意思是这货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甩都甩不掉。可金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人脉广得很。
有权有钱,日子滋润得很,可故事刚刚开始。
02
言渊膝下无子,倒也想过纳妾,可正妻梁氏死活不答应。再说了,他对钱的兴趣远远超过对传宗接代的兴趣,这事就一直拖着。
他家里有个得力管家叫黄中,为了笼络这个人,言渊特意把身边的丫头湘奴嫁给了他,让他管理佃户和长工。
可黄中有个毛病——喜欢喝两口。
几杯酒下肚,就和佃户们称兄道弟了。收租的时候,佃户们请他喝顿酒,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人家少交点。
言渊虽然知道黄中手脚不干净,但管理长工又少不了他,只能忍着。
有一天,黄中装作不经意地对言渊说:「老爷,最近听说槟榔洞茅岗寨那边有老虎出没,伤了好些人呢。您别那么早出门,小心遇到危险。」
言渊一听就慌了。
虽然他还惦记着田里的收成,每天依旧去,但没以前去得那么勤那么早了。黄中一看机会来了,趁机和长工佃户们偷他的粮食。
这就是人性,给点机会就敢作妖。
言渊很快听到风声,气得直跺脚,把黄中叫过来破口大骂:「你这个废物,管事不上心!」
黄中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老爷您想想,蝼蚁尚且偷生,人哪有不怕老虎的?老虎不是到张家偷猪,就是到李家拖狗,您让我起那么早去地里,我还要不要命了?」
言渊更生气了:「光天化日的,哪有什么老虎?就算有老虎,老虎是吃肉的,怎么可能把地里的豆子、谷子都吃了?」
黄中被说得哑口无言,低着头走了。
![]()
03
回到家后,黄中心里琢磨开了:「老爷听说有老虎,来得没以前早了,心里肯定也害怕。那我就弄点老虎的踪迹给他看,兴许就信了。」
这厮找来一段松木,雕刻成虎爪的形状,在自家田埂上、界沟边按上虎爪印,有深有浅,有稀有疏。完事后,把这个木虎爪藏在自己房间门后。
第二天天还没亮,黄中假装去地里干活,很快又跑回来,装作被吓得魂不附体的样子,气喘吁吁地说:「老爷,您还说没有老虎!我刚才看到地里全是虎爪印,吓死我了!」
言渊信以为真,等到日上三竿,才带着十多个长工,扛着锄头铁叉,敲着锣来到地里查看。
大家一看,果然有虎爪印!
言渊本就胆小,看到虎爪印后想都没想,撒腿就跑回了家,再也不敢到地里巡视了。
长工们本来就恨言渊天不亮就叫他们下地干活,这下终于能歇歇了。即便知道是黄中动的手脚,也乐得清闲,谁会说出真相?
可是言渊身边有个书童叫仲夔,这小子心细,仔细查看了虎爪印后,心里暗想:「为什么只有我家地里有虎爪印,别人家地里却没有?而且这些虎爪印看上去很均匀,难道老虎在地里悠闲散步,就不怕被人看见?况且,前两天黄中才说有老虎出没,今天就到我们地里来了,难道老虎是黄中的亲戚?」
他经常把这些疑点对言渊讲,言渊也觉得不对劲。等到发现收上来的租子比去年少了三成,更是气得要命,可一直找不到证据,拿黄中没办法。
机关算尽太聪明,可聪明反被聪明误。
04
有一天,言渊从黄中门前经过,听到他在屋里吃饭,一边吃一边骂:「这个守财奴,菜里一点荤腥都没有,让人怎么下咽!就因为吝啬刻薄,才生不出儿子!」
言渊气得七窍生烟,一脚踹开房门。
没想到从门后滚出一段二尺长的木头,上面裹着泥,仔细一看——竟然是雕刻的木虎爪!
