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散落着2000多棵百年古树,每一棵都是时光沉淀的 “活文物”。
其中青塘镇谢某村的一棵古樟树,更是村里的 “明星”。它不仅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还是挂牌的二级保护古树,树牌上明明白白写着 “300多岁”,在村里妥妥的是 “树祖宗” 级别的存在。
![]()
这棵 “树祖宗” 可不是徒有虚名,身高足有20多米,树干粗得惊人:周长超5米,直径1.6米多,得三四个人手拉手才能勉强抱过来。
当地村民说起它就满脸骄傲,说它树形特别好看,像一把撑开的巨型绿伞,树冠大得能盖住半块晒谷场,夏天一到,树下总是挤满乘凉聊天的村民,是村里最热闹的 “天然茶座”。
可谁也没想到,从2023年7月开始,这棵枝繁叶茂的 “老寿星” 突然像生了重病,叶子哗啦啦往下掉,没几天就蔫了不少。
01
300年古樟 “暴毙”,樟木贩子 “精准上门”
更蹊跷的是,这棵古樟刚枯死没多久,做樟木生意的曾某生就像 “掐着点” 一样,跑到谢某村打听买枯木的事。
![]()
要知道,以前村里也有樟树因为雷劈、虫害枯死,从来没人盯着这些 “死树”,可这次古樟刚断气,曾某生就找村民搭线,想把枯木买走。
村里也犯了难:枯树杵在那确实有隐患,万一哪天刮大风,枝丫掉下来砸到人可咋办?
9月底,村里走了正规流程,开了村民代表议事会,还跟曾某生签了正式合同,最终以9000元的价格把枯木卖给了他。
同年10月,曾某生办好了采伐证,带着人、吊车、挖掘机、运输车浩浩荡荡赶来,把这棵站了300多年的古樟砍倒运走。
曾经浓荫蔽日的地方,最后只剩下磨盘大的树蔸和盘根错节的树根。
伐树那天,不少住在这棵树周边长大的村民都红了眼,偷偷抹眼泪。
可谁能想到,这棵9000元卖掉的枯木,曾某生一转手就卖了8万多,净赚7万多元!
樟木最后被辗转卖到外省,要么做成了高档家具,要么被雕刻成摆件,成了他谋利的 “工具”。
02
百年大树接连“夭折”,村民起疑被人下了黑手而报警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曾某生可不是只盯着谢某村这一棵枯木。
早在2023年5月初,他就已经在洋某村收购了3棵樟树枯木,而这3棵樟树,跟谢某村的古樟一样,都是 “突然死亡”,没任何征兆。
![]()
到了2023年11月,青塘镇某水村的一棵310年古樟也步了后尘,突然枯死。
不出所料,这棵树刚死,曾某生又 “准时” 出现,提出要收购枯木。
2024年1月9日,村民小组就伐树的事征求意见时,不少村民觉得不对劲:“一个外乡人,怎么每次村里古树一死,他就立马知道?”
还有村民直接反对:“这也太巧了,肯定有问题!”
于是有人拨通了宁都县公安局青塘派出所的电话。
民警赶到现场后,一眼就发现了异常:这棵枯木的树干上有不少圆形孔洞,孔洞边缘还很新鲜,可村民们都说从没见过谁在树上钻过孔。
警方心里咯噔一下:这棵古树恐怕不是自然枯死,而是被人 “下了黑手”!
