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
(大雪纷飞)
嘉庆七年,冬天,京师。
冬日的寒风凛冽,冷的要命,但在一处并不起眼的宅院里,却是炉火正旺,人声鼎沸。
人群之中的主角,不是什么倡优戏子,也不是达官显贵,而是几只色彩斑斓的鹌鹑,小小的鹌鹑扇动翅膀,搏斗撕咬,赌客们的吆喝与银钱的叮当声交织,这就是当时大清朝颇为流行的一种“开圈斗鹑”,基本上和斗鸡,斗蟋蟀是一样的。
圈出一块地来,选上两只鹌鹑,赌客分别押注,看哪一只能把另一只斗的遍体鳞伤,押对的大赚一笔,押错的也不气馁,因为很快就会换上两只新的鹌鹑,开始下一轮。
组织这场赌局的,是一个叫做袁赐的人,当然这院子也是他的,鹌鹑也多是他饲养的。
袁赐是什么人呢?史料里没细说,只说他有职务在身,估计是一个家底颇为丰厚的闲散官员。
既然家底颇为丰厚,那么他开场子搞赌局,多半就不是为了钱,而只是为了玩。
有钱人嘛,变着法的玩,就是找个乐子。
只是,鹌鹑的叫声是很尖锐的,而且非常吵,围看的赌客们也是扯着嗓子一直嚷,你这动静闹的太大,很快就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谁呢?是步军统领衙门的官兵金配。
步军统领衙门,是清代京师的卫戍部队,负责城门的防务,城内的治安,日常维稳,当然民事和刑事案件他们也可以协同负责,可以说权力很大,兼具警察和军队的性质。
也许是自己发现,也许是得到了线索,金配很快带着大队官兵,将开设赌局的袁赐当场抓获,一众赌客也被堵在了院子里出不去了。
想一下这是很恐怖的,袁赐再闲散,他也是朝廷命官,包括院子里这群赌客,绝大多数也都是公务人员,他们的身份敏感,一旦被金配捉住,朝廷问责,小则罢官免职,永不录用,大则充军流放,这辈子就别想回来了。
好在,这个金配他身为执法人员,他也不干净,这趟来他不是奔着打击违法犯罪,净化京师环境来的,他的目的是讹诈钱财,看看能不能从袁赐的身上捞点油水。
金配可谓是狮子大开口,张嘴就要白银三千两,袁赐说我的金大人呐,我一年的俸禄还不到一百两,我到哪儿去给你弄这三千两啊?
不是袁赐不想贿赂金配,实在是他真的掏不出这些钱来。
金配说那不成,你开设赌局,聚众赌博,这是大罪,你不花钱消灾能行么?这么着吧,今天你拿不上,我可以缓你几天,下周一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我来取钱,钱给到位了,你这赌场我不仅不举报,以后我还罩着,保管你平安无事,可你要是不给钱,你就等着狠狠的挨收拾吧。
金配说完,扬长而去,这可算是把袁赐给急坏了。
如果袁赐真有三千两,他真愿意给,可问题是他真没有,难不成一周之后自己就要束手待毙,等着金配揭发自己?
![]()
(清代官员)
好在,袁赐为官多年,总还是有两个朋友的,他很快就找到了几年前在官场的故旧,一个叫做鄂罗锡,一个叫做叶勒图。
老鄂和老叶官儿不大,但他们能在御前行走,和皇帝说的上话,而且他们人脉通达,京师有头有脸的人物,就没有他们不认识的。
袁赐找到鄂罗锡和叶勒图,希望两个人可以帮自己找找关系,把事情给搞定了,鄂罗锡和叶勒图也不是盖的,而且人也很仗义,马上他们就找到步军统领衙门的最高长官,提督明安。
鄂罗锡说明啊,你手底下有个叫做金配的官兵,是不是。
明安说是。
叶勒图说这个金小兄弟啊,最近和我另外一个兄弟袁赐闹了误会,这冤家宜解不宜结,还请明大人说和说和,最好是把误会给解除了。
明安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混到他这个位置上,他还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么?马上他就把金配给叫来,让金配不要盯着袁赐不放了。
上官发话,金配心里不乐意,他也不敢发作,只能连声称是,说大人您放心,这袁大人既是大人们的朋友,小人哪儿敢为难得罪,日后见了一定是请安问好,照顾周到。
事已办成,鄂罗锡和叶勒图就走了。
这两个人,行走御前,在军机处也有差事,明安也轻易不敢得罪,何况两个人走之前还专门和明安说放心吧,这事儿肯定不能让你白干,自有厚礼相谢。
只是几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这所谓的厚礼相谢,明安却一直没等来。
下属要发财,自己给拦住了,那下属能服么?下属肯定不服啊,自己是领导,可是也要下属支持自己,自己的工作才干得下去,那自己是不是也得掏钱安慰补偿下属,给金配卖点好呢?
反正言而总之总而言之,自己不能白干呐,到最后明安实在是等不及了,干脆主动找到鄂罗锡和叶勒图,说两位,之前说厚礼相谢,我等了挺老长时间,也没见到厚礼啊,您两位什么时候给我啊。
鄂罗锡和叶勒图那天回去之后,他们以为袁赐肯定是懂事儿的,指定早把钱给明安送过去了,结果没成想,袁赐跟没事人一样,接着开他的赌场,谁他也没贿赂,谁他也没打点。
怎么着?你袁赐找我们办事儿,不能说办事儿用的钱也得我们掏吧?
