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农村河沟中逐渐“消失”的6种河鲜,八九十年代随处可见,如今为何少见了?

0
分享至

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过去还真的就是这种,山区的人可以上山采摘各种野菜野果子充饥,而靠近水源的就可以捕鱼捞虾吃!

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河沟,是藏着无数惊喜的“天然宝库”。当是哪怕没有什么工具,也可以抓到不少河虾,在洗菜,洗衣服的时候,随便去河里的一些洞穴里,泥巴里摸几下,就能有所收获!

当时,那些随处可见的河鲜,曾是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如今却渐渐从河沟里淡出了,这又是咋回事呢?以下这六种河鲜你家乡还有吗?一起来看看,你们认识几种?

(1)河蚌

对这种河鲜,估计很多人印象深刻吧,当时农村的水塘,河流里特别多,个头也大,一会儿功夫就能摸到一大盆,在冬天干塘的时候,都能用箩筐来装!


但是在当时基本没人吃它,多数都是捡回去喂鸭子,喂猪了!因为好多人嫌弃它,说它脏,我有人说它没啥肉,做了也不好吃,所以不招人喜欢!

河蚌是河沟里的“沉默滤水官”,常静卧在水底淤泥或水草根部,外壳呈椭圆形,质地坚硬,表面布满不规则的纹路,颜色多为灰褐色或黑褐色,像一块被水流打磨过的石头。

它没有灵动的身姿,却默默发挥着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鳃过滤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生。

过去农村孩子常去河沟摸河蚌,要么带回家喂鸡鸭子,要么撬开外壳,寻找里面可能存在的珍珠,哪怕只是细小的碎珠,也能当作宝贝珍藏许久。

但是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的水塘里面也没有河蚌了!

老人们都说是水质的原因,现在的很多水质不适合河蚌生存了,你认为是这样吗?

(2)野生甲鱼


前不久,在镇上赶集,发现有人卖甲鱼,说是纯野生的,要150元一斤,一只三斤左右的就要400元。好多人都是看看就走了,因为价格确实贵!要知道以前农村的野生甲鱼很多,去稻田干活就常在水沟,河边发现它,当时却很少人吃它!

野生甲鱼是河沟里的“老寿星”,学名鳖,外形辨识度极高。它的背甲光滑无纹,呈青黑色或橄榄色,边缘有柔软的裙边,腹部为白色或淡黄色,头部尖细,四肢短小却有力,趾间有蹼,既能在水底爬行,也能短暂游泳。

野生甲鱼性情机警,白天多潜伏在淤泥中或水草下,傍晚才出来活动觅食,以小鱼、小虾、螺类等为食。

因其生长缓慢,肉质鲜嫩,如今被视为是难得的滋补佳品,能吃上一顿野生甲鱼,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这东西如今花钱也未必买的到!

基本卖的,都是养殖的,说是野生的也是骗人的!多数人如果真的抓到了,根本不会拿去卖的,都自己家里人吃了!

(3)鳑鲏

一种很可爱又小巧的杂鱼,它的体型小巧,一般只有几厘米长,却是河鲜中最“爱美”的存在。


雄鳑鲏的身体色彩艳丽,背部呈蓝绿色,腹部泛着银白,鳃盖后有鲜艳的橙红色斑点,尾鳍边缘带着淡淡的蓝色,游动时像一束束流动的彩虹。

它的生存很特别,必须依赖河蚌才能繁殖,雌鳑鲏会将卵产在河蚌的鳃腔内,借助河蚌的保护让鱼卵孵化。

过去孩子们捞鱼时,总爱追逐这些彩色的小身影,即便捞到也舍不得吃,常养在玻璃瓶里,看它们在水中灵动穿梭。

其实当时很多人嫌弃这种鱼,说它味道苦,甚至还有人说这种鱼吃不得!

实际上它是可以吃的,只是比较麻烦,要去掉内脏油炸非常美味,又香又脆,很适合下酒!

