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边高举“合资进入智能时代”的大旗,一边是用户跟车机的对话答非所问,看似荒诞的一幕,其实是如今合资车企智能化进程的真实缩影。
当国内车市的竞争迈入“智能化”篇章,频频失利的合资车企们终于在今年下定决心猛补“智能课”,拉开了属于合资反击的序幕。
尽管都在反击,但各家的力度却大相径庭,其中最卖力的当属东风日产。刚刚在2025东京车展上大放异彩的东风日产N7(参数丨图片)便是最佳佐证,一经问世便一举成为合资纯电家轿新标杆,更是在竞争激烈、产品加速迭代的当下,做到畅销的连续性,实力可见一斑。
其实直接反应合资车企转型力度的,不是口号有多响,而是如何看待智能化与电动化之间的关系。有人将电动化与智能化牢牢绑定,全力押注新能源赛道,还有人片面的将智能与智能驾驶辅助之间划等号,造成这种差异现象的背后,并非企业战略的不同,核心其实只有两个字——成本,毕竟对“油车”进行大规模改动,怎么算都不是一笔划算生意。但真正的全力以赴,恰恰应当是不计成本的油电同进,譬如东风日产,在N7之后,又迎来鸿蒙座舱合资第一车。
多数合资“极端”的智能化理解,造成了如今那些仍然信任合资油车的用户有着被抛弃的错觉,一边是自己想要的可靠、耐用,一边是成为生活一部分的智能化体验,他们只能无奈做出取舍。
![]()
天籁·鸿蒙座舱的推出,更像是东风日产对他们的回应:需求有被看见、会被重视,可以拥有一份“不做取舍”的答卷。
那,天籁·鸿蒙座舱相较传统“油车”改在了何处?带来了些什么?背后又代表何种趋势和布局?我们今天好好聊一聊。
“座椅专家”与科技顶流的双剑合璧
华为,作为如今的车圈第一梯队,甚至是首屈一指的头部智能座舱解决专家,为啥在东风日产之前却无“油车”选择与其合作,甚至部分“油车”有华为乾崑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却没有广受好评的鸿蒙座舱?
原因很简单,就是难度系数太大、成本太高。以往功能稍多的车在车内能看到密密麻麻的按键,这就是“油车”点到点控制逻辑的明显特征,各个子系统间各自独立、互不关联,这种传统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不仅无法满足智能化所需的联动控制,且每一个功能的增加都是新负担,对于车机UI/UE的设计同样构成挑战。
![]()
而天籁·鸿蒙座舱完全重构了以往油车的电子电气化架构布局,它不光是换装一块尺寸15 .6英寸、2K超清分辨率、屏占比87%的悬浮式HUAWEI智慧屏,看上去更科技、更清晰那么简单,真正带来体验质变的实际是背后满血鸿蒙座舱5带来的简便、快捷、清晰的控制方式。
![]()
首先,天籁·鸿蒙座舱的页面设计就与以往油车单调、刻板的样式不同,鸿蒙座舱5原生的简约精致界面风格和个性化的菜单布局,与如今智能手机的风格较为类似,上手较为容易,各种不同功能的分类一目了然、通俗易懂,直接置于桌面之上的卡片式设计不仅可0层级触达,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习惯自定义,没有以往油车那种隐藏很深的三级、甚至四级菜单设定,操作直观且高效,还可进行根据一屏3D控车这种所见即所得的灵活交付方式,轻松快捷实现对于车辆主要功能的控制。
![]()
基于各系统、功能之间更高效的交互和更强的算力等,具备高效、灵活控车的硬件支持,意味着控车除了用手指触屏外,还可以通过语音或其它发布指令实现控制车辆功。基于此,天籁·鸿蒙座舱还配备了AI级智慧语音助手,它采用鸿蒙座舱5.0全新MoLA架构,通过融合通用AI大模型与导航、控车等垂域大模型,加上每天超过24万次的云端语音训练+端侧语音模型,它不仅是精准Get到对话者的意思,以聊天的方式实现便捷控车、导航等。
![]()
另外电子电气化架构的重新梳理和交互,也意味着不同功能之间有了更多的联动,以往一个按钮记录一个座椅位置的一键模式成为过去,转而替代的是,根据不同场景设定,一键实现全车功能达到需要的状态。
天籁·鸿蒙座舱根据高频使用场景的需要,设定了三大场景模式+五大预设智慧场景的组合,包括上班、下班、出游等,提供不同的车内氛围和功能,并且支持智慧编排场景,可根据用户的不同喜好、不同使用场景进行自定义。
显然,天籁·鸿蒙座舱提供的是以往油车完全不可想象的交互、控制方式,它所理解的智能不是把“控制按钮装进屏幕”,而是让用户有熟悉的智能手机式控制方式实现更便利、高效的智能座舱体验。
![]()
不光如此,天籁·鸿蒙座舱还配备了多项原厂定制便捷智能装备,颈枕+平板/手机支架,配合上满血鸿蒙座舱5的车机互联以及NFC数据感应传输方式,轻松实现手机、车机的无缝切换体验,再配合鸿蒙座舱自带的48+生态应用,以及HSpace-Link外设无感配对功能,轻松满足车内乘员的不同娱乐需求。
当然,“天籁”IP作为国内中级车体验的标准制定者、开拓者,它自身历经数十年积累的经验和独到理解也依旧得以保留,例如对于实体按键的保留,可以做到与屏幕触控完美适配,甚至悬浮式屏幕的尺寸和位置设计,也有自己的坚持,实现功能便利性最大化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驾驶者的影响,甚至还不能影响空调出口风的出风量。
