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盐城环保高新区党工委与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共同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会暨“双高协同”联席会议。校地双方齐聚一堂,在实地考察与深度研讨中,勾勒出教育、科技、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图景,为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当前,江苏正以“五个一”融合发展体系推动“双高协同”,而盐城环保高新区凭借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的产业根基,与盐城师范学院“环境+”学科集群形成天然契合。活动中,与会者先后到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盐城分中心、南大华兴公司等地实地考察调研。在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选址现场,校地双方就平台布局展开细致交流。“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正是‘双高协同’要打通的关键节点。”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主要负责人指出,通过联学铸共识、联络强情感、联建促发展的“三联”模式,“双高协同”已实现从单点创新向系统创新的跨越。
![]()
作为全省首批、盐城唯一的“双高协同”试点单位,盐城环保高新区启动试点工作以来,聚焦成果转化核心,联合高校逐步构建起人才链、平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在人才共育方面,校地双方创新“一专三员”机制,在企业、高校、园区配置专职联络员,联合培养60余名“科技红娘”,夯实协同基础。盐城师范学院同步推行“双导师+双基地”模式,选派2名教师脱产服务企业,推荐3名企业负责人参评省“产业教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平台共建则为协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双方以“总店+分店”“实体+云端”模式布局5家“科技成果超市”,集中展示300项成果与110余项需求。“盐科宝”平台同步上线630余项成果,使供需对接效率提升40%。盐城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正式签约,与南京大学盐城环保研究院等共建中试基地,打造“即研即推、即评即转”的转化“快车道”。特别是资金联动方面,校地联合中国建设银行首创“科研保”产品,与黄海金控形成“投贷保”机制,首批遴选盐城师范学院“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研究”等5个项目孵化,加速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
“‘双高协同’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是要重塑创新生态。”在联席会议交流发言阶段,盐城师范学院相关负责人的观点引发共鸣。为此,校地双方建立三大核心机制——双向嵌入机制,推行“教授进企业任科技副总、企业家进课堂当行业导师”的双挂职模式,让科研精准对接产业痛点;梯度培育机制,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专精特新—独角兽”培育链,概念验证中心已储备15个项目,力争三年内培育15家高企;生态支撑机制,建设1万平方米工作基地,每月举办“成果集市”,筑牢人才支撑。
![]()
活动中,盐城师范学院还分别与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盐城基地进行“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授牌;盐城环保高新区与盐城师范学院签约共建盐城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盐城师范学院绿色低碳学院分别与蓝源智储(盐城)科技有限公司、钠固技术研究(盐城)有限公司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
![]()
![]()
面向未来,盐城环保高新区与合作高校将紧盯前沿领域,依托双碳服务大厦与概念验证中心等载体,持续推动绿色化、数字化改造,培育填补空白的科创产品,以“双高协同”的生动实践,书写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发展创新答卷。
来源:盐城环保高新区 亭湖区融媒体中心 亭湖区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