(4)七星鱼

在你老家也叫它张公鱼,或者是称星鱼,学名月鳢,长得很像是纹身的泥鳅,它的体型呈圆柱形,体表光滑,颜色为暗褐色,背部布满黑色斑点,从头部到尾部排列着七八个白色或淡黄色的圆形斑点,这也是它“七星鱼”名字的由来。


它的头部宽大,口裂较深,牙齿锋利,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以小鱼、小虾、水生昆虫等为食,尤其擅长在夜间捕猎。

七星鱼的生命力极强,即便离开水,只要身体保持湿润,也能存活较长时间,过去农村人常在稻田或水沟里捕捉它,其肉质紧实,味道鲜美,是餐桌上的“硬菜”。

但是如今,好多地方都已经绝迹了,我家乡是好多年没见过它了!

(5)趴地虎

也叫它虎鲨鱼,憨憨鱼,老头鱼,棒花鱼等,这同样是一种很小的杂鱼。


它的体型短粗,身体呈纺锤形,头部宽大扁平,尾部细小,整体看起来像一根小小的木棒。

它的体表颜色与河床淤泥相近,多为灰褐色,带有不规则的深色斑纹,便于隐藏自己。

趴地虎几乎不会离开水底,总是贴着河床缓慢爬行,以水底的藻类、有机碎屑、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即便受到惊扰,也只是短距离窜动,很快又贴回水底。

过去孩子们在河边玩水,随手就能捉到几条,因其体型太小,很少被端上餐桌,却成了喂猫喂狗的“天然饲料”。在今天,如果是烘干的趴地虎都要100多块钱一斤哦,用它炒酸菜,炒辣椒都是极其美味的!

(6)河虾

每次看到河虾,就想起儿时的河虾炒韭菜了,这也是童年的美味回忆了!


河虾是河沟里的“蹦跳小透明”,它通体透明,外壳薄而软,头部有两根细长的触须,比身体还长,能感知周围的水流和食物。

它的胸部有五对步足,前两对步足带有细小的钳子,既能捕捉食物,也能清理身体,尾部呈扇形,游动时靠尾部快速摆动,常常突然蹦起,让人猝不及防。

河虾喜欢栖息在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地方,以藻类、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食!

过去农村人常用竹编的小网兜捞河虾,捞上来的河虾焯水后撒上盐,就是一道鲜美的下酒菜,一口一个,鲜味儿能从舌尖蔓延到心底。

这六种河鲜,曾是农村河沟里最寻常的存在,它们陪伴了一代人的童年,见证了乡村的烟火气息。

如今,随着环境的变化,它们渐渐从河沟里淡出,成为了记忆里的味道。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水质的恶化,是河鲜消失的核心诱因。河蚌、鳑鲏等对水质极为敏感,它们依赖清澈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生存,且没有复杂的解毒能力。

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业生产中过量的化肥、农药随雨水流入河沟,残留的化学物质破坏了水体生态;

还有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让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疯狂繁殖耗尽氧气,水底生物难以存活;

一部分工厂的工业废水夹带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更是直接威胁河鲜的生命,即便存活也会积累毒素,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就是栖息地破坏,切断了河鲜的生存根基。过去河沟里水草丰茂、淤泥洁净,是河鲜理想的栖息之所:

河蚌靠水草固定身体,鳑鲏要依附河蚌繁殖,甲鱼需淤泥冬眠。

如今,为了灌溉和防洪,许多河沟被人工硬化护坡,清除了自然水草,原本松软的淤泥被混凝土覆盖;

而过度采砂更是直接摧毁河床结构,破坏了河虾的藏身石缝、趴地虎的栖息洼地;

此外,河道垃圾堆积堵塞水流,导致水体流动性变差,水温、溶氧量失衡,进一步压缩了河鲜的生存空间。

除此以外,过度捕捞也是罪魁祸首之一,打破了生态的自然平衡。八九十年代的捕捞多为满足日常食用,规模有限,且以手工工具为主,对种群影响较小。

如今捕捞方式愈发高效,电鱼、毒鱼等非法手段屡禁不止,不分大小、不分种类的“一扫而空”,让河鲜种群难以繁衍恢复。

尤其是野生甲鱼这类繁殖周期长、产卵量有限的物种,过度捕捞直接导致种群数量锐减;

