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士兵拿着俄方散发的传单,找到俄军阵地,直接投降。对他们而言,该打的仗已经打了,守也守不住,活着回家成了唯一愿望。
“我看不出坚持抵抗或战斗的意义。我建议大家都投降,这样还能活下去。”被俘乌克兰士兵维亚切斯拉夫·克列文科在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视频中这样说道。在红军城这片焦土上,他的分队曾努力抵抗,但最终发现指挥官早已抛弃他们而去。
2025年11月初,乌克兰战场传来多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红军城已被标记为“灰色区域”,意味着全城陷入混战状态。
![]()
与此同时,顿涅茨克州的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正上演着俄乌双方近年来最惨烈的厮杀——2.7万大军寸土必争,伤亡率高达70%。
战场溃败,红军城与库皮扬斯克双双告急
红军城的陷落似乎已经进入倒计时。乌克兰虽然仍嘴硬地声称“不能说俄军控制了红军城任何一块土地”,但现实情况是俄军已经推进至市中心并越过铁路线,市区一半以上区域落入俄军之手。
这座战前拥有6万人口的城市,如今已成为乌克兰防线的薄弱环节。
![]()
更令人担忧的是,红军城一旦完全失守,其东侧的季米特洛夫也将被包围,守军无路可退。最近几天,乌军前线部队已开始自行撤退,甚至没有接到上级命令。
这种擅自撤离的行为,在军事纪律中本应受到严惩,然而现在却普遍存在,表明部队信心已经丧失殆尽。
连一向顽强的“亚速营”也要求撤离,可见局势多么不利。
![]()
库皮扬斯克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这座城市一旦失守,将严重影响乌军向顿涅茨克运送补给的通道。俄军如果趁机向西推进,甚至可能威胁哈尔科夫。
当地守军描述道:“城内到处都是俄罗斯士兵,乌军要补给没补给,要弹药没弹药。”一些士兵拿着俄方散发的传单,主动找到俄军阵地投降。
波克罗夫斯克的战斗更为惨烈。这座城市横跨主要铁路干线和四条高速公路,是乌军在顿涅茨克战场的后勤生命线。西距乌军最大后勤基地克拉马托尔斯克仅50公里,一旦失守,乌军东部防线将面临被切割包围的风险。
![]()
泽连斯基亲自证实,俄军在此集结了八倍于乌军的兵力。俄军约2.7万名士兵、100辆坦克及160门火炮投入战斗,采用小股渗透加无人机突袭的战术。
乌军也不得不亮出底牌,增派特种作战部队和安全局力量组成联合作战小组硬扛。
这场巷战已经打到极致。俄军顺着居民区摸进,连肉类加工厂都成了逐屋争夺的阵地。乌军靠无人机硬刚,每天上千架无人机在低空盘旋反击。
双方控制范围每分钟都在变化,俄军只靠炮火覆盖控制区域,不派兵驻守,乌军也没法长期扎根。
![]()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场迷宫。
乌克兰士兵在废墟中坚持抵抗。一名前线士兵描述:“夜间运送补给的卡车刚出掩体便被无人机盯上,三发炮弹精准落在车头;白天空投的医疗物资包还未落地就被弹片撕裂。”
士兵倒戈,乌军内部崩溃的警示信号
名为“毕加索”的士兵曾在乌军服役,如今却穿着俄军制服,成为顿巴斯前线新成立的“马特洛索夫支队”一员。这个支队中,三成以上是倒戈的乌军士兵。
![]()
“泽连斯基是我们真正的敌人。”这位士兵平静地说道。这些倒戈者并非一夜之间变节,而是经历了埋葬战友、忍受饥寒、看着上级贪污军粮、被迫使用缴获的俄军棉衣过冬后,一点点走向背叛。
乌克兰军队正在严重失血。不仅是战场上的死伤,还有军心的流失。2025年初报告显示,超过20万人擅离职守。征兵制度已经混乱到荒唐的地步,年龄限制降至25岁仍不足够,甚至出现抓老人充军的现象。
前线士兵训练严重不足。有人拿到枪几天后就被送上战壕,有人连基本战术动作都不会。一支120人的连队打完仗可能只剩十几人,其余的或死或伤。
![]()
而后方高官却住在酒店,查账本,甚至倒卖援助物资。
投降士兵特卡琴科透露了被困部队的艰难处境和乌军指挥部的冷漠:“指挥部承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事实很清楚——一切都很糟糕,根本逃不出包围圈。”更令人痛心的是,乌军指挥部甚至没有计划撤离受伤士兵。
