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厦门海事部门的现场监管与保障下,26台东风品牌新能源汽车从湖北襄阳通过铁路运输方式抵运厦门,“无缝衔接”至远海码头搭载中国香港籍“东方芬兰”轮海运驶往波兰格但斯克港。这是厦门港首单省外“新三样”“铁海联运”出口业务,标志着厦门港“内陆—沿海”联动的“新三样”出海通道正式贯通,为我国内陆新能源产业借港出海开辟了高效新路径。
![]()
新能源汽车从湖北襄阳通过铁路运输方式顺利抵运厦门。
今年7月,厦门海事局与厦门市商务局、自贸委、港口局等单位联合开展调研,随后厦门、武汉两地海事局签署《“新三样”出海“直通车”服务合作备忘录》,以跨区域海事协作方式,打通“新三样”产业群“铁海联运”新通道,实现了“武汉产-厦门出”的“无缝衔接”监管护航,为此次首单业务落地奠定基础。
据了解,根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新能源汽车在国际海运上属于第9类危险货物,通过集装箱船海运新能源汽车对安全规范要求极高。为确保“海铁联运”安全顺畅衔接,厦门海事部门通过上门教学、云端审核等方式,完成对新能源汽车“铁海联运”全流程安全风险的防控与高效监管。
![]()
厦门海事局执法人员对载运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开展专项安全检查。
开展“上门教学”。厦门海事部门主动前移监管关口,联合武汉海事部门对接襄阳铁路站点的装箱仓库,开展“上门培训+远程教学”模式,向一线作业人员详解锂电池车辆海运安全技术标准;对装箱作业人员、企业责任人员开展专项指导,提升规范作业能力,从源头上拧紧了运输“安全阀”。
实行“云端审核”。创新运用“互联网+监管”模式,在新能源汽车抵港前,完成对危险货物申报资料的“云审核”,依托远程视频对襄阳场站装箱作业现场实施“云监管”,从严把关集装箱箱体是否完好坚固、车辆系固绑扎是够规范等安全要点,在船舶进出港、危险货物审批等环节开设“绿色通道”,从出厂到出海环节缩短了5-7天,为新能源汽车出口按下了“加速键”。
与此同时,为打通“铁海联运”“最后一海里”,厦门海事部门通过内部协同与外部联动,构建起全链条服务保障网络。开展船舶安检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承运船舶关键设备与船员应急能力,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与码头、铁路、船公司、货代企业等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及时掌握集装箱抵港、装船动态,实现“车、船、箱”无缝衔接,最大化提升物流效率。
![]()
新能源汽车搭载中国香港籍“东方芬兰”轮海运出口。
通过一系列举措,厦门海事部门有效破解了新能源汽车集装箱铁海联运中的难点与堵点,展现了海事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的主动作为。厦门海事部门将持续优化“新三样”出海监管服务创新,优化跨区域海事协作机制,吸引更多内陆地区货源经由厦门港海运出口,为厦门港航经济、外贸进出口等领域持续带来增量,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注入澎湃动力。(文/图 林林 林锦慧 杜欣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