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视频号,评论区清一色“雷总牛X”“小米YYDS”,看着像不像进了品牌粉丝群?
不是网友太捧场,是人家设了门槛:关注满七天,才能发言。
![]()
这操作,表面看是防营销号、控水军,可细想一下,真正被拦住的,是谁?是那些想骂产品不行的用户?还是急着夸他的粉丝?答案不言而喻。
一个普通消费者,买了小米手机卡顿、汽车续航虚标、家电售后推诿,想在雷总视频底下说句实话,行不行?不行。
得先关注他,再等七天“冷静期”。可谁会为了吐槽一个人,提前七天去蹲守他的账号?这哪是管理评论,这是精准过滤批评。
更讽刺的是,一家天天喊“和用户做朋友”的公司,创始人的社交平台却把朋友拦在门外。你说要倾听声音,结果只听赞美;你要用户参与,却把质疑挡在系统之外。这不是虚心,是选择性耳聋。
![]()
别拿“防攻击”当借口。哪个大V不被喷?董宇辉被骂得更狠,人家评论区照样开着。刘强东直播翻车,网友直接刷“还我明州”,也没见他关评论。真要有底气,就不怕难听话。怕的,往往是经不起检验的东西。
雷军不是街头卖烤红薯的小贩,他是顶级企业家,掌舵一家全球科技公司。用户的反馈不是骚扰,是免费的市场调研。
你关掉评论,看似清净了,实则是在切断最直接的民意通道。久而久之,听到的全是回音,活在自我营造的“夸夸圈”里,迟早会误判现实。
![]()
有些企业做大了,就忘了自己是怎么起来的。小米当年靠论坛起家,用户提bug、改UI,才有了今天的生态。可现在呢?创始人连条差评都不敢看,是不是有点忘本?
设置七天门槛,技术上合法,道义上却站不住脚。法治社会确实没有“铁帽子王”,但有些人正用规则给自己造免死金牌。你以为是在防喷子,其实是在防真实世界。
更危险的是,这种风气一旦蔓延,其他企业会不会跟风?CEO都说“不想听”,底下员工还敢自找麻烦吗?批评文化从上头就断了,企业还能进步吗?
![]()
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与对话,不是单向宣讲。你可以不喜欢批评,但不能制度性地屏蔽它。否则,再响亮的“用户第一”,也不过是一句空话。
雷总,您要是真想听意见,不如把那七天删了。
反正真心夸你的人,不会因为能评就少夸;真正想骂的,也不会因为七天就改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