俩人挺来气,让明安稍作等候,然后马上就去了趟袁赐家。
![]()
(行贿)
要说这袁赐真是抠,要被金配举报揭发的时候,他火急火燎,求着别人给他办事,可事情办成了,自己安全了,他就和没事人一样,一分钱也不打算掏了。
只不过,这回鄂罗锡和叶勒图都找上门来了,袁赐不情不愿,还是从兜里拿出了白银一千两。
钱拿到了,两个人返回衙门,发现明安等不及,已经先回家了,于是俩人只好又派了一个下人拿着五百两银子,送到了明安的家里。
哎,老鄂和老叶也不白跑,他们中途还截了五百两。
刚才我们用了衙门作为地点,这个值得注意一下,就是说,明安去找鄂罗锡和叶勒图,不是去的府邸,而是去的他们上班的衙门,是单位。
下人带着五百两银子到明安的家里,看到了十分搞笑的一幕:
“是日,明安正差。家人在彼坐索”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明安和明安的家人早就收拾好了,一个一个翘首以盼,就等着这笔钱呢。
五百两银子到手,明安心满意足,但是还没开心几天,他就听说,京师里流言四起,说袁赐圈地斗鹌鹑的事情已经传开了,其中更涉及几个京官之间的权钱交易。
明安一听,心说坏了,事情一旦败露,自己受贿的事情也瞒不住,真要让皇帝给知道了,那就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这五百两银子他还没捂热乎,只能是依依不舍的暂时先退还给鄂罗锡和叶勒图,那意思就是,不管出事不出事,反正贿资暂时不在我手里,等到风声过了,自己再拿回来就是了。(或者是真的不敢要了)
只是啊,这机关算尽,布下天罗地网终成茧,聪敏过头,织就锦绣牢笼自缚身,明安家的下人按照主子的意思,又把这五百两送回了鄂罗锡和叶勒图上班的衙门,但这个下人啊,他不认识路,七拐八拐竟然错走到了刑部衙门,把银子给送到刑部去了。
刑部的官员说你是谁啊,送钱给谁啊,下人说我是步军统领明安府上的,主子说风声太紧,让我把袁赐贿赂的钱先送回来...
下人竹筒倒豆子,一股脑儿说了干净,刑部一听还有这好事儿呢,人在单位坐,案从天上来,他们马上就逮捕了下人,没收了赃银,然后根据下人的叙述写了折子,飞报紫禁城,请嘉庆皇帝定夺。
![]()
(嘉庆皇帝)
要说这个明安啊,还是个觉罗,宗室中人,更是嘉庆皇帝一手提拔,一路重用起来的,嘉庆把折子拿过来一看,前因后果弄明白,他差点没气昏过去。
皇帝生气的不仅仅是明安贪赃枉法,他更气自己看错了人,用错了人。
在这种情绪下,皇帝马上就褫夺了明安的所有职务,立刻将他流放伊犁,军前效力。
鄂罗锡和叶勒图也收钱了,也枉法了,自然也不能幸免,先带枷两个月,刑毕后也发往伊犁。
至于袁赐和金配,两个人的结局截然不同,袁赐开设赌场,被狠狠的打了一顿,发配黑龙江,而金配虽然在执法过程中妄图讹诈钱财,但中途因为袁赐找人了,他就没讹成,他没得到任何不义之财,皇帝认为金配这个人还是可用的,直接就给他升职了。
一般来说,文章写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但是这回不太一样,这回还有后续。
刑莫重于死,而流次之,在清代法律体系中,流放是五刑中仅次于死刑的刑罚,而流放伊犁,又是所有流放地点中等级最高,最严厉的一种,通常针对的是政治犯,重罪官员或有影响力的文人,比如之前作者讲过的洪亮吉,他就被流放到伊犁过。
对于一个官员而言,被流放伊犁,等同于政治生命的死刑。这意味着你被皇帝和朝廷彻底抛弃,所有的功名,官职,荣耀一朝尽失。
而且不是说你到了伊犁你就养老了,你就田园牧歌了,那不是的,你要屯田,当差,为奴,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而且永无休止。
再加上经济上的困顿,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精神的禁锢,这人被流放伊犁,基本上就算是废了。
但是说出来您都不信,从京中要员被流放到伊犁的明安,他非常的坚韧,不气不馁,一顿猛干,表现出色,竟然不久之后就被火箭式提拔为了伊犁领队大臣。
而这个职务,是当地的二把手,手握实权的高级军事指挥官和行政长官。
天意如骰暗轮回,魔瞳半启映残杯。
夜海沉星终有烬,铁幕崩时见飞灰。
想不到啊,想不到,竟然是这样的结局...
参考资料:
《清史稿》
《县志大全》
《清仁宗实录·卷九十三》
刘禹含.清代贪污犯罪治理研究.黑龙江大学,2020
陈凯健.清代贪污贿赂犯罪的治理及其镜鉴研究.扬州大学,20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