言渊瞬间明白了一切,怒不可遏,抓起木虎爪就朝黄中脑袋上砸去。
黄中毫无防备,被砸个正着,后脑重重挨了一下,直挺挺倒了下去,头上很快渗出血来。言渊见黄中不动了,头上还在流血,吓得连连后退。
黄中的妻子湘奴和丈夫在一起吃饭,看到丈夫被砸倒在地,满头是血,抱住他嚎啕大哭。
杀人了。
言渊吓懵了,愣在那里半天回不过神。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赶紧跑回房间,写了张字条让仲夔进城送给金乘。
金乘看到字条后立刻赶来,见言渊呆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他问黄中尸首在哪里,言渊带他去看。
金乘看了好久,说:「事不宜迟,你赶紧准备一副上好的棺木。另外,黄中的妻子湘奴以前是你的丫鬟,你把她叫到房里,就说只要她不把事情说出去,这辈子都当她是姐姐养着。他们有个儿子,你就说愿意收他做干儿子,等他长大成人,给他一千两银子,还帮他娶媳妇。」
这就是帮凶的价值——帮你把恶事做得滴水不漏。
言渊照做,把湘奴叫到屋里威逼利诱。
湘奴心里清楚,主人打死奴仆,按律只需要赔钱,不用偿命。况且自己一介女流,儿子还小,现在最重要的是把丈夫唯一的骨血养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于是她强忍悲愤,趁大家手忙脚乱的时候,悄悄把木虎爪塞进自己的枕头里,对着丈夫尸首默默发誓:等儿子长大成人,就让他拆开枕头为父报仇。
![]()
05
可是言渊家的奴仆和长工把事情传了出去,一时间所有人都知道言渊打死了管家黄中。
附近百姓得知消息,带着里长来到言渊家,说要到县衙报案。
金乘立刻跑到府里,带着五百两纹银找到宋知府,把上上下下都打点好了。宋知府命官差到言渊家收尸。
金乘让言渊准备了丰盛的酒席款待官差,又拿出二十两银子塞给他们。又是金乘作主,带着言渊和仲夔,把黄中尸首装进棺材,钉好棺材盖。
附近百姓把言家围得水泄不通,准备拿到尸首后到上面控告。而且言家后面是条河,河对岸全是住户,大家觉得尸首肯定插翅难飞。
没想到金乘早有准备。
隔壁住户名叫兆思堂,和金乘认识。金乘拿出一百两银子,求他行个方便。兆思堂很快答应,在大家面前假装帮忙调停,金乘趁机带着仲夔把棺材悄悄移到兆家,趁人不备溜了出去。
等到了十多里外,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仲夔有些于心不忍,悄悄捡了黄中几块骨头,寄存在古梵庵里。
经过这一通操作,言渊知道已经抓不到任何证据,于是对外坚称从来没发生过这事,是黄中偷了家里东西畏罪潜逃了。
大家见有宋知府维护,县衙和州府都被买通,无可奈何,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散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在古代更灵验。
06
等风声过后,金乘对言渊说:「虽然事情已经平息,可还有几件事不够牢靠,最好能斩草除根。」
言渊赶忙问是哪几件。
金乘说:「湘奴虽然是个女人,但毕竟和黄中夫妻多年,丈夫死于非命,她表面上被你说服了,谁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终究是个祸害,还是除掉为好。」
言渊说:「你不知道,黄中在外面还有个野女人,湘奴早就看他不顺眼了,现在他死了,湘奴对他没剩下多少情谊,你就放心吧。」
金乘又说:「黄中死了,可留下一个儿子,不可不防。」
言渊说:「他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随便找个机会就除了,这个也不用操心。」