![]()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天籁”IP一贯对于舒适性的精益求精在天籁·鸿蒙座舱上也得以呈现,不仅通过真皮、麂皮等材质的搭配实现对全舱90%可触面积的包覆,以保证车内的观感、和触感的高级感和舒适度,尤其是有口皆碑的“日产大沙发”也再次得到升级,行业独有 Spinal人体工学座椅造型,不仅依然柔软舒适、久坐不累,更是有了“女王副驾”的加持,有了“躺着更舒服”的新体验。
![]()
智能,在天籁·鸿蒙座舱这样一款标杆级产品身上,成了提升体验的工具。当行业因为成本问题选择对“油车拥趸”的需求选择视而不见的时候,天籁·鸿蒙座舱选择的是将成本的压力和升级的难度留给自己,给用户一个不需要在智能化和可靠性、成熟度上做取舍的选择。
造车思维的根本性转变
合资车企的新时代答案
尽管如今的国内车市新能源产品成了新主角,在声量方面更是一度造成“油车”已消亡的假象,但实际这种现象的产生,更像是那些全力押注新能源的厂商自我安慰、麻痹的借口。事实上,仍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尤其是主流价位段的目标受众,他们无法承受选新能源汽车时需要承担的高昂试错成本,经历一百多年演变已然十分成熟的“油车”依旧是他们的内心所爱。
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国内汽车市场的燃油车市场份额仍然高达近49.9%,也就是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占据了绝大多数发声渠道的大环境下,年销近3千万辆的国内汽车市场,仍有接近1500万的用户坚定地站在了油车的一边。
另外,相较于年初,油车的市场份额更是有所回升,而伴随着这一趋势的,是今年一众油车厂商努力提升自己的智能化水准,从系统的量身定制到高算力硬件的装车,一切都是为了给“油车”一个过得去的智能化体验。
二者之间呈现正比的现象或许没有必然关联,但也不可否认,会有相当一部分用户选择在油车符合自己的智能化生活习惯之后坚定不移的选择“油车”。天籁·鸿蒙座舱的落地,无疑就是东风日产对于这些用户迫切需求的最佳回应。
![]()
天籁·鸿蒙座舱的诞生,在《汽车通讯社》看来,是东风日产产品定义从1.0到2.0跃迁的关键转折点。
以往,作为合资车企的标杆级产品,类似于天籁这般的明星产品,每一次更新改款,都有着较为长远的规划,几乎是亮相一代研制一代,每一代更迭都按部就班。
![]()
但天籁·鸿蒙座舱显然并非这种长期规划下的产物,而是应对当下用户迫切需求的快速响应,它要做的是承接住“油车”拥趸迫切需要智能化体验的关键窗口期。这种打破常规、实时根据用户需求调整的动态产品战略,标志着东风日产以往工程师定义产品形态的固有模式被打破,转而替代的是以用户需求为驱动、快速、精准解决用户痛点的新体系。
![]()
天籁·鸿蒙座舱或许也仅仅只是个开始,明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将迎来收缩,而“油车”普遍智能化也在加速进化,份额有望迎来更大的回升,在这种全新机制下、有了天籁·鸿蒙座舱经验的东风日产带来更多更主流、更智能的“油车”也并非没有可能。
东风日产速度+全球思维
前不久的2025东京车展上,一辆中国生产制造浑身“中国味”的东风日产N7稳坐日产展台的C位,不光是展会上的亮眼明星,更是日产汽车“在中国,为全球”战略的最佳注脚。
![]()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11月6日,日产汽车又与东风汽车集团共同投资10亿元人民币成立日产进出口(广州)有限公司,要知道,这可是外资车企在华设立的首个合资整车进出口公司,也意味着中国制造的更多日产智能车、新能源车将走向全球市场。
相较于以往合资车企只是将“以中国为主导”视作口号,东风日产这次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次“总部主导研发”向“中国先行”的转型正在加速落地。
隐藏在东风日产N7、天籁·鸿蒙座舱背后的,是日产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站在这场行业变革最前沿的清醒认识,更是对需求驱动下整车制造业从单打独斗迈向跨界合作共赢模式的精准判断,是一次关于合资车企全球化模式的大胆尝试。
无疑,在这场汽车行业的巨变中,东风日产大刀阔斧的积极求变走在了合资车企的前列,依靠着中国成熟、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和新能源、智能化技术体系,它或将成为合资车企生存模式的全新范本,甚至是拉开世界汽车格局的新篇章。
![]()
无论是融入国内顶尖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东风日产N7,还是满血鸿蒙座舱5加持的“燃油智能第一车”天籁·鸿蒙座舱,东风日产这种新能源+智能化并行战略所展现的全球视野和战略前瞻性以及超强行动力,妥妥在这场行业格局的大变革中占据了先机。反观日产的日系两兄弟,就以天籁·鸿蒙座舱为例,凭借超强舒适度牢牢把握中型车受众核心需求,再加上绝对领先的智能化助力,它率先迈出的这一步,或许将成为未来日系品牌全新市场格局的预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