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立冬将至,记得“多吃3白3黄,忌吃1红”,老传统别丢,平安入冬

0
分享至

昨晚睡前还穿着薄外套晃悠,今早一开门差点被冷风掀个趔趄,

得,这是冬天要正式“报到”了。

立冬,作为“四立”之一,老辈人眼里这可不是简单的降温,而是“万物闭蓄、休养生息”的信号,连吃饭都得跟着节气“转舵”。

别嫌老规矩麻烦,那些口口相传的“吃什么、忌什么”,藏的全是过冬的智慧。

今天就跟大伙掰扯掰扯,立冬必吃的“3白3黄”和碰不得的“1红”,都是实打实的老传统。


先说说为啥立冬要讲究“3白3黄”。

古代农耕社会里,立冬是个大日子,既要犒劳一年的辛苦,又要为寒冬储备“能量”,这就是老话说的“补冬”习俗。

但进补不是瞎吃,得顺应当季食材的性子来。

冬天空气干、气温低,“白”色食材多滋润,“黄”色食材偏温润,刚好跟这个季节的“敛藏”劲儿对上。

不像现在超市啥都能买到,老辈人全靠当季菜过冬,能被挑出来的“3白3黄”,那都是经受过时间考验的“过冬硬通货”。


先看这“3白”,个个都是藏在寻常巷陌里的宝贝。

首当其冲的就是白萝卜,老话“冬吃萝卜赛人参”可不是唬人的。

这时候的萝卜刚从地里挖出来,带着泥土气,咬一口脆生生的,汁水能溅一脸。

老辈人过冬爱把萝卜埋在院子的沙土里,吃的时候刨出来,不管是炖排骨还是切丝凉拌,都能把平淡的饭菜衬得鲜亮。

我奶奶当年立冬必做萝卜丸子,把萝卜擦成丝挤掉水分,和着肉末炸得金黄,说是“吃了暖身,整个冬天都舒坦”。


第二白是山药,这东西简直是为冬天量身定做的。

带泥的山药搁家里能存大半个月,削皮的时候注意戴手套,不然黏液沾手容易痒。

最简单的吃法就是蒸着吃,筷子一戳能穿透就熟了,淋点蓝莓酱,软糯里带着清甜,老人小孩都爱吃。

老辈人说山药“面得很,能当饭吃”,确实,煮小米粥的时候丢几块,粥都变得黏糊糊的,喝下去胃里暖暖的。


第三白必须是银耳,这可是冬日里的“润燥高手”。

干银耳看着不起眼,泡发后能涨成一大碗,尤其搭配雪梨煮羹,清甜的味道能驱散屋里的干燥。

泡银耳有个小窍门,加一勺面粉抓洗几下,褶皱里的杂质全没了,煮出来的羹汤色透亮。

我妈总说,以前冬天没那么多水果,就靠银耳羹给全家“润一润”,这习惯传到现在,立冬当天的灶台边总飘着银耳的香气。


再讲“3黄”,每一样都带着温暖的烟火气。

南瓜绝对是老辈人的“过冬储备粮天花板”,皮厚耐存,切开后金灿灿的果肉看着就喜庆。

记得小时候,立冬后奶奶会把南瓜蒸烂,和着面粉做饼,不用放糖都甜丝丝的。

南瓜的妙处在于百搭,炖菜、熬粥、做点心都行,难怪古人说它“秋末冬初食之,最宜”。


第二黄是红薯,街头烤红薯的香味一飘,就知道冬天真的来了。

挑红薯有门道,要选细长的红心品种,烤出来流蜜还起沙。

老辈人过冬爱把红薯埋在灶膛余烬里,等做饭时顺便焖熟,扒出来拍掉灰,剥开皮趁热吃,烫得直跺脚也舍不得撒手。

现在虽然有烤箱,但总觉得少了点当年在灶台边等红薯的期待感。


第三黄是小米,这不起眼的杂粮藏着最实在的温暖。

立冬后晨起喝一碗小米粥,配着腌萝卜干,简单却舒服。

小米得选当年的新米,颗粒饱满,煮出来才会有厚厚的米油。

老辈人常说“小米养人”,以前物资匮乏的时候,冬天能喝上小米粥,再卧个鸡蛋,就是顶好的滋补了,这比啥山珍海味都贴心。


最后说这“忌吃1红”——红心甘蔗。

甘蔗本身是秋冬好食材,汁水甜润,但一旦出现红心就碰不得了。

老辈人早有经验,立冬后气温低,甘蔗容易在储存中霉变,红心就是变质的信号。

挑甘蔗要选表皮鲜亮、捏着硬实的,削皮后果肉白中带黄才新鲜。要是贪便宜买了红心的,哪怕只坏一点也别吃,扔了可惜总比吃着闹心强。


其实老祖宗的饮食规矩,从来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跟着节气过日子的智慧。

立冬吃“3白3黄”,不是要补得多金贵,而是吃当季的新鲜,吃储存的踏实;忌那“1红”,也不是刻意忌口,而是懂得分辨好坏。

明天立冬,不妨去菜市场挑些萝卜、南瓜、红薯,炖一锅暖暖的汤,烤几块香甜的红薯。

这些寻常食材里,藏着的是过冬的安稳,更是丢不得的老传统。

毕竟,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才是对季节最好的回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万代万物皆可METAIL BUILD,黄金射手星矢公布