情况很快逐级上报,宁都县公安局森林分局立刻立案侦查,还成立了专案组,誓要查清这背后的猫腻。
03
钻孔灌农药,半年害死5棵樟树
专案组一查,曾某生的 “老底” 全露了出来。他做木材生意多年,眼光 “毒” 得很,早就知道古樟树木质好、价值高,可活树受保护,村民也舍不得卖,于是就动了 “先弄死再买走” 的歪心思。
![]()
2023年4月,曾某生跑到青塘镇何某大的家里,拉着何某大、何某二一起 “商量大事”:“某水村那棵古樟要是能弄到手,咱们能赚不少!” 他提议三人合资找 “专业人” 动手,还以 “凑本钱” 为由,向何某大、何某二各要了700元 “份子钱”。
当年夏天的一个夜里,曾某生揣着除草剂草甘膦 —— 装在普通矿泉水瓶里,看着跟白开水似的 —— 又喊上雇佣的司机卢某,偷偷摸摸溜进村里。
到了古樟树下,曾某生拿出专门工具,在树蔸上钻了好几个孔,然后把 “农药” 一股脑灌了进去。没过多久,两人又在9月的一个上午故技重施,再次给这棵树 “下毒”。农药顺着孔洞渗进树的维管束,像给古树判了 “死刑”,没过多久,这棵树就慢慢枯死了。
2023年6月,曾某生又盯上了谢某村那棵挂着 “古树名木保护牌” 的古樟。6月中旬的一个晚上,他给卢某打电话,语气里满是急切:“今晚就去把那棵古樟搞定!”
当天夜里,他就带着工具和农药,给这棵300年的 “树祖宗” 钻了孔、灌了药。
2023年7、8月,曾某生用同样的手法,又对洋某村的3棵樟树下了手。短短半年时间,他就伙同他人在3个村毒害了5棵樟树,就为了砍了卖钱,其中4棵已经被他成功运走卖掉。
04
案子水落石出,主犯获刑两年八个月
经过一年多的侦查,这起谋财害树的案子终于水落石出。
被毒杀的5棵樟树里,谢某村的那棵因为已经被砍伐,无法现场鉴定,但参照相关部门的登记,被认定为树龄300多年的二级保护古树。
![]()
某水村的那棵有明确古树编号,鉴定后确认树龄310年,也是二级保护古树。
洋某村的3棵樟树中,两棵树龄超百年,属于三级保护古树,还有一棵虽然没到古树保护标准,但也遭了毒手。
检察机关审查后认为,曾某生、何某大、何某二等三人是共谋毒杀古樟,作案过程中分工合作,没有主次之分,都是主犯;而司机卢某只是负责开车,没参与策划,也没分到利润,被认定为从犯。
2025年初,宁都县法院作出判决:曾某生、何某大、何某二等人犯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主犯曾某生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八个月,何某大、何某二和卢某也分别获刑七至九个月不等。
同年5月底,公安部公布了5起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典型案例,这起毒杀古樟案就赫然在列,成了全国范围内的警示案例。
05
环嗪酮:隐蔽的 “树木杀手”,让树“饿死”
值得一提的是,曾某生用来毒杀古树的药剂里,有一种叫环嗪酮的除草剂,堪称隐蔽的 “慢性杀手”。
![]()
它是内吸传导型药剂,毒性特别 “精准”—— 一旦被树木根系吸收,就会顺着维管束扩散到整棵树,然后抑制光合作用的关键酶活性,让树木没法制造养分,相当于被 “饿死”。
中毒的树木不会立刻枯死,而是先从叶子变黄开始,接着枝条枯萎,最后根部慢慢腐烂,整个过程要持续数周甚至数月,看起来跟自然死亡没两样,隐蔽性极强。
更可怕的是,这种药剂在土壤里的残留期很长,一般能存3到6个月,黏质土壤里甚至能留6到12个月。
要是周边有其他阔叶植物或灌木的根系碰到残留的药剂,也会跟着枯萎;万一药剂渗入水源,人长期接触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和皮肤,严重的还会损伤肝肾功能,简直是 “一药害一片”。
![]()
结语
樟树可是 “樟、梓、楠、椆” 四大名木之首,素有 “绿色卫士” 的美称,不仅是长沙、杭州、南昌等多个城市的 “市树”,还是江西、浙江的 “省树”,在古代更是皇家独享的珍贵木材。
如今,某水村那棵没来得及被曾某生卖掉的古樟,还静静地立在原地,只是曾经翠绿的枝条变得嶙峋苍白,直插天际的枝干没了生机,裸露在外的树根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它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提醒着人们:每一棵古树都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与时光对话的桥梁,任何为了私利破坏它们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
信息来源:新法治报,《古树之死——宁都县一团伙蓄意毒害古树牟利4人获刑》
参考资料:农民日报、光明网、经视直播、《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4)》年度报告、中国植物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