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敌人屠杀过后,白公馆只剩下19名地下党员,这时,罗广斌对看守杨钦典说:“放了我们,给你自己留一条后路吧!”
那年 11 月 27 日夜。
白公馆的枪声停了。监舍铁栏后,19 双拳头攥得紧紧的。看守杨钦典站在牢门外,手里的枪已经上膛,准备开始开枪扫射。
此时,整个监狱只剩杨钦典了,其他的刽子手全被调去渣滓洞支援屠杀,就留他一个人,处决最后这批 “政治犯”。
关键时刻,罗广斌突然说:“老杨,放了我们!出去后我们给你作证,你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这个河南汉子的枪口,慢慢往下垂。这一瞬间的选择,关系 19 条人命,也藏着一段沾血的救赎。
杨钦典从没想过,自己会走到这样的十字路口。
![]()
他 1919 年生在河南郾城的贫苦农家,家里世世代代种地。1942 年,家乡闹灾荒,他参军就为 “混口饱饭”,能一天吃三顿饱饭就行。
他身强体壮,被选进蒋介石的警卫团,后来升成特务队班长。1948 年,他被调到白公馆当看守班长。
刚到的时候,敌人反复跟他说,狱里的人都是 “恶棍”。他信了,对这些 “政治犯” 一直冷眼相对。
直到宋绮云、许晓轩主动跟他搭话。“你当兵是为自己吃饭,我们革命是为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 这样的话,他听了很多次。
他慢慢发现,这些被折磨得血肉模糊的人,会把仅有的窝头分给瘦弱的 “小萝卜头” 宋振中。可同为看守的杨进兴,却把对犯人的酷刑当成消遣。
人心的转变,都藏在细节里。
杨钦典开始悄悄帮着做事。他给狱里的志士传口信,悄悄延长他们的放风时间,还把禁书藏在扫帚柄里,带给陈然。
可 1949 年 9 月的一场屠杀,把他彻底拖进了深渊。
蒋介石飞到重庆,下令对狱里的 “政治犯”“斩尽杀绝”。毛人凤策划了行动,要在戴公祠处决杨虎城一家和宋绮云父子。
行动当天,杨进兴指着宋振中,对他说:“后车上的小崽子,交给你们处理!”
他伸手掐住 8 岁宋振中的脖子,那孩子蹬着小脚,发出微弱的呻吟。这个画面,成了他后来无数个深夜的噩梦。
事后,他领到 50 块银洋的赏金,可夜夜都在冷汗中惊醒,再也睡不安稳。
11 月 27 日下午 4 点,枪声又响了。
冲锋枪的扫射声一直持续到深夜,白公馆里 50 多名志士,最后就剩下 19 人。
这时候,渣滓洞打来求救电话。杨进兴听见远处解放军的炮火声越来越近,知道大势已去,扔下一句 “你搞定”,就仓皇逃走了。
罗广斌抓住这个机会,再次跟杨钦典喊话。杨钦典的脑子里,一下子闪过两个画面:一个是小萝卜头圆睁的眼睛,一个是罗广斌之前说的 “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别给反动派陪葬”。
“你们真能保我平安?” 他声音发颤地问。
“共产党说话算话!”19 人一起回应。
杨钦典咬了咬牙,终于拔开了牢门的插销。
逃生的人群里,郭德贤带着两个孩子,被周居正等人护着往歌乐山深处跑。身后,特务的枪声还在响。
杨钦典没跟着跑。在袍哥的劝说下,他选择回去自首。
罗广斌等 19 人联名写了证明,说明他的立功情况。政府念他有功,给了他路费,让他回河南老家种地。
可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特殊时期,他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旧账被翻了出来。
他被判处 20 年徒刑。妻子又急又气,没多久就去世了。儿子因为是 “特务后代”,一直娶不上媳妇。
他在狱里一直等,等着有人能为他作证。直到 1982 年,当年从白公馆逃出来的幸存者们四处奔走,拿出确凿的证据,法院才撤销了原判。
2007 年,杨钦典去世,活了 89 岁。
他可能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放走的 19 人里,罗广斌出狱后写了《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
这份报告里,藏着烈士们用生命凝结的 “狱中八条”。“防止领导腐化”“加强党内教育”,这些用血写的嘱托,都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这些珍贵的嘱托能留到现在,离不开他最后时刻的那个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