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广东清远迎咀水库边上演的一幕令人揪心:百余只猫咪被放生者从铁笼中粗暴倾倒在45度陡坡上,受惊的猫咪或逃窜山林,或跃入水库,而这群放生者却在“大悲咒”的循环播放声中,自诩“积德”后扬长而去。这场耗资近3.1万元的“放生”,实则是一场对生命的漠视,更是对生态环境的公然破坏,背后甚至暗藏黑色产业链,亟需公安机关主动亮剑,以法治之力筑牢生态与生命的防线。
![]()
所谓“放生”,本应是对生命的敬畏与救赎,而清远水库的这起事件,却尽显残忍与荒谬。1120只猫咪经长途运输、集中关押,早已处于应激与健康濒危状态,被强行弃置野外后,三分之一的猫咪被迫跳湖求生,幸存者或因脱水、受伤奄奄一息,或躲入深山难以寻觅。志愿者预估,三成猫咪可能感染猫瘟,目前已有猫咪死亡,救助工作还面临药物紧缺的困境。更令人愤慨的是,这并非孤例,2023年8月,该水库就曾发生类似事件,近60只死猫横陈现场,存活猫咪多携带猫瘟病毒。如此“放生”,哪里是积德,分明是打着善念旗号的杀生,是对生命尊严的肆意践踏。
![]()
这种恶性放生的危害远不止于动物本身,更对当地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放生的猫咪若大量存活,可能破坏当地食物链平衡,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引发生态链紊乱;若携带病菌的猫咪死亡后尸体未被及时清理,还可能污染水源与土壤,影响公共卫生安全。尽管此次事件中生态部门检测显示水库水质暂未超标,但这种“侥幸”绝不能成为纵容此类行为的理由。更值得警惕的是,事件背后或隐藏着黑色产业链:放生团体通过网络募捐敛财,从猫贩子手中低价收购猫咪,而部分猫贩子竟通过抓捕流浪猫、偷盗家猫,抽血牟利后再将虚弱猫咪转卖。这条“募捐-收购-放生”的利益链,将生命异化为谋利工具,让“善举”彻底沦为恶行。
![]()
面对如此恶劣的行为,仅靠志愿者救助和部门事后处置远远不够。公安机关必须主动立案,以法治手段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规定,随意放生可能危害生态系统的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及偷盗家猫、非法牟利等行为,还可能触犯刑法。此前类似事件的发生,暴露出监管与追责的滞后,唯有主动介入、从严查处,对放生组织者、参与者处以罚款、行政拘留乃至刑事处罚,才能形成有力震慑,遏制“放生变杀生”的歪风。
敬畏生命、保护生态,从来不是形式主义的“作秀”,而是需要用法律和责任来守护的底线。清远水库的猫咪之殇,敲响了恶性放生治理的警钟。公安机关应加快案件查办,让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相关部门也需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从源头打击放生背后的黑色产业链。唯有如此,才能让“放生”回归善意的本质,才能守住生态的安全与生命的尊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