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介绍
10月31日,《通辽市校外托管机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及市消防救援支队有关负责人从立法背景、监管举措、协同机制等方面解读《条例》实施路径,并答记者问。
![]()
《通辽市校外托管机构管理条例》新闻发布会现场。李旭明 摄
作为全国首部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地方性法规,《条例》坚持“小切口”创制性立法特色,全文共26条,不仅将常规校外托管机构纳入监管,还将“小饭桌”纳入监管范畴,明确其参照《条例》执行,彻底实现校外托管领域监管无遗漏。据统计,通辽市登记在册校外托管机构1525家,托管学生约占全市中小学在校生总数11%。《条例》施行标志我市校外托管机构管理迈入制度化、规范化新阶段,同时为相关群体安全保驾护航。
![]()
《通辽市校外托管机构管理条例》单行本。李旭明 摄
为全面保障托管学生安全,《条例》作出严格规定。在登记与场所方面,机构需依法办理市场主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服务场所须选用三层以下合规房屋,学生人均室内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活动与休息区域不得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需配备应急逃生通道,且不得与家庭居住区域混用,男女生需分房居住。在设施与餐饮方面,床铺层数不得超过两层,床品需符合环保标准,门窗不得设置阻碍逃生与灭火救援的设施;提供餐饮服务的需设立专用备餐间或操作区,并建立食品留样制度。在人员管理方面,工作人员数量需与机构开办规模相匹配,有女学生的须配备女性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需无违法犯罪记录且身心健康,其中接触入口食品的人员,需每年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此外,机构需在显著位置公布监督举报电话。
为确保《条例》落地见效,通辽市多部门协同发力,构建全方位的监管体系。作为监管牵头部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通过官方平台、线下宣讲等形式,向托管机构讲清法律责任,向家长普及维权知识;严格审查机构登记材料,从源头把控准入关,强化食品安全抽检,严查价格违规与虚假宣传行为;联合教育、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机制,开展专项整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市教育局将压实学校信息统计责任,定期摸排学生托管情况,机构名称、托管时段等信息;搭建家校沟通渠道,及时掌握托管机构动态,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处置。同时,还禁止在职教师设立或兼职校外托管机构,严格规范教师从业行为。
市公安局将托管机构及周边列为重点区域,加强定点值守与动态巡逻,严厉打击侵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校外托管机构出入口、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且保存期限不少于30天。优化从业人员违法犯罪记录查询流程,并督促全市公安派出所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及时整改隐患。
市消防救援支队负责校外托管机构的消防安全综合监督管理,将通过加强对苏木乡镇、街道及公安派出所的指导培训,开展日常消防巡查与宣传教育,形成监管合力;帮助校外托管机构制定消防管理制度、配置设施器材,并开展消防培训与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联合相关部门健全信息通报与执法协作机制,确保问题闭环解决。
来源:通达融媒、通辽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