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当威马汽车在微博微信上抛出这句文艺口号,配着“好事将近”的海报时,评论区没等来期待的支持,反倒被讨薪的员工和维权的车主刷了屏。
![]()
11月3日,威马汽车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好事将近,敬请期待”,一并发布的海报上则写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记者从相关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威马这个月底可能会开一个关于新车的发布会,前面说的“好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产品、网络、供应商等,“基本上什么都有。”
不过,与官方所营造的积极氛围不同的是,在评论区全是排队讨债的。
一种是来自员工,表示要讨回公司欠下的工资。
![]()
![]()
![]()
另一种是车主,希望威马能够尽快恢复保障用车体验,包括但不限于兑换充电桩、恢复车机系统、运营APP等……
![]()
![]()
值得一提的是,在威马官方微信号上,则关闭了评论区,看来也是清楚网友会说些什么。
![]()
谁还记得,威马曾是造车新势力里的“种子选手”。作为最早拿到造车资质的玩家之一,它手握百度、腾讯、红杉等明星资本的410亿融资,底气十足。
2019年还以1.68万台的销量稳坐新势力第二,仅次于蔚来。那时的威马,是资本市场眼里靠谱的代名词。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就从云端跌落,2023年申请破产重整时,留下了450亿元债务的烂摊子,创始人沈晖还被传跑路海外。
其实,威马的崩塌早有预兆,根子就烂在内部管理上。
有前员工爆料:“公司内部不是没人做事,而是一组人做事,其他组拆台”。
联合创始人侯海靖在成都研究院是“一言堂”做派,砸杯子摔书是日常,更荒唐的是为了争权,硬是让EX5 Z车型装了两套车机系统——一套是他为控费搞的,一套是研发团队的,双倍的钱花出去,用户体验却一塌糊涂。
这种内耗到2022年就露了馅,连员工福利房的房租都交不起,房东直接赶人,那时的威马早已是“四处刨坑补钱”的窘境。
伴随威马经营陷入困境,公司员工也成为受害者,拿不到工资。2023年,威马汽车被曝无故拖欠248名员工2023年2月至5月期间工资报酬共计约1339万元。
这个数字之后越滚越大,在威马汽车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重整案附表显示,威马拖欠的员工薪资、赔偿金和福利金已经超过4000万元,人均债权金额超过10万元。
另外,威马汽车还拖欠着供应链、市场服务、销售和其他服务等合作人的金额高达17.34亿元。
![]()
当然,最惨的还是买了威马汽车的普车主们,售后服务基本瘫痪,4S店几乎全部关停。所谓的“终身质保”成了“终身自保”。
聚集车主投诉的车质网显示,与威马汽车有关的大量投诉,经常会被归纳为一个绿色图标显示的问题——“配件争议、无零配件”。
![]()
事实上,这种也出现在了许多破产的车企品牌之中,比如爱驰、雷丁……这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弊端。车企与用户深度绑定,车企破产,车机等一些功能根本没法用了。
在二手车市场上的威马,也是跌成了白菜价,3-5折甩卖都没人要,大家都清楚买了容易砸手上。
事情的转机来自今年4月,法院批准了威马的重整计划。随后威马宣布将“复活”。
今年9月,威马汽车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宣告公司在历经波折后,迎来了新股东,即将恢复生产,并制定了发展规划。
目前来看,宣告“好事将近”的威马,是准备大干一场了。
但官方微信评论区一关了之,这种回避问题的态度,怎么让人相信它真的想重整旗鼓?
新能源汽车市场从不缺机会,但缺的是敬畏心——对员工的责任、对用户的诚信、对市场的尊重。
复活不是一场收割韭菜的骗局。威马能不能真的“回响”,就看它接下来是动嘴还是动手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