泽连斯基政府当前面临的不仅是军事上的溃败,还有政治上的合法性危机。根据乌克兰宪法,总统任期五年,泽连斯基的合法任期已于2024年5月届满。但政府以“戒严期间不得选举”为由拒绝投票,甚至通过法案将战时状态延长至2026年。
![]()
这一“战时例外”引发宪政危机。俄罗斯趁机宣称“泽连斯基签署的任何协议均无效”,西方内部也出现分裂。乌克兰国内,62%的受访者认为“总统已沦为另一个寡头”。
为维持统治基础,泽连斯基在2025年12月推出“冬季支持计划”,包括向重点人群发放现金、提供免费火车出行额度以及启动全民基础体检。这是一个试图用福利政策维持民心的尝试。
然而,乌克兰的财政状况十分严峻。2025年政府预计财政赤字将达到GDP的20.7%,本币格里夫纳自年初以来已贬值超过18%。在没有新增外部援助的情况下,仅靠国债内循环和中央银行透支,乌克兰现金储备已逼近警戒线。
![]()
更糟糕的是,西方援助正从“无条件支持”转向“有限度输血”。美国下一轮对乌财政转移支付仍待国会批准,而华盛顿内部的预算僵局迟迟未解。
西方盟友对乌克兰的支持明显减弱。欧盟冻结了17亿美元援助,占其对乌新一轮援助的三分之一。特朗普公开要求“立即选举”,并散布“泽连斯基支持率仅4%”的谣言施压。
2025年6月初,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俄乌谈判前夕,乌克兰安全局启动了“蛛网行动”。这一行动旨在打击俄罗斯远程航空部队,乌克兰称摧毁了俄军41架飞机,造成70亿美元损失。
![]()
然而,这一军事上成功的行动,在战略上却可能是个败笔。选在和谈前一天动手,等于向世界表明泽连斯基不想要和平。俄罗斯借此机会加剧报复,从6月3日起对乌克兰全境进行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打击。
美国迅速撇清关系,表示理解俄罗斯立场。西方援助意愿随之下降,欧盟一些国家犹豫是否继续提供武器。谈判进程中断,乌克兰在外交上陷入孤立。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警告“反腐独立性关乎入盟”的同时,却悄然批准了3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豁免条款。这种“经济制裁+军事输血”的分裂政策,暴露了西方的两难处境。
山穷水尽,乌克兰未来何去何从?
乌克兰面临的经济社会形势十分严峻。战前外债为227亿美元,到2025年已暴涨至2300亿。电力系统损毁严重,大片土地布满地雷,面积相当于三个瑞士国土。
![]()
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底乌克兰将有超过12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前线士兵的士气低落到极点。乌克兰退伍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透露,接到许多乌克兰妻子的电话抱怨,她们的丈夫不再将军饷带回家,而是全部投入赌博之中。统计显示,每十名前线乌克兰战士中就有九人沉迷赌博。
泽连斯基试图挽回局势,但形势不容乐观。俄军不仅在顿巴斯地区推进,还在哈尔科夫北部开辟新战线,并成功渡过第聂伯河在科拉别尔岛登陆。这些军事行动展示俄军战术水平和装备防护的大幅提升。
![]()
2025年10月,俄军占领了乌克兰33平方英里的领土。虽然较前几周有所减少,但俄军依然依靠导弹和无人机攻击,重点打击基辅和中部地区。
乌克兰民众情绪悄然转变。2025年盖洛普调查显示,52%的乌克兰人支持谈判,哪怕让出领土也要换和平。支持继续战争的只剩32%,与战争初期比例完全相反。
红军城一处废墟中,一名乌军士兵在掩体墙上写下“活着回家”。这简单的四个字,道出了无数士兵最朴实的愿望。远处,俄军的高音喇叭循环播放着乌军家属的呼唤录音,空投的传单上印着“回家吧,孩子”的字样。
![]()
与此同时,泽连斯基在基辅宣布了一项“冬季支持计划”,包括现金援助、交通补贴和基础医疗体检。这是寒冬来临前政府给民众的温暖礼包,也是泽连斯基为维持统治基础所做的努力。
然而,前线士兵更需要的是弹药和增援。乌克兰的命运已不仅取决于战场,更取决于国际援助的变化和国内民心的向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