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白朝乡新房村,山间仍点缀着点点秋色。
蜂农李胜祥举着手机,屏幕上的到账通知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看!最后一笔蜂蜜款也到了,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地了!”他笑着对前来回访的广元市利州区委第一巡察组工作人员说:“多亏你们帮忙,下半年孩子的学费、家里的开销都有着落了!”
就在2个月前,同样的山村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今年盛夏,利州区委第一巡察组在白朝乡开展常规巡察时,注意到蜂农们眉间锁着愁云。深入交流后,一个令人揪心的问题浮出水面:全村20户蜂农精心酿造的600余斤百花蜜,竟无人问津。
“养蜂赚零花,打工挣大钱”本是当地农户的收入常态。可这批滞销的蜂蜜,却卡住了家家户户的“钱袋子”。巡察组顺藤摸瓜发现,问题根源在于产业发展的“先天不足”——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品牌建设滞后,再加上市场信息不畅,让原本应该香甜的蜂蜜变成了蜂农心头的“苦涩”。
找准症结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甜蜜救援”立即启动。在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下,白朝乡党委立行立改:农技专家深入蜂场,从摇蜜、过滤到封装全程指导;月坝旅游度假区的展柜上,白朝蜂蜜有了专属展台;中国农业银行广元分行的线上线下平台同步开启助销通道。巡察组则采取“走访+督办”模式全程跟踪,确保每个环节落实到位。
令人欣喜的是,短短2个月,滞销蜂蜜全部售罄。蜂农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养蜂场里又响起了欢快的笑语。
更让群众安心的是,这场“救援”并未止步于一时解困。利州区委巡察办专门制发《巡察建议书》,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辨识度,建立全乡农产品销售监测预警机制,邀请专业人才开展技能培训……一套“问题整改—机制完善—系统治理”的闭环体系正在形成。
从破解蜂蜜滞销的“眼前愁”,到修复灌溉渠的“长远利”,再到打通快递进村的“末梢堵”,利州区巡察工作始终聚焦民生痛点。近年来已精准解决20余件产销对接、产业发展领域的难题,真正实现了巡察监督与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巡察工作既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利州区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巡察成为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的美好生活。”
如今,白朝乡的蜂农们又开始酝酿新一年的甜蜜。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心中多了份踏实——因为知道,有一条坚实的制度保障,正为他们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田伟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