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文艺”、“神秘”著称的王家卫,这回彻底翻车了。
他戴着墨镜,寡言少语,曾是无数影迷心中的“神”。
可就在最近,一系列录音曝光,彻底撕下了这位“文艺男神”的外衣。
![]()
最先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是喜剧女演员金靖。
紧接着,唐嫣、刘诗诗、倪妮、陈道明、游本昌等也纷纷“中招”。
舆论发酵到现在,一场娱乐圈的“地震”正在悄然重塑公众对名导的认知。
更劲爆的是——这次录音不是外人偷拍的,而是参与《繁花》创作的青年编剧“古二”自己放出来的。
![]()
他说得明白,自己不图名不图利,只为讨个公道。
可谁想到,一场维权,最后炸出半个娱乐圈的人设崩塌?
一、金靖遭“低俗玩笑”,女演员被羞辱得太轻易
金靖这几年凭实力打拼,从综艺节目一路演到大制作正剧。
好不容易在《繁花》中拿到一角,结果角色被删光也就算了,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她在幕后成了别人调侃的对象。
![]()
在流出的录音里,有关金靖的段落令人震惊。
导演王家卫和编剧秦雯,一边吃饭一边闲聊,突然提到金靖。
接着,语气轻浮、言辞不堪,他们的话题从角色演绎滑向了演员身材。
说实话,就算不看娱乐圈,这样的言论放在任何行业都过分。
![]()
一个努力打拼的女演员,背后却被人用“那种”词汇来指点、取笑?
说“没恶意”,都显得太轻描淡写了。
更让人愤怒的是,金靖本人至今没有回应,或许是太委屈、太无力。
这不是她的错,但她却承担了最难堪的后果。
这就像是某些人仗着“我是大导”,觉得开几个黄腔、嘲笑下属,是种“权利”或“幽默”。
![]()
而旁边的人还附和,仿佛这很正常。
那请问,这种“幽默”除了暴露素质,能给谁带来好处?
二、唐嫣被“套路”,多年付出换来一句“装”
其实在《繁花》的选角阶段,王家卫曾力挺唐嫣,还公开夸她气质贴合角色。
唐嫣也没让人失望——三年闭关,苦学上海话,拍一场戏能来几十遍。
可录音一出来,才发现背地里的评价却让人瞠目结舌。
![]()
原来早就有人故意设局,让唐嫣“迟到”,制造她耍大牌的假象;
原来别人越是努力,反而越容易被贴上“装”的标签;
原来那些看起来尊重演员的导演,转身就拿演员开玩笑、设计“拿捏”桥段。
最让人心寒的是,这种操控是有预谋的。
他们想通过“流程安排”让唐嫣吃亏,让她无声变成别人嘴里的“问题艺人”。
![]()
网友一句话扎心:她再装,也没那些人装得深沉。
一个演员敬业到这种程度,却成了“背后闲话”的主角,这让多少在职场拼命打拼的人感同身受?
唐嫣的遭遇,其实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娱乐圈。
只是这一次,连录音都出来了,才让人看清“人设”背后的冷漠与欺骗。
三、刘诗诗“台词被移”,被区别对待的那份寒意
刘诗诗本是《流金岁月》的主演之一,角色本应有自己的光彩和表达。
但在剧本实际拍摄中,她的一段关键台词竟然被移交给了另一位女主角。
而当她提出疑问时,并没有得到解释,反倒被斥为“多事”。
![]()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那段台词原本就是根据角色设定而生,为什么无缘无故“换人”?
后来有传言称,这其中另有关系牵扯。比如导演和某演员经纪人关系亲密。
于是,资源分配就变成了“看背景”而不是“看角色”。
刘诗诗一直被认为是清冷、不争的代表,但这次录音却让人看到——即便咖位再高,背景不硬,也难以撑住一部戏的公正。
![]()
更讽刺的是,剧组内部竟然连谁写的台词都搞不清楚,甚至连主创都承认:“台词不是我写的,是别人搞出来的。”
这话听起来荒唐,却真实得让人背后发凉。
一个演员的职业尊严,一个角色的艺术表达,原来只要“上面人说句话”,就能被轻易改写。
四、陈道明、游本昌也“中枪”,幕后评头论足变成日常消遣
除了金靖、唐嫣、刘诗诗,录音里还“波及”了多位老戏骨。
比如老艺术家游本昌,仅仅因为爱发朋友圈,就被人私下嘲讽。
难道一个演员连分享生活的自由都没有了吗?