金乘接着说:「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有仲夔参与,他和黄中都是家仆,难保不会兔死狐悲。万一将来他把这事翻出来,不只是你,只怕连我也要受牵连。」
言渊听到这话吓了一跳:「这也是我担心的。」
金乘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他也结果了。」
恶人的逻辑就是这样——做了一件恶事,就要用更多恶事去掩盖。
这天傍晚,言渊写了封信让仲夔送给金乘。等到金家的时候,天早就黑了。
金乘热情地准备了一桌酒菜招待,还特意拿来好酒给他喝,很快把他灌醉了。见仲夔醉得像摊烂泥,金乘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绳索,缠在了他脖子上。
担心有人认出他来,又在他脸上涂上煤灰,用草席卷着,驮到郊外偏僻处,扔进了河沟里。
没想到仲夔命不该绝,不知过了多久,竟然渐渐醒了过来。
他立刻明白这是言渊和金乘要杀人灭口,连夜逃到了隔壁县。幸好身边还有二两碎银,他有个亲戚在京城做买卖,连夜投奔亲戚去了。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
07
几年之后,北方边患日益严峻,各路勤王之师云集京城。等到敌军退去后,朝廷命令各路兵马分区驻守。
有一位从川陕来的总兵叫鄂幼鹏,被调任到湖广岳州长沙一带镇守。鄂总兵虽然武艺高强,但只是粗通文墨,于是出了个告示招募书吏。
仲夔看到告示后立刻前往应聘。鄂总兵见他是湖广本地人,立刻聘用了他,看他做事诚实可靠,对他非常信任。
鄂总兵带领一千多兵勇来到岳州城外。当时大多数兵勇军纪涣散,经常抢掠百姓,城里的百姓对从外地来的鄂总兵非常不信任,向知府上书,请他们在城外驻扎。
慈利县城外就数言渊最富有,他担心被兵勇们劫掠,求金乘想个办法。
金乘这货又开始假公济私了。
他联络了几个乡绅,亲自带头写了呈文,恭请鄂总兵进城,说是为了保障地方安全。
宋知府正在担心鄂总兵驻扎在城外难以控制,不如请到城里安置,顺便还能在新总兵面前讨个好,正好看到金乘的呈文,大喜过望,立刻把呈文送给鄂总兵。
报应来了。
仲夔拆开呈文一看,大吃一惊。他心想:大家都恨不得离兵勇们远一点,哪有主动要求总兵进城的?他仔细一看,见是金乘挑的头,心想:「这人真是糊涂,城里百万百姓,哪个愿意让兵马进城?当年的仇我正愁没机会报,没想到你主动送上门来了。」
仲夔不慌不忙禀报鄂总兵:「既然知府送来士绅们的呈文,我们应该尊重百姓们的意见。况且我们是圣上亲自下旨镇守,应该立刻进城,百姓们见到我们,一定会箪食壶浆迎接王师!」
鄂总兵信了,立刻写了告示,连同金乘等人写的呈文一起封好送给宋知府。
宋知府接到告示后喜出望外,让人四处张贴。
城里的乡绅百姓们见告示上写着金乘主动要求总兵进城,个个怒发冲冠,立刻聚在一起,足有上千人,手持火把将金乘家团团围住,在四周一起放火。
等到第二天大火熄灭后,百姓们仍然不解气,找到早已葬身火海的金乘,将他挫骨扬灰。
仲夔得到金乘的死讯后不禁感叹:「当年你奉承富商勾结知府,不知道做了多少坏事,可那时老天瞎了眼,让你活得如此滋润。如今你却因为这件事被人挫骨扬灰,到底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呢,还是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天理可言?」
恶人的第一次报应,来了。
08
没想到鄂总兵进城以后军纪严明,对城里的百姓秋毫无犯,后来又主动退到城外驻扎,当地百姓无不称赞他爱民如子。
金乘死后,大家听说言渊跟他来往最密切,又听说他几年前杀害了管家,让金乘上下打点后逃出法网,准备对他动手。
言渊得知消息后吓得魂不附体,留下一些家仆长工看着房子,带着一家老小躲到了附近的村子里。