而河虾、鳑鲏虽繁殖力较强,但持续的高强度捕捞,也让它们的种群补充速度赶不上消失速度,所以就变得少见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京东“国民好车”上市,10万元内唯一换电车型,此前7819万元天价竞拍者已悔拍

京东“国民好车”上市,10万元内唯一换电车型,此前7819万元天价竞拍者已悔拍

红星新闻
2025-11-09 21:24:13
副院长祖雄兵塌房后,原配护士长彭某某靠3个细节,赢得全网怒赞

副院长祖雄兵塌房后,原配护士长彭某某靠3个细节,赢得全网怒赞

热风追逐者
2025-11-10 04:45:03
宁波海关原巡视员鲁国苗被查

宁波海关原巡视员鲁国苗被查

新京报
2025-11-10 09:14:56
医院17分钟视频瓜后续,疑似因吃醋被偷拍,女方与前夫合影被扒

医院17分钟视频瓜后续,疑似因吃醋被偷拍,女方与前夫合影被扒

大双
2025-11-09 22:52:39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8 12:59:03
蓝战非曝光行业内幕,在非洲不能直播,谁敢就会被永封

蓝战非曝光行业内幕,在非洲不能直播,谁敢就会被永封

新游戏大妹子
2025-11-09 13:02:02
1换4,再见开拓者!杨瀚森交易大获成功,灰熊这次真捡到宝了

1换4,再见开拓者!杨瀚森交易大获成功,灰熊这次真捡到宝了

陈秣爱钓鱼
2025-11-09 23:21:30
笑不活!湖南一女生在商场上厕所,看到穿裙子的标志,就冲了进去

笑不活!湖南一女生在商场上厕所,看到穿裙子的标志,就冲了进去

火山诗话
2025-11-10 07:29:48
经济学家刘元春: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本质上是分配问题

经济学家刘元春: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本质上是分配问题

回旋镖
2025-11-08 16:31:29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9 15:38:34
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原副主任杨小伟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原副主任杨小伟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界面新闻
2025-11-10 11:05:10
国民党前干部:郑丽文提出“我是中国人”论述,能打破两岸敌意螺旋

国民党前干部:郑丽文提出“我是中国人”论述,能打破两岸敌意螺旋

海峡导报社
2025-11-09 10:11:06
曝光!一居民“约炮”出事了!

曝光!一居民“约炮”出事了!

澄海圈
2025-11-09 20:14:52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老猫观点
2025-11-09 09:05:45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0 00:13:34
哇,小米公司法务招好多人!

哇,小米公司法务招好多人!

不主流讲话
2025-11-09 22:26:52
长沙不雅视频后续!女医生同款睡裙超22万人购买,幕后偷拍者曝光

长沙不雅视频后续!女医生同款睡裙超22万人购买,幕后偷拍者曝光

壹月情感
2025-11-09 18:01:35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9 21:21:21
多家银行:瘦身!

多家银行:瘦身!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9 21:51:38
一周饿两天,挽救“脂肪肝”?复旦研究证实:可使肝脂肪减少30%

一周饿两天,挽救“脂肪肝”?复旦研究证实:可使肝脂肪减少30%

思思夜话
2025-11-08 12:25:25
2025-11-10 11:52:49
农夫也疯狂 incentive-icons
农夫也疯狂
深耕三农,服务三农!
10269文章数 122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宣布要发钱了 每个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宣布要发钱了 每个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数码
时尚
亲子
教育
本地

数码要闻

显卡自由:四块RTX 5090组装主机!几乎占据整个机箱

“小黑靴”今年冬天又火了!这4组搭配照着搭就很时髦

亲子要闻

最心酸的真相:这8件事正悄悄让孩子胆小、焦虑,你可能天天在做

教育要闻

成都中小学生喜提秋假!不扫兴的爸妈这样安排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