万代万物皆可METAIL BUILD,黄金射手星矢公布

积木圈子
2025-11-15 10:23:27
年终争冠战对阵出炉:阿卡首进决赛!第16次战辛纳,近8次交手7胜

年终争冠战对阵出炉:阿卡首进决赛!第16次战辛纳,近8次交手7胜

我爱英超
2025-11-16 06:04:25
彭博社:中国银行发行虚假贷款?网友:这不是很正常吗?

彭博社:中国银行发行虚假贷款?网友:这不是很正常吗?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6 10:58:31
“生死都在台湾?”郭台铭:若两岸开战,将提供物资用以对抗大陆

“生死都在台湾?”郭台铭:若两岸开战,将提供物资用以对抗大陆

boss外传
2025-07-30 11:00:03
大疆之后,深圳五个年轻人,又杀出一个“全球第一”!

大疆之后,深圳五个年轻人,又杀出一个“全球第一”!

史纪文谭
2025-11-12 11:24:53
恭喜!刘国梁当选国际乒联执行副主席,得票率90%第一,柳承敏落选

恭喜!刘国梁当选国际乒联执行副主席,得票率90%第一,柳承敏落选

冷桂零落
2025-11-16 00:35:34
感谢央视!樊振东VS林诗栋,孙颖莎VS王曼昱,时间确定,谁能夺冠

感谢央视!樊振东VS林诗栋,孙颖莎VS王曼昱,时间确定,谁能夺冠

体育大学僧
2025-11-16 08:06:12
刘宏伟律师:大范围失业的律师行业令人心痛

刘宏伟律师:大范围失业的律师行业令人心痛

网际风行
2025-10-30 07:18:43
高市早苗考虑调整“无核三原则”,中方: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高市早苗考虑调整“无核三原则”,中方: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参考消息
2025-11-15 22:01:05
湖人119-95雄鹿 球员评价:3人满分,3人及格,2人崩盘

湖人119-95雄鹿 球员评价:3人满分,3人及格,2人崩盘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6 11:49:20
全新奥迪A6来了, 长得像“液态金属”超帅,击中年轻人审美!

全新奥迪A6来了, 长得像“液态金属”超帅,击中年轻人审美!

米粒说车唯一呀
2025-11-14 19:30:42
中建掀桌:越秀请收好你的岭南招数!

中建掀桌:越秀请收好你的岭南招数!

地产十一言
2025-11-16 08:53:18
突传已婚变,恩爱夫妻对簿公堂,人设崩塌只因钱?!

突传已婚变,恩爱夫妻对簿公堂,人设崩塌只因钱?!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5 14:56:25
年度全球射手榜:C罗37球跻身前10 梅西第4 姆巴佩55球领跑

年度全球射手榜:C罗37球跻身前10 梅西第4 姆巴佩55球领跑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5 11:16:49
王楚钦讲樊振东赢球原因,刘国梁WTT该脸红!央视解说被吐槽

王楚钦讲樊振东赢球原因,刘国梁WTT该脸红!央视解说被吐槽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15 15:17:40
鸡肋家电横行,这7种收割中产,连“穷鬼”也不放过,全是智商税

鸡肋家电横行,这7种收割中产,连“穷鬼”也不放过,全是智商税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11-14 21:32:02
中国铝厂排队上市,产能快撑不住了,全球都在等这块“铁疙瘩”

中国铝厂排队上市,产能快撑不住了,全球都在等这块“铁疙瘩”

三农老历
2025-11-16 02:00:24
化浓妆的李梦昨晚演砸了

化浓妆的李梦昨晚演砸了

陶寻爱说
2025-11-16 09:24:14
图集|2025南京马拉松开跑,2.4万名跑友用脚步丈量绝美赛道

图集|2025南京马拉松开跑,2.4万名跑友用脚步丈量绝美赛道

现代快报
2025-11-16 09:13:29
熊园:10月经济全面降温的背后

熊园:10月经济全面降温的背后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2025-11-15 18:20:53
2025-11-16 12:31:00
简食记工作号 incentive-icons
简食记工作号
把简单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6905文章数 148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看透了高市早苗 采取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看透了高市早苗 采取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中国县城的打工人,快被AI培训班包围了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旅游
教育
本地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旅游要闻

孝义市胜溪湖

教育要闻

花钱存钱,家长必看的人生感悟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