难道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必须被“解读”、被“警惕”?
![]()
而陈道明,作为公认的实力派演员,也没能逃过“背后八卦”的攻击。
有人揶揄他记不住台词,有人用奇怪的词汇形容他的性格。
曾几何时,这些人是敬佩的对象,是剧组请来的中坚力量。
可如今,却成了饭桌上的“段子素材”,成了别人彰显优越感的道具。
![]()
这种背后评点、私下贬低的风气,不只是失了分寸,更是道德的塌房。
五、编剧古二维权背后的心酸
放出这些录音的人,是《繁花》项目的一位参与者——古二。
他不是外人,而是曾在剧组里干过几年事的青年编剧。
说白了,他写过剧本,搭过框架,提供过创意,还做过生活助理,甚至端茶送饭都不在话下。
可最终,剧播了,奖拿了,却没有他的名字。
![]()
最初他选择忍,发文表达不满,没人理;后来他放出第一批录音,还是热度有限;
直到这一次,他孤注一掷,一口气放出6段重磅对话内容,才终于被看见。
可代价也来了——他被封号、被封口、被指“侵权”。
剧组一边指责他不道德,一边又不肯回应那些“内容是真是假”。
更残酷的是,古二身患渐冻症,这种病严重影响肌肉、说话和行动能力,未来不可预知。
![]()
对他来说,这样的“反抗”,或许真的是拼尽最后一口气。
他明知道做这件事,可能再也没有剧组敢用他,可能彻底封死自己在这个行业的出路,
可他还是决定说出来。
有人说他“曝光私密”,但也有人说:若不是没路走,谁愿意砸掉自己的饭碗?
六、神坛上的人,也得有人性底线
这些年,“神坛”上的王家卫,一直被外界捧得高高在上。
文艺、深沉、镜头美学、人物情绪,这些标签如同光环围绕着他。
可听完这次录音,网友的第一反应是:这人也太“接地府”了。
一个导演,要调动整个剧组资源,本应担当起艺术与人格的榜样。
![]()
可如今,一边让人感动于镜头语言,一边又在私下把演员编剧当笑柄。
更有网友调侃:原来王导的“文艺”只是墨镜挡着的脸皮,嘴上却一点都不文艺。
其实这不是简单的“说闲话”问题,而是影视行业权力结构失衡下,个体被轻视、被踩在脚下的实录。
一个掌控生杀大权的导演和编剧,可以随意调换演员台词,可以左右剪辑删戏。
甚至可以在剧播后决定谁能有署名,谁就像没来过一样。
![]()
这是“话语权”带来的傲慢。
七、尾声:真正的“装”,不是演员,而是人心
这次事件,不只是一个导演“翻车”,也不只是一个编剧“发难”。
它更像是一面镜子,让人看到娱乐圈背后的潜规则:
演员靠拼命练习赢不来尊重;
编剧写得再多,也抵不过一句“这不是你写的”;
![]()
有关系的演员台词能加戏,没关系的就成牺牲品。
一部剧不是一个人能成就的,是许多无名之辈在背后默默付出的结果。
可当这些努力都成了少数人的垫脚石、炫耀资本,所谓的“作品”、“荣誉”又算得上什么?
所以,请积点口德吧——
别再把台前光鲜当作理所当然,
别再以“名导”、“名编”的姿态肆意消耗他人的尊严。
真正装的人,从来不是那些演员,而是把“戏外权力游戏”演得比“剧里还精彩”的那群人。
![]()
当人设塌了,才知道谁是真的干事,谁只是在消费别人努力。
而曾经信任他们的观众,也终究不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