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8月13日开始,中日双方投入上百万兵力,在上海展开了规模宏大的淞沪会战,双方连续鏖战近3个月,均付出了重大伤亡。11月初,日寇精锐第6、第18师团等部从本土来援,从防守薄弱的杭州湾金山卫附近强行登陆成功,上海原有的70万守军伤亡20余万人,但仍有50万之众,但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
![]()
蒋介石下令留部队坚守
11月8日晚,蒋介石下令进行全面撤退,所有部队分两路退向南京、苏州——嘉兴以西地区。日寇连占虹桥机场、龙华、枫泾、青浦,于11日进至苏州河岸。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但守军主力撤退时,蒋找到第3战区代理司令长官顾祝同,希望其能挑选1个师留在闸北展开游击抵抗。
这个师既可以掩护主力撤退,也可以在11月6日即将召开九国公约会议,争取国内外舆论的同情。但具体挑选哪支部队呢?如此艰巨的任务自然要挑选精锐,而且不能交给杂牌军,因为杂牌军普遍装备较差,仅有湘军第8师、桂系第7军等战力强悍、作风顽强的部队能担当此任。但它们此时伤亡实在太大,其中第8师已仅剩3百人,第7军也伤亡过半,此番还要承担艰巨的后卫任务,根本无法抽调。
![]()
德械师官兵
仅剩孙元良第88师可供选择
如果从中央军抽调,那首选无疑是最先完成德械师整备、训练有素的宋希濂第36师、王敬久第87师和孙元良第88师。但第36师在天宝路和汇山码头附近与日寇血拼多日,虽然陆续补充了8000新兵,但此时却仅剩4000残军;第87师驻扎京沪铁路沿线,因此最先投入战斗,连续击毙包括两名大佐在内的2000日寇,但自身也伤亡6000多人,暂时无力再战。
选来选去,只剩下第88师可担此重任。但顾祝同给位于四行仓库的第88师师部打去电话,希望孙元良能率部留下时,孙元良当时就表示抗议,并派参谋长张柏亭前往战区司令长官部,向顾祝同当面各种诉苦,说第88师经过几次补充,老兵只剩十分之三了,新兵又连枪都没碰过等等。总之,就是不想留下来当作炮灰牺牲掉。
![]()
孙元良
孙元良将全师留守改为1个营
但留守闸北是蒋介石的决策,顾祝同也不敢不执行,最后,张提出:“留置闸北守备最后阵地的部队,兵力多是牺牲,兵力少也是牺牲;守多数据点是守,择要守一两个据点也是守,意义完全相同。选择一支精锐部队,至多一团左右兵力,来固守一两个据点,就够了。”顾祝同听后也觉得有道理,遂表示同意。
孙元良得知第88师不用全员耗在闸北,立即开始着手部署,并选定师部所在的四行仓库作为死守据点。这里靠近租界,又是由钢筋混凝土构建而成,既便于防守,也便于日后撤退。但挑选部队时,孙元良又打起小算盘,认为用1个团来守四行仓库,“未免失之过多,在给养、卫生、休息诸方面,反而会感觉不便”。
![]()
最后,留守部队一缩再缩,落到了该师262旅524团1营的身上,第524团新任中校团附谢晋元负责指挥。该营当时刚刚完成补充,共423人,但为了迷惑日寇,号称“八百人”。这也就是后来浴血守四行“八百壮士”的由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