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形似鸵鸟
实则是来自澳洲的另一物种
鸸鹋(ér miáo)
![]()
在太和镇井塘村,这群外形独特的“大块头”不仅成功安家落户,更以其可观的经济价值,成为当地特色养殖业的“新秀”。
鸸鹋作为澳大利亚的国鸟,是世界上体型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鸵鸟。它们虽不会飞,但奔跑时速可达50公里,双脚强健有力,每只脚有三根脚趾,这也是它们与鸵鸟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
养殖场负责人成锦鸿介绍,成年鸸鹋站立高度可达1.5米,最重能有90斤。目前场内存栏鸸鹋已达450多只,养殖时间已达15个月,按照生长周期,一般养到20个月左右即可上市销售。“预计每斤售价在50到60元之间,市场发展前景良好。”
不过成锦鸿也提醒,鸸鹋的性情会随生长变化,幼年时期它们温顺乖巧,容易管理。但随着体型逐渐增大,这些“大块头”的脾气会慢慢变得活跃,尤其是它们那极具力量的脚爪,饲养人员在日常操作中需格外留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意外发生。
![]()
更值得一提的是,鸸鹋堪称“浑身是宝”。鸸鹋肉、鸸鹋蛋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鸸鹋的羽毛、皮、蛋壳等都可以回收利用,制作成装饰物、工艺品。其脂肪层提炼出的鸸鹋油,是入药和制作化妆品的上等原料,有“液体黄金”之称。
为保障鸸鹋健康生长,养殖场采用“自种牧草+饲料”的生态喂养模式。工作人员专门种植橡草,搭配饲料打碎后投喂,每天早晚各一次,既满足了鸸鹋的营养需求,又践行了绿色养殖的环保理念。“现在我们三个人负责管理这批鸸鹋,病害死亡率能控制在1%~2%之间。我们很有信心能在过年前出栏第一批鸸鹋!” 成锦鸿笑着说。
![]()
随着养殖技术日益成熟,这些特色农产品正通过农庄、商超等渠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我们的鸸鹋多供应农庄,适合涮火锅,肉质嫩滑、汤底鲜甜,很受食客欢迎。”成锦鸿补充道。
这群远渡重洋的“澳洲来客”,已在太和镇扎下了根。它们不仅为当地特色养殖业注入了新活力,更以独特的经济价值成为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又一亮点。
清新融媒记者 袁子婷 胡艺仪 编辑 袁子婷
文章来源:清新新闻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