几年下来,言渊的妻子梁氏给他生了个儿子,如今已经四岁了。他希望儿子能精通文理金榜题名,所以取名叫通理。
黄中的儿子在周岁时夭折了。
湘奴伤心欲绝,每天以泪洗面,晚上悄悄感叹:「难道这世上真的没有天理?言渊这样的恶人,老天让他儿孙昌盛,却狠心夺走我这可怜人唯一的指望,看来想报仇雪恨是没指望了。」
言渊听说黄中的儿子夭折后,高兴得手舞足蹈,认为最大的威胁没了,木虎爪一案将永远不会再有人提起。
梁氏让湘奴做通理的奶娘。说来也怪,通理从小就跟湘奴特别亲近,一天到晚跟着她,可见了言渊夫妻,却连个笑脸都没有。
言渊搬到村里后,中楼安置妻子梁氏,侧楼给湘奴和儿子住,楼下就是言渊的书房。
湘奴房里的楼板上有一块破洞,能清楚看到楼下。下面是张小榻,言渊经常在饭后躺在小榻上坦胸露肚休息,通理总是从洞口看着他笑,言渊就在下面逗儿子玩。
一切看起来都很平静,可暴风雨就要来了。
![]()
09
这年五月,正值梅雨季节,湘奴把衣服被褥拿出来洗,发现枕头特别脏,立刻拆开。
没想到木虎爪突然从里面掉了出来。
她看到木虎爪,又想起了冤死的丈夫黄中,眼泪止不住地流。
通理看到木虎爪后特别好奇,抱着就不撒手。湘奴担心被言渊看到后惹出事来,夺过来准备藏起来。
可通理见玩具被夺走,立刻大哭起来,拉着她的裙子要木虎爪。
她无可奈何,见楼上没有其他人在,就先让他玩一会儿。
言渊此时正在楼下睡觉,通理从洞口看到他,一直喊:「爹爹!爹爹!」可怎么也叫不醒他。
通理拿着木虎爪玩,不经意间把木虎爪放到了洞口。
一时没拿稳——
木虎爪从洞口掉了下去。
言渊睡得正香,木虎爪从楼上掉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到了他的头上,立刻血流如注,顷刻间没了气息。
湘奴发现木虎爪不在通理手里,笑着问他放哪里去了。通理指了指洞口。
湘奴走过去一看,发现楼下的言渊头破血流,赶紧哭着跑去通知梁氏。
梁氏大吃一惊,赶紧跑来看,见木虎爪掉在言渊旁边,上面全是血迹。
湘奴不知道她会怎么对待自己,吓得魂不附体,站在一旁直打哆嗦。
当年用木虎爪骗言渊,言渊用木虎爪打死黄中,如今木虎爪又砸死了言渊。
这就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梁氏知道丈夫被儿子失手误伤,想起当年丈夫打死黄中的事,觉得这可能就是报应。总不能让儿子给丈夫偿命,只得念着阿弥陀佛,求佛祖超度。
仲夔很快听说言渊被木虎爪砸死的事,主动来到言家吊唁,把之前的事对大家讲了一遍。
大家都感叹:这就是天理循环啊。
仲夔带着湘奴来到存放黄中骨殖的古梵庵里,湘奴将丈夫的骨殖取出安葬。
梁氏觉得仲夔有情有义,请他回来照看家里。仲夔不计前嫌,禀告鄂总兵,鄂总兵见他不忘旧主,送给他一些礼物,放他回言家。
梁氏一个人抚养通理长大,经常把这事说给儿子听。通理觉得这都是天意,没有恨湘奴,对母亲也更加孝顺。
每当言渊的忌辰,通理都会跪在言渊躺过的小榻前,痛苦自责失手害了父亲。
10
故事讲完了。
你说这世上到底有没有天理?
言渊贪婪吝啬,黄中用木虎爪骗他;言渊暴怒杀人,用木虎爪打死黄中;最后他自己被木虎爪砸死。
金乘助纣为虐,帮忙掩盖罪行,试图杀人灭口,最后被百姓活活烧死,挫骨扬灰。
仲夔虽然弱小,但有良知,虽然差点被杀,但活了下来,还得到善终。
湘奴隐忍坚韧,把木虎爪藏在枕头里,虽然儿子夭折,但最终丈夫得以安葬。
你用什么方式害人,最终会以什么方式被反噬。
这就是最朴素的因果报应。
有人说这只是巧合,可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
所谓巧合,不过是因果